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想了很久,写了一些短剧情,但是还是删掉了。

这本书已经到了精疲力尽的阶段,本想给大家一个完美结局的承诺,也失败了。

说到这里,也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苦笑。

倒还真不是为了贪图那一千来块钱的全勤奖,倒是真想给这本书一个体面的结局。

但是,思来想去,终究还是不能做到了。

有时候你的人生就是这样,你真的想把一些事情坚持的推动下去,但是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就注定了不会有真正的结局。

说来好笑,工作以来的第一段感情,也是这么草草结束,虽然很想在坚持一段时间,寻找一些转机,但是,终究还是把自己差点拖垮了。

最终还是换来了一个失败的结果。

有时候我常常想,我的人生还是比较悲催,简直是毫无乐趣可言,也羡慕那些繁华的生活。

但是有时候又感觉,平淡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乐趣。

二十多年来,平淡的读书,打球,感情,工作,结交朋友,也未曾遭遇什么巨大的挫折。

大学打造了我的灵魂,职场磨砺了我的眼界。

昨天打球,遇到一个辍学的小朋友,初二就辍学了,我因此不禁讶异,辍学了能干嘛呢?

周围的几个大叔讲,现在大学生出来也找不到工作的。

我不置可否,因为我知道,凭借我这资质平平的水准,若不是念完了书,也不能进到国企,找一份平凡但是安稳的工作。

我常常觉得,人生就像是写书,天才写书,不必遵循什么大纲,自然有妙笔生花的感觉。

而普通人写书,则是要积累经验,做好功课,选好题材,定好方向,才能有所进步。

多数人总是空想自己是天才,却不愿意在细微之处下功夫。

我入职公司的时候,性情懵懂,背地里不懂诸多的套路,新生评优评先的时候,我自然是最差的一档。

因此导致,多数同届甚至有点看不起我。

后来时过境迁,反倒是在去年拿了一波丰厚的年终奖,四月份钱到账的时候,大概是做财务的同届有所消息,多数同届才知道我拿了奖金,对我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之感。

其实与我而言,直到现在都不太喜欢我现在的工作,但是能够做到这一步,也是秉承着干一行做好一行的思想,没有那么多歪心思。

开会总是喊口号,要深耕责任区域,我觉得有时候人不是想深耕什么什么,只是没那么多别的心思,只能干这个罢了。

干到最后成了钉子,和门框成了一体的东西,那就不得不变成深耕了。

总之,还是很遗憾,要跟大家说声再见了。

掘金等了穆雷两年,约基奇也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总冠军。

书上说,我们往往喜欢高估自己一天能做到的事情,而低估了自己日积月累所积累的学习成果。

这本书对于我这短暂的几年中,在网络写作上的经验,是重要的,他磨砺了我浮躁的性格,使我变得愈发沉稳,有了想要统揽全局架构,瞻前顾后的思维。

或许此时干脆的放手,也不至于给读者反而留下更加不好的印象。

各位,我们有缘再见。

卓乾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