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罪名落定

那妇人说完后,很快一旁就有人帮腔,“是啊,我们都是些没有背景的平头百姓,家中孩儿受了侵害也只得忍气吞声,就怕谢仲盛报复我们。”

“这次多亏了安大人站出来发声,谢仲盛的丑事才被抖露出来,我们一听说这件事,急忙赶过来,总算是有了机会一吐为快。”紧接着,又有人大喊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齐齐控诉谢仲盛的不是,又带了些自家儿子的东西来作为证物,交给捕快。

总捕快被他们吵得头疼,但也因此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人不但数落着谢仲盛,同时又强烈要求谢府对此事负责,据他们的意思,堂堂的礼部尚书,竟教出这样的儿子来,当真是谢家之耻,要刑部好好给他们父子二人一个教训。

“你们的诉求我已听明白了,刑部办事向来公正严明,若他们当真犯下此罪,我们自会采取相应的对策,给大伙儿一个交代。”总捕快面色肃然,向众人保证。

随后,他下令将这些围堵着谢府的人遣散,转身又进了谢府。

方才谢老夫人突然听得刑部来人,一时间震惊不已,没缓过劲来,昏了过去,直到现在才堪堪醒转。

嬷嬷守在谢老夫人身旁,见她睁眼,吊着的心才总算放下来,“老夫人,您可算是醒了,可吓坏我们了。”

谢老夫人面色苍白,嘴巴微张喘着气,眉间是掩盖不了的焦虑,“那些人可走了?”

嬷嬷一下子便反应过来,她所说的“那些人”指的是刑部的人。

“还未走,他们将大老爷和大少爷带走了,现在仍大房的院中四处翻查。”嬷嬷叹了一口气道。

“孽障,都是孽障!这是谢府之劫啊!”谢老夫人气到发抖,重重地咳嗽了起来,嬷嬷赶紧替她顺气。

半晌,谢老夫人缓了过来,她缓缓站起身,便准备往大房赶。

要是谢昭和谢仲盛的罪当真被定下,谢家一定会受到牵连,在明城声名不保,今后又要如何立足?

可谢家不能倒,即便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她仍要做最后一丝挣扎。

她拄着拐杖,一步步往外走,目光森冷,浑身上下散发出慑人的气势。

“谢老夫人。”总捕快看到了谢老夫人过来,便道。

谢老夫人一脸冰冷,脸上尽然写着对不速之客的不欢迎之意。

她冷冷开口,“捕快大人,查了这么一阵子,可有在院中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府中根本没有私藏什么男人!”

“安大人所说的那些不过是一面之词,在老身看来,不过是小两口闹别扭了,没有将事情处理好,才会将事情闹大。”

谢老夫人一醒来便往院子赶来,是以并不知道在她昏倒的那段时间里,府外有人围住总捕快,作为人证揭露谢仲盛的所作所为。

同样,她更不知谢芷柔早已将证据搜集好,交给了安父。

她现下所想的是,幸而她早些时日便发现了此事,将那些男人赶走,又放出了安氏,不留下任何把柄。

谁知,听完谢老夫人的话,总捕快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不着痕迹地笑了一下。

“谢老夫人,安大人可是到皇上跟前告的御状,若他没有十足的把握,岂敢做这样的事?在下也是奉皇上的旨意来贵府中查证,老夫人再有不满,也还望您能配合我们办事。”

安父交出来的物证,还有方才见到的人证,其实足以给谢昭父子定罪了,而他现在继续搜查,不过是做例行公事罢了。

没想到,谢老夫人竟会说这样一番话,意图包庇谢昭父子,倒是让他对谢老夫人产生了种古怪的感觉。

见总捕快态度坚决,谢老夫人面色有些难看,硬邦邦地道:“若查完了,还请诸位早些离开谢府。”

“这是自然。”总捕快轻笑道。

刑部众人没有在谢仲盛院中查出什么新的证据,但是,经过勘察,他们确认安父所拿出的物件确是来自谢府,且为谢仲盛行苟且之事时所用的东西。

再加上有受害男子的亲属们站出来作证,谢仲盛的罪名很快坐实。

明帝得知后勃然大怒,盛怒之下竟咳出了血来。

因此事牵扯到的人太多,在城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明帝决定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他下令,将谢仲盛收押入牢中,日后将之斩首示众,而谢昭身为谢仲盛的父亲,在此事中监管不力,造成严重的后果,与其任礼部尚书之职的宗旨相违背,因此罢去他的官职。

谕旨一下,谢府便得到了信儿,谢老夫人只觉得脑中一阵天旋地转,被这惊雷一般的消息轰得回不过神来。

云溪热衷于打听这些事,所以也第一时间到谢芷柔面前,叽叽喳喳地将这件事的结果说了。

谢芷柔心中蓦地一松,竟对此结果觉得有几分欣慰。

至此,大房接连失利,谢仲盛也总算为他犯下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只是令她有些心寒的是,谢老夫人事到临头竟还想为谢仲盛遮丑,她的眼中从来都只有利益,因担心谢府的名声今后被影响,她便一心想要瞒下此事,即便这件事是错的。

“对了,小姐,您可还记得上次找您求助的彩儿?”云溪问。

谢芷柔点头,“自然是记得的,怎么了?”

“大少夫人从她那里听说这件事是您在背后出的力,十分感激,本想亲自过来道谢,但又担心引起大老爷注意,便私下差人送来了一只簪子。”云溪笑着道,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拿出了一只精致发簪。

谢芷柔伸手接过,合掌将之握住,露出浅浅的笑来。

本来,慕容谚想要在谢芷柔生辰宴的后一日,便去向明帝提出要上谢府提亲的事。

然而,中途发酵起来的谢仲盛一事,让明帝心烦不已,谢府也深陷其中,让慕容谚如何都不能在这个时间说起提亲的事。

他按捺了许久,好不容易等到这场风波过去,周遭少有人再提起谢府这件事,他才觉得是时候去找明帝商量了。

可也正是在这个当口,宫中又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近段时间来,明帝的身子一直不好,但始终强撑着。

前次的谢仲盛一事在明城闹得沸沸扬扬,明帝一时急火攻心,身子又虚弱了几分。

病来如山倒,一场高热之后,明帝开始卧床不起,传了好几个太医来诊治,他的病情都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明帝病重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慕容谚耳中,震惊之余,他也只得将提亲的事暂时搁置,匆匆忙忙赶去龙泉殿侍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