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啊。”

司马昭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个待遇,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凄厉惨叫,那模样要多凄凉有多凄凉!

“好了,别折磨他了,赶快带过来。”

远处有些看不下去的姜维吩咐了一句。

“诺。”

几名汉军士卒不敢怠慢,连忙应了一声就拖着司马昭走上了断头台。

“姜维将军。”

听到声音的姜维转身看去,发现是关银屏和诸葛果两人,看着联袂而来的两人有些奇怪问道:

“你们有什么事吗?”

诸葛果上前说道:“是这样的。”

“这不是马上要离开了吗?”

“我想在离开之前祭奠一下苏先生,毕竟他也算是我爹的半个学生了……但我不知道他葬在哪里,所以前来询问。”

姜维看了一眼诸葛果旁边的关银屏,见她轻轻点了点头,这才说道:“从这往南大概走十里地,就在阳山脚下。”

“谢谢姜将军。”

向姜维道了一声谢,诸葛果就和关银屏一起离开了。

她们骑得都是良驹,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阳山脚下,四下寻找一番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座建造不久的坟墓。

“这?”

“这是谁干的?”

关银屏刚刚走上前就发现“苏辰的坟墓”被人挖开了。

从棺木里面的积水还有周围泥土的新鲜程度来看,这个坟墓被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她看着已经被打开,里面却是空空如也的棺材,头大如斗。

一副棺材里面到底有没有装过人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眼下这明显就是一副没有用过的空棺材。

这下麻烦了。

她要怎么和诸葛果解释?

似乎听到她心声一般的诸葛果看了眼棺木里面,问道:“苏先生的遗体去哪里了?”

“可能是被盗墓贼拿走了。”

说这话的时候关银屏一阵脸热,她还是头一次当着别人的面撒谎,而且撒谎的对象还是自己的好姐妹。

可她也没办法,总不能告诉诸葛果,这里面从头到尾就没有任何尸体吧?

诸葛果似乎没有看出来关银屏在撒谎,在旁边观察了一阵后就直接跳入了打开着的棺木之中,把一旁的关银屏吓了一跳。

“果儿,你做什么?”

“快出来!里面说不定有蛇虫鼠蚁什么的。”

诸葛果没有回答,自顾自伸手在浑浊的积水之中摸索起来。

良久,她终于停了下来,面色有些难看:

“没了。”

“什么东西没了?”

“一个陪葬品,带着诅咒……谁要是挖开苏先生的坟墓,谁就会因为这个诅咒家破人亡,断子绝孙……”

诸葛果这明显是在试探,但关银屏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哪里会那么轻易上当,她的俏脸上适时露出了愤怒之色,并对着盗墓贼痛骂起来。

“……”

看着眼前“怒不可遏”的关银屏,诸葛果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说道:

“盗墓的人肯定会倒霉的,但他们背后之人未必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依我看还是派人将这件事情仔仔细细调查清楚为好。”

“毕竟苏先生帮了我爹还有大汉那么多的忙,我们不能够让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关银屏没有马上答应,她隐约感觉这里面有名堂。

“关姐姐,你不同意吗?”

“我当然同意。”

“苏辰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回过神来的关银屏看着眼前有些意味深长的诸葛果,开口说道:“我回去之后就立马安排人手调查这件事,一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诸葛果的漂亮眸子之中闪过一抹精光,她不怕关银屏从中作梗,就怕对方不愿意调查。

只要调查,那真相就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最不济也能够得到一些蛛丝马迹,帮助她更进一步接近真相。

“那这件事情就拜托关姐姐你了。”

达到目的的诸葛果也不再捣乱纠缠,和关银屏一起在四周仔细查看一番后就跟着对方一起返回了中军大营。

次日清晨,苏辰率领八万多汉军浩浩荡荡南下。

诸葛果想要留下来,但被苏辰以家人团聚为由强行带走了,只有关银屏留下来亲自调查“苏辰”坟墓被盗一事。

汉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瞒不过一直盯着他们的魏军斥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

“陛下和曹将军他们正在谈事情,你一会儿再进去禀报。”

被侍卫拦在门口的官员有些无奈,但也只好站在一旁等待。

……

与此同时,陈群通过层层关卡和牢门,走进了天牢之中。

和前面臭气熏天,污秽遍地的牢房不同,最里面这间牢房很是整洁,花卉,香炉,蜡烛等物品一应俱全,和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而在魏国之中能够住上这种单间的囚犯也就只有司马懿了。

走到牢房内,看着正在一丝不苟练习着书法的司马懿,陈群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作为好友,他很清楚司马懿对司马昭这个儿子的看重,所以在得知对方被俘的第一时间他就和曹叡商量,想用几座小城或者其他粮食等物资和诸葛亮进行交换。

可谁想到诸葛亮这个王八蛋不仅没有同意这笔交易,还当众将司马昭给斩首了。

“是子上的事吧?”

司马懿的声音将陈群从思绪之中拉回现实,他看了眼正在奋笔疾书的司马懿,犹豫了一下说道:

“是子上的事。”

“在五天前,子上被诸葛亮当众斩首了。”

咚。

司马懿的手为之一顿,不小心松开的毛笔笔直下落砸在竹简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好友失态的模样,让陈群有些愧疚:“仲达,这件事是我们考虑不周……”

当初是他和曹叡提拔的司马昭。

原本是为了补偿司马懿和司马家的,没想到这份任命最后却是成了司马昭的催命符。

司马懿没有接话,牢房内也是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动作有些僵硬的司马懿捡起掉落的笔在砚台里面沾了沾墨汁便继续书写起来。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就走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那我就先走了,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提。”

陈群也知道接连丧失两个爱子的司马懿有多心痛,这不是他安慰一两句话就能够化解的,一切都得靠时间和司马懿自己,当下也不再多言,径直转身离开。

就在他快要走出司马懿这间牢房范围的时候,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苏子夜和诸葛孔明不同,不要想着用对付诸葛亮的方法来对付,否则会吃大亏的!”

陈群脚步微顿,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不能够就这样算了,绝对是要报复的。

但从仲达这话来看,对方是已经确定蜀军之中的那个诸葛亮是苏辰假扮的了。

离开监牢后,陈群直接来到了皇宫之中,见到了在门口等候的官员,询问道:

“你有什么消息要禀报吗?”

“回司空的话,是关于蜀军的消息。”

传令官躬身行了一礼,解释说道:“根据斥候禀报,蜀军主力大军已经完全撤回益州境内,只留下一万多大军留守渭水以南的蜀军大营。”

蜀军撤了?

而且留守的蜀军也撤回了渭水以南?

“把东西给我。”

感觉这是个重要情报的陈群拿过传令官手中的情报就走进了宫殿里面。

殿宇里面的曹叡见他进来也是停下了动作,对下方的曹爽和郭淮说道:“你们两个回去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为明年的战事做好准备。”

“谢陛下!”

郭淮和曹爽两人起身向曹叡认真行了一礼便一同离开了。

擦身而过的时候也不忘向陈群行礼问好。

看着两人眉宇间的轻松神色,陈群好奇问道:“陛下,您不打算惩处他们二人?”

曹爽和郭淮两人这一次惹下的麻烦事不小,一个辱骂了眼前的陛下,一个丢掉了陇右,让魏国陷入战略被动。

无论哪一件都足以杀头。

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眼前这位陛下似乎不打算严厉处罚两人。

“杀了他们,那明年又该让谁来领军作战呢?”

脸色疲惫的曹叡幽幽说了一句。

他们魏国的人才很多,能够独自率军作战的人不少,但因为之前的一系列不愉快,他现在不打算也不太愿意用那些和夏侯家关系密切的将领。

司马家那边的人他倒是想用,可为了顾忌夏侯家的情绪也只能够暂时排除在外。

如此一来他也就只能够从曹家或者其他一些没什么太大势力的将领之中挑选了。

而曹爽是曹家的继承人之一,也是曹家在朝堂之中的新生代代表,惩处太过绝对会得罪整个曹家。

郭淮那边也是,他家虽然没有曹家显赫,但因为能力出众的缘故,在军中拥护者甚多。

很多没什么势力的将领都很尊崇他这种靠能力上位的人,处罚太过会引起这些人的不满。

而且两人自身也是难得的人才,所以他这次不准备严厉处罚两人。

“要是不严厉处罚他们,恐怕满朝文武会有意见。”陈群提醒了一句。

陇右之战他们前后也就折损了几万人,并且郭淮在撤军之前带走了当地大量的百姓粮食等。

相比于司马懿之前的战败,这一次的损失很小。

但陇右的地形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冀县等地的沦陷直接让他们暂时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可以说丢掉的陇右的责任比司马懿折损数十万大军还要大。

满朝文武绝对不会允许这件事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

“呼……”

曹叡走到窗前,看着外面开始落下的雪花,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一次的战败朕会一力承担的!”

“啊?”

陈群抬头看了眼曹叡,见他不是在开玩笑,心中震撼的同时也很是钦佩。

这一次战败要说谁的责任最大,那绝对是眼前这位皇帝陛下。

让对方来承担责任很正常,也很合理,但别忘了,对方不是一般人,是魏国的皇帝,是君王。

身为君王你可以知错,可以改错,唯独不能够认错,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保持足够的威望,才能够在下次做出错误决策时让所有蠢货觉得不是你的错,是你身边那些“奸臣”误导了你。

而你一旦破了这个金身,那下次朝廷做出什么错误决策时百姓很容易迁怒你,包括一些天灾人祸也会迁怒到你头上,觉得是你这个皇帝德行有亏,得罪了上天才会降下如此处罚。

这些可怕后果他不相信眼前这位陛下不知道,但对方还是决定自己承担一切,这胸襟和魄力还真是不输当年的武帝啊!

有此明君,他们魏国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一时间陈群心中涌现出一股久违的豪情。

他已经决定了,回去之后就抽空锻炼锻炼身体,争取活着看到魏国一统江山,看到眼前这位陛下君临天下!

……

见他不言语,曹叡主动开口问道:“长文,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回过神来的陈群连忙将情报递了过去:“是五丈原那边传来的消息,说蜀军主力已经退回益州,只在渭水以南的大营留下了一万多人马驻防。”

“看来朕得到的那个情报是真的,孙权那个蠢货真的对蜀军发起了进攻。”

曹叡看着手中的情报,笑了笑,他们之前就有收到情报,说孙权可能要对蜀军下手。

本以为是个假情报,可现在看来是他小看孙权这个蠢货的胆量了!

放下手中的情报,曹叡忽然问道:“长文,你觉得我们有机会和东吴联手灭掉蜀汉吗?”

陈群不知道曹叡为什么有这样的念头,但还是摇了摇头:“没有这个机会。”

“孙权应该也是和我们一样判断失误,觉得诸葛亮已经死了才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等他们知道陇右那边的情况应该就会撤军了。”

如果现在蜀军已经攻入关中,占据长安等地,那他们还有机会和东吴联手,可现在无论是凉州还是关中等地都在他们手中,可以说魏国的根基根本就没有受到动摇,只需三五年时间就能恢复元气。

这种情况下,孙权和他的一众臣子只要不傻就不会做出与虎谋皮的事情。

“这么说诸葛亮是故意在向我们示弱?”曹叡皱眉问道。

他们能够想到孙权会很快撤军,不可能诸葛亮想不到,可对方还是义无反顾的撤军回援了。

显然,对方是别有目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向他们示弱。

“谈不上示弱,只是转换了下战略方向。”

陈群捋了捋胡须,分析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苏子夜下次用兵应该就是在荆州一带。”

在陇右和扶风一带作战对于蜀军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这里距离益州实在是太远了。

粮草运输不便不说,后方有变也来不及响应支援。

更为主要的是蜀军已经触及了他们的底线。

现在冀县以南的陇右大片地区已经被蜀军拿下,要是再突破临渭等地的防线,那无论是司隶地区还是凉州等地都将是蜀军的一盘菜。

所以为了挡住蜀军,他们会调集魏国上下所有能够调集的力量进行守卫。

这可不是一两万兵马,而是接近五十万的精锐大军,实在不行还可以继续征召几十万青壮加入。

近百万大军又岂是蜀军那区区十来万兵马所能够耗得过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