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改善生活

安抚好仨,并送走后,老王哧溜冲进后院。

至于他攻克黄站长的计划是否凑效,旁人不得而知。

也不关李建昆的事。

翘着屁股干三天,回来第一手,总算没丢人,一解钱荒。

现在就等着老王开工资。

晚上没回清溪甸,再个小王说得有道理,这副模样回去家人该担心了。

来到王家,李兰听儿子说书般,讲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惊诧连连,看向李建昆的眼神,有所不同。

蓦然特佩服丈夫眼光。

其实起初,让儿子跟这么野的孩子玩,她是不同意的。

“建昆,你把衣服脱了吧,我给你洗洗补补,你下回来拿,明早婶儿去铺里看看,再给你买一身。”

人孩子帮了丈夫大忙,不能亏待,自家啥条件,她门清。

夜晚10点多,李建昆和王山河裹着被子,坐床上,都没睡。

不出所料,房门被推开。

“哟,等着呢。”

老王心情不错,八成有点眉目。

李建昆打趣道:“江湖救急啊。”

这话老王没法反驳,就李家那个恓惶光景,一年到头都需要救。

这位也不含糊,办事向来利索,手摸兜,往床上一扔,一沓崭新大团结。

李建昆眨眨眼,比想象中多不少啊,看厚度,绝对不低于五百。

遂眼神瞄向旁边,是小王跟他爹讲了买书的事,还是由于黄站长这条线,或将存在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拿着呀。”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不去纠结时代背景,这点钱,在下受之无愧。

你他娘,差点搭上条命啊!

倒是王山河狠狠咽了口唾沫,饶是他,也没一次性见过这些钱。

不过前者抓过钱后,点出二十张,又递回去,“叔,预支的那50块,还有自行车钱。”

老王瞪眼,“这算个啥。”

小王附和道:“对呀建昆,那你要自行车废了也算你的,你还为这事出了工伤呢。”

老王含笑点头,奈何李建昆态度坚决。

“叔,这么多年都蹭你家自行车,废了几辆我有数,你再帮忙买辆吧,你晓得的,我又搞不到票,以后就我带山河好了。”

老王迟疑一下,把钱接过,“行吧,听伱的。”

余下还有四百块。

在这年头无疑是一笔巨款,当着小王面,李建昆佯装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亚子,数好几遍。

塞兜,睡觉。

天明回家,得改善改善了。

-----------------

天气持续回暖,在冬日来临前,亚热带季风做着最后的负隅顽抗。

今儿太阳格外卖力,些许泛白的阳光洒在小山洼里,带来仿佛久违的温暖和惬意。

“啧,这不是玉英家的二小子嘛。”

“建昆啊,啥情况?从头到脚一身新,要张罗娶媳妇儿?”

“不能吧,他大哥还没结。”

“有点不敢认,像个城里人,咋还大包小包,拎的啥呀?”

农村人很复杂,有时早上两家还好好的,不知在哪听人嚼一口舌根子,晚上就能撸袖子干一架。

农村人也是最简单的,无论是骂过祖坟,还是刨过墙根,事过了也就过了,不消多久,又能和和美美。

并非这帮泥腿子没记性,只因大伙清楚:

远亲不如近邻。

就算贵飞懒汉不做人,玉英婆娘骂功盖世,大队里谁也没拿这家子当外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