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商业回流

要问凉城中最热闹的去处,满是勾栏、酒肆、戏院和饭庄的花门楼长街,必定榜上有名。</P>

而如今,在花门楼长街的尽头,有一片原本用来作为官仓的土地,被清理了出来。</P>

数百名工匠和役夫,在那片工地上忙碌不停,正在建设着一处新的官所。</P>

有人去问,给过来的答复,便是那里之后,会建成凉城的第一座钱行。</P>

这一日,国市司的陆恩生,正在花门楼钱行的工地上,与工部的官员,仔细对照着工程进度。</P>

忙碌到一半时,突然听见长街的另一边,传来敲锣打鼓的戏乐声。</P>

陆恩生停下手中的工作,朝声音的方向看去。</P>

只见上百名穿着纱裙的貌美胡姬,伴随着悠扬婉转的乐曲,在街上跳着胡旋舞;数十辆点缀着金银玉石的大车,从道中缓缓而过;车上还有不少人,向街道两旁的百姓,挥洒着一把又一把的铜钱。</P>

陆恩生身旁的工部官员,开口问道:“你可知道他们是谁?”</P>

陆恩生:“他们是谁?”</P>

工部官员:“那些都是安西来的商户,如今把买卖已经开到了凉城。算起来,这是这个月入驻的第六家了。”</P>

陆恩生定睛看去,那大车上的旗帜上,赫然写着何家商行四个大字。</P>

那工部官员又说道:“凉城商家聘请人工,月俸大约在五百钱,有些大匠或是管事,月俸能拿到两贯。但安西来的商行,刚一进城,就把月俸开到了三贯,而且这还是聘请小工的价钱,你说说,本地商家哪里竞争的过。”</P>

陆恩生:“商家和雇工之间,不是有契书吗?”</P>

工部官员:“朝廷早就发了令,废除了奴籍,又中止了死契。如今,雇佣工人大多都是活契,即便契书中规定了违约金,安西商行财大气粗,抢人的同时,全都爽快的垫付了。”</P>

陆恩生一听,微微点头,这的确很像安西商户的做派。</P>

那工部官员依旧说个不停:“单说花门楼这条街吧,街上店铺两百三十三家,今年八月中勾,户部统计下来,光是安西人司掌的,就占了八十一家。而且看这架势,到了年底,这数字还要向上翻一番。”</P>

陆恩生有些无奈,他早些年在安西经商时,恰逢河北兵乱,安西成了瓷器、丝绸、宝石、金银等等贵重品的交易中心。</P>

再加上那时的安西都护府,出台了一系列偏向商人的政策,例如废除奴籍、抬高工商类地位、允许民间进入官营等等。</P>

所以,在安西四镇,但凡是有些经商头脑的,闭着眼出门都能赚到钱。</P>

安西人爱好经商的习惯,也从那时,慢慢开始养成。</P>

正想着的时候,那安西来的何家商行,将数十辆大车上的铜钱全部撒完,还不消停,居然当街玩起了关扑买卖。</P>

大车上跳下了一位身穿绸罗的商人,命令手下们抬出一面高约六尺的木制转盘。</P>

在那转盘之上,又分成近百个分格,每个分格阔如手掌,画着各式各样的禽鱼器物,代表不同的奖品。</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