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鄱阳湖决战3

左金吾和右金吾投降后,陈友谅的兵力日益削弱,士气不振,打算放火烧了战船,撤兵。

熟料此时朱元璋派人送来了一封信,把陈友谅气得火冒三丈。

信的内容如下:阁下乘坐尾大不掉的战船,带领一帮穿着破烂铠甲的伤兵,妄想和咱对抗。以阁下往日的雷厉风行,正当亲自出来和咱决一死战,为何悄悄跟在我后面,若想听我指挥,你还是男子汉大丈夫?

陈友谅一气之下,把信撕了个粉碎,好你个朱元璋,我陈友谅难道还怕你不成?!陈友谅越想越气,下令扣下了朱元璋的使者,还把所俘获的朱元璋部将全部处死。

朱元璋听说后,反其道而行之,下令释放所俘获的所有陈友谅部将,还给伤员发药疗伤,而且让他们全都回陈友谅处。

此外,朱元璋还下令,“以后俘获的对方将士,都不得处死”。

而且,朱元璋下令祭奠在此战中去世的陈友谅的兄弟、侄子和所有阵亡将士。

然后,朱元璋移师湖口,令常遇春、廖永忠等将领率舟师横截湖面,还派出一支队伍在两岸树立木栅,控制湖口,切断陈友谅的退路。

陈友谅始终没敢出鄱阳湖,就这样过了半个月。

如果陈友谅当时当机立断,真的焚舟登岸,朱元璋不一定能阻挡得住,何必跟朱元璋的一封书信置气?使自己方寸大乱。

这半个月的时间,消耗着陈友谅所剩不多的粮草,消耗着陈友谅队伍的士气,也日益侵蚀着陈友谅军队的战斗力,现在无论陈友谅想从哪条路撤走,成功的可能性都已大打折扣。

见陈友谅始终没有动静,朱元璋又派人给陈友谅送了一封书信,既然书信的作用如此之大,为何不加以利用?

“阁下的土地,咱已经占领了,阁下纵然驱使残兵来城下拼死争夺,也不可能再夺回去。假如阁下能侥幸逃走,也应修身养德,别再自欺欺人了,不如早日去掉自己的帝号等待证明天子出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你后悔都来不及。”

朱元璋写信的目的在于激怒陈友谅,陈友谅看信后虽然气愤,可是此时却有一件更要紧的事儿急需解决,那就是没粮食吃了。

朱元璋分兵攻取蕲州、兴国等地,牢牢地控制着上游,亲自坐镇湖口,每日与博士夏煜等人吟诗作对,等待陈友谅的退兵出现。

陈友谅派出五百艘战船去都昌抢粮食,朱文正派兵截击,放火烧毁他的战船。

粮食断绝,将士又累又饿,处境愈发困难,陈友谅陷入绝望之中。

朱元璋将舟师屯驻于上游,凭借湍急的水流牢牢控制着湖口,而且在长江南北两岸树立木栅,中间布置火舟、火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阻击陈友谅的退兵。

八月二十六,陈友谅进退失据,陷入穷途末路,不得不冒死突围,想退回武昌,于是率领仅剩的百余艘楼船直奔南湖觜。

陈友谅困兽犹斗,已经损失严重的朱元璋军队能阻挡得住吗?

眼看陈友谅快要突围而出的时候,忽然刮起了西北风,陈友谅的队伍无法在湖口驻扎,只能被西风吹着漂流而下。

朱元璋抓住机会,利用越刮越大的西北风,向陈友谅的战船猛冲过去,在距离三百步时,下令发射火器,顿时火铳、火箭、火蒺藜、将军筒一齐射出,陈友谅的部将只能拿起木板遮挡,或者藏起来,或者迅速逃走。

朱元璋趁机令常遇春、廖永忠用火舟、火筏发起攻击,陈友谅麾下的战船被冲散,常遇春、廖永忠追奔数十里,从辰时一直打到酉时,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陈友谅率部众逃至泾江口,却遭到伏兵的袭击。

几天后,陈友谅的几名部将前来投降,告诉朱元璋,陈友谅已经中箭身亡,张定边用小船载着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二儿子陈理趁夜逃回武昌。

朱元璋立即宣布:“友谅已中箭死,兵船将士,敢有擅杀一人者斩”。

陈友谅的部将听说后,纷纷前来投降,人数多大五万。

朱元璋令文正继续招降江西未归附之地,然后决定班师回应天。

有的将领建议直捣武昌,朱元璋没有采纳,只是派一支偏师去追,他说:“兵法曰穷寇勿迫,若乘胜急追,彼必死斗,杀伤必多”。

其实,朱元璋没有对张定边穷追猛打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张士诚趁虚而入,攻击应天。

九月初一,朱元璋率军从湖口出发,返回应天。

在与陈友谅的角逐中,朱元璋艰难获胜,在回应天的途中,对刘伯温说:“咱当初应听先生的建议,不去安丰,假如陈友谅趁应天兵力空虚,顺流而下,直捣应天,咱就彻底没了退路。”

“上位乃天命所归”,刘伯温听后笑着说,朱元璋的这番话只能当耳旁风,真让朱元璋重新再选一次,他定然还是当初的选择。

朱元璋在船上犒赏诸将,高兴地说:“消灭了陈友谅,这说明啥,说明咱们平定天下有望”

诸将听后都十分兴奋,纷纷说“上位英明”,朱元璋走到廖永忠身边,笑着说:“打败陈友谅,兄弟立功最多,咱回去要写八个大字,‘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制成漆牌,悬挂在大门口”。

廖永忠激动地说:“谢上位“。

上位在他心中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得到上位的赏识、重用一直是他努力追求的目标。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现在他终于做到了。

九月初六,朱元璋回到应天,不由得感慨万千,一个多月前出发时,自己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从今天起,再也没人让咱朱重八寝食难安了。

朱元璋铠甲未脱,先去了听雨轩,这场胜利让他觉得可以恣意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若雪抱着他不撒手,泪水止不住地流,“先让咱脱了甲胄”,朱元璋笑着说,伸手去擦若雪的眼泪,却把若雪白净的脸弄花了。

看着若雪的花脸,朱元璋大笑起来,酣畅淋漓地笑。

若雪只好撒开手,拿起铜镜,自己也忍不住笑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