第十五章 海姆立克急救法

“小,小李,公公。”老太医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喘了半天,终于缓过劲来,”公、公公,公主的情况稳定下来了,但是你是如何施救的?老夫想请教一下。”

每年因为误食窒息而亡的孩童很多,老太医医者仁心,所以很想知道李景是如何做到的,可也怕,这是人家家传的技法,不能外泄。

”大人,此法是我在老家的一本医书上学的,叫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是这样操作…”李景可不知道他心中有这么多担忧想法,连说带比划的把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告诉老太医。

老太医越听眼睛越亮。

“妙啊,妙啊,这样即使不是医者,也可以学得会,请问公公,这本医书可还在?”老太医有些不好意思,毕竟问人医书是非常没礼貌的事情,这完全可以当做自家传家技法,他却直接告诉老夫,这一举动,让老太医对李景的好感空前浓厚,虽然有些得寸进尺,但他还是开口询问。

李景摇摇头,一脸的悲伤:“老家发大水,全都没有了。”

医书是假,发大水却是真,原李景是他们村子里幸存下来的,他一家七口,全部死在洪水中。

因为以前李母讲过,她表哥一家生意兴隆,一家搬来盛京,所以无依无靠的小李景,就一路过来投奔。

而表舅一家生意却并不像母亲所说的兴隆,盛京生意并不好做,他们又不想灰溜溜的回老家,就这么留下来了,后来为了维持生意,表舅去钱庄借不少钱,眼看着这一进的小宅子就要被收走,小李景上门了。

随后就是一碗药迷晕小李景,卖进宫当小太监的事。

老太医可不知道这么多事,只是一脸惋惜,心痛。

“大人不如抄写下来,也是一样的。”李景看着老头那一脸惋惜,不由得开口提醒。

”这倒是个办法,那老夫就抄下来。”

看着老头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景不由好奇,”大人是没记住?”

”这倒不是,只是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老头有些脸红,可是一想到那些孩子,老头也不再犹豫。

”这个海姆立克急救法,不知道能不能公布出去,让更多百姓学习此法?”老头一脸希冀。

”当然可以。”李景不带犹豫的脱口而出,不说这急救法本来就不是他创造的,单单可以救人这一点,他就觉得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

“好,好,老夫代百姓谢过你,放心,等写好后,老夫必定上报皇上,奖赏你。”说罢,老头急匆匆的跑了。

一上午,小太监救下骄阳公主的消息就在后宫流传开。

骄阳公主觉得差点噎死太丢人,连续几天都不肯出门。

李景从景和宫到凤鸣宫后体会到不同的待遇。

每天只需要在小厨房烧点水,再无他事,异常的轻松。

……

柳州,庐江府,长亭县,王家村。

时严一屁股坐在草堆上,看着身后的茅草屋,身前的泥土地楞楞发呆。

他穿越过来快一个月了。

刚过来就赶上发烧,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一家三口被继奶奶赶出家门。

爹娘全都是老实的庄稼人,爷爷刚过世,继奶奶就吵吵分家,他们一家就分配到这间茅草屋。

时家的八亩田地,分给他们的只有这屋前的一亩。

夫妻俩敢怒不敢言,没办法,他们时家是外姓过来王家村定居的,继奶奶是本村王氏家族的姑娘,就算闹起来,村里人也是帮继奶奶说话。

他看不得父母辛苦,十三岁的男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他帮着父母耕地种植,每天累的倒在木板上就睡,睡眠质量极好,只是黑的跟块碳一样。

因为过于劳累,连回忆现代日子的时间都很少,只有偶尔夜深人静在梦中见到父母朋友,早起的枕边会有丝丝湿润。

但是时严不是自暴自弃,自哀自怨的性格,既然已经到这里了,那就要过好每一天。

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想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好,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他以前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四书五经这些更是必学的。

他有自信,哪怕现在让他下场考试,取个童生身份根本没问题,哪怕秀才也不是不行。

他是有这个自信,可是家里没钱,担保费,食宿费,交通费都是需要银子的。

而因为家里不隔音,他夜里听到他娘说起过家中现银,只有五百文,这还是他娘偷偷攒下来的。

现在他需要做的不是种地,不是读书,而是挣钱。

大学时他就是书法社的社长,所以他想过抄书补贴家用,可是一个没开过蒙,入过学的少年抄书挣钱,这太不合理,古人又不是傻子。

所以他现在只能苦思冥想,以他这个家庭,怎么才能挣笔钱。

曾经他一头扎进文学世界,对生意经是两眼一抹黑,无本买卖究竟可以做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