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文印外迁

新元二年的春天里,朝廷政事不多,周钧趁着这个空档,难得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假期。</P>

在这中间,后宫中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情——解琴分娩,胎位不正。</P>

这种情况倘若换做是现代,无论是剖腹产,还是胎位矫正仪,都能解决。</P>

但是在唐朝,这几乎是无解的一桩祸事,即便如周钧这样的穿越者,也只能在无奈和痛苦中,向太医下了倘若事不可为、保大不保小的旨意。</P>

但是,让所有人都未料到的是,平日里贤淑温顺的解琴,在孩子这件事上,显得异常的固执。</P>

无论稳婆如何劝说,解琴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P>

从正午时分,一直到入夜,解琴在惨叫和挣扎之中,一直没有放弃,几乎是在用命拼搏,尽力想要生下这个孩子。</P>

孕妇的拼死一搏,再加上稳婆的推拿和太医的针灸,解琴在长达四个时辰的漫长苦旅之后,几乎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将孩子生了下来。</P>

事后,用稳婆自己的话来说,她接生数十年,过手的孩子数百,类似解琴这般,在胎位不正的前提下,凭借着耐力和意志,硬是将孩子生了下来,几乎没有。</P>

解琴最终诞下一子,周钧感念此子逢凶化吉,便取名为周吉。</P>

在宫中陪着解琴母子,静静地过了一段日子,周钧欣喜之余,也清楚朝政工作积压太多,不可能总是这般清闲下去。</P>

告别了解琴母子,周钧收整心思,开始加紧处理政务。</P>

这一日,周钧处理完朝政的工作,令范吉年带上书册,移驾去了宣文馆,又去了内苑的后殿。</P>

范吉年见皇帝径直走向后殿,先是屏退下人,接着又通知了内苑的女官,让其来迎驾。</P>

宣文馆的后殿,一身月白襦裙的杨玉环,摇曳生姿、妩媚万分,听闻周钧来了,停下抚琴,喜出望外的从后堂走来。</P>

也不顾场中还有下人在,杨玉环快步上前,冲入周钧怀中,柔声说道:“陛下好些日子没来了,难为你还记得有我。”</P>

周钧轻咳了一声,低下头对杨玉环说道:“先说正事。”</P>

杨玉环用手拉住周钧,笑着说道:“你来了,便是正事,其余等会再说。”</P>

范吉年见状,驾轻就熟的摆了摆手,让周围的下人们,将带来的书册搬到文印房,给皇帝和皇太妃留出了空间。</P>

周钧跟着杨玉环,走入后苑的花园。</P>

杨玉环先是服侍周钧坐下,接着取来最新一期的《大唐文报》,指着上面的文章,笑着问道:“我前几日刚写完的,如何?”</P>

周钧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遍。</P>

杨玉环在文报上连载了一篇戏本,名为《女状元》,内里的剧情,写的是一名女子,女扮男装代替兄长进京赶考,最终高中状元,效忠朝廷的故事。</P>

这个故事参考了许多的元素,例如南北朝时期的《木兰从军》,还有之前连载结束的《聂隐娘》。</P>

杨玉环写成这部戏本的原因,周钧大致也能猜到。</P>

被别人骂成祸水的杨玉环,不甘就这般背着骂名活下去,《聂隐娘》让她看到了女性的成功,于是才有了《女状元》的问世。</P>

看完了戏本,周钧转头看向杨玉环,后者一脸希冀。</P>

周钧点头道:“是个好戏本,娘娘用心了。”</P>

听见周钧的夸奖,杨玉环喜出望外,情不自禁,抱住了前者的胳膊。</P>

感受着臂膀处的汹涌,周钧有些心猿意马,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强压下欲念,对杨玉环说道:“这部戏本里面的女状元,隐姓埋名才能去参加科举,娘娘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大唐女子或许不用隐藏身份,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参加科举?”</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