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有一件事得抓紧办

苏彤许久没有睡过这样不踏实的觉, 她尚且如此,想必奶奶更是。

然而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她却看到奶奶比昨日化了妆还神清气爽。

抱歉, 误会了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老人的坚强。

陆老夫人三两口就扒完早饭, 随后带上特意让云姨煮的粥和包点,点名让苏彤带上陆敏, 坐上陆政的车,去医院看望郑允知。

车上,陆老夫人对苏彤说:“今日你就别在医院待太久, 你爸回去的时候你带着敏儿也回去。让你带上敏儿过来,就是想让允知看看我的宝贝曾孙女。”

随之她叹了口气,和苏彤解释:“好孩子, 希望你不要嫌奶奶折腾。你知道的,我和你允知姨婆都这个年纪了,谁也不敢保证今日不见明日还有没机会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舍得让宝贝曾孙女来医院,

苏彤忙表示自己不觉折腾:“奶奶,你不要讲那些不吉利的话。你和允知姨婆肯定是有很多很多明天的。”

陆老夫人笑了笑, 当然知道她是紧张自己。

人年轻的时候都觉得老死这样的话不吉利,害怕说了就会被缠上。可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能自然老去是最幸福的。

到了医院, 郑允知看到陆敏,喜爱不已。

不仅仅是因为陆敏可爱,可能人老了都喜欢新生命,他们看到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

毕竟是医院,陆老夫人也不敢让陆敏待太久。

郑允知瞧够了,逗够了, 便让苏彤带回去。

本来她也想让陆政回去的,毕竟刚好可以开车载他们。可陆政想和这个不曾见过面,却听过无数次的郑家后人多待待。苏彤便抱着陆敏打车回家了。

回到陆家,陆母正在客厅打电话。

“……叔公,新年好……对,腿还没好……真是不好意思啊,今年不能亲自去给你们拜年了,只能让一诚这孩子给你们送点东西聊表心意。”

打完一个又一个,差不多都是类似的说辞。

苏彤并没有专注听婆婆说什么,只是断断续续中,大概推测,她应该是给亲戚长辈打电话,解释今年不能去拜年了,只能让陆一诚去送礼。

难怪今天奶奶点名公公开车送她去医院呢,原来陆一诚还有这样的重要的任务。

也却是陆一诚去做比较合适,陆政这样的身份,如果去了,别人家肯定是要接待的。陆一诚是晚辈,就不一样了。礼送到了,坐着喝口茶就可以继续下一家。

只是即使这样,陆一诚也是在外头奔波了大半天,下午三点多才回来。

脸上肉眼可见有着几分疲惫,比在公司上了一天班还累。

陆母心疼,忙让他坐下歇息。

“都送完了?”

陆一诚点头,语气也有着几分疲惫,道:“都送完了,都表示理解,有些甚至还想来看你和奶奶,我给找理由推脱了。”

陆母面露赞许,推脱了好。不是他们不想让亲戚上门拜年,而是一来她腿脚确实不方便,二是奶奶的所有注意力肯定都在允知阿姨那。

那些亲戚们,等元宵节再去拜访一下吧。

看到丈夫这么累,苏彤半开玩笑建议:“要不明天也不用回我舅妈家了,反正年前才回过。”

“那不太好吧。”陆母轻轻摇头,毕竟是儿媳妇的娘家,结婚第一年就不回,亲家那边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的。

陆一诚也不同意,他只是今天连着跑太多家亲戚,被人情世故弄得有些疲惫,并非开车奔波。

苏彤也只是半开玩笑,既然婆婆和丈夫都坚持要,那自然是得回的。

才这么想,她有一种自己得了便宜还卖乖。

大年初四,苏彤和陆一诚按原计划,一大早开车回娘家。

初春的清晨,寒气总是格外的重。

苏彤坐在车里,看着车窗外的白雾霭霭,对陆一诚说:“我们出门太早了,应该等太阳出来再出发的。”

陆一诚笑:“今日刚好大雾天气,等到九点十点估计也差不多。”

可如果九点多十点才出发,则太晚了。

他和妻子开玩笑道:“别人都是提到回娘家就迫不及待,你倒是不紧不慢。”

苏彤一针见血:“别人那是在婆家过得不好,没有归属感,和我能比吗?”

这话不仅为自己解释,还把陆家夸了,陆一诚想不眉开眼笑都难。

而且她也不是不积极回娘家,不过是觉得真没必要一大早赶急赶忙的,生怕晚到了不礼貌。

回娘家不就应该跟回自己家自在,那感觉才会美好。

谈笑间,魏家村到了。

如今魏家村的人对这里辆红旗轿车已经不陌生了,看到它就知道魏家那个陆家女婿来了。

知道今日外甥女要回来,魏光亮一家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孙红梅也是格外春光满面,见人都笑呵呵的。

张桂花看到她这样子,免不了妒忌发酸,特别是看到陆家那辆红旗轿车从家门口驶过后,更是忍不住对丈夫说:“还是人家孙红梅会算,女儿不在了,就让外甥女嫁过去,巴紧了陆家这门亲事。”

丈夫不想理他,端着自己的旱烟进了屋子。

她又看向女儿小雅,洗脑道:“你以后可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说找个跟陆一诚这样条件的,但也比找太差。看看人家苏彤如今的日子,出门都是坐小轿车。还有孙红梅,昨天去她家,看到她都用上了进口护肤品了。”

本来能用几块钱买的雪花膏她已很满足,看到孙红梅那套印着那些根本看不懂什么符号的护肤品,她羡慕得眼睛都快滴血。

她这辈子,怕是到死都没机会用上这么好的护肤品。

这人啊,真是有了比较,就有了痛苦。

以前整个村子没哪家特别好,都吃大锅饭,她也根本没羡慕过谁。

现在,她是真的越来越羡慕孙红梅了。

张桂花打量着自己女儿小雅,越看越觉得,她女儿其实长得也不错,肯定能找个不错的人家。

魏小雅被母亲打量的心里直发毛,没办法在家呆下去了,干脆出门找同村其他小伙伴。

出了门没多久,就看到也在朝魏光亮家张望的魏巧香。

魏小雅喊住她:“你在瞧什么呢?”

魏巧香指了指远处的红旗轿车,反问她:“小雅,你坐过轿车没?”

魏小雅摇了摇头,她就坐过几次小巴车。

魏巧香也知道是这答案,村里人有几个做过轿车的。

她看着那辆红旗轿车,一脸艳羡:“真想坐坐是什么感觉。”

魏小雅打趣道:“你和魏秀芝关系那么好,让她带你坐坐呗。”

魏巧香摇了摇头,知道这不现实,她脸皮也没那么厚。

两人也不再盯着陆家那辆红旗轿车瞧了,寻了个断墙处坐下,两腿离地面约十来公分,晃啊晃地聊起了天。

魏巧香说:“等过完这个春节,我就要跟着同村其他人出去打工了,你有什么打算?”

“我?”魏小雅摇了摇好头:“不知道。”

只是最近母亲老是在她面前提嫁人嫁人,好像也在拖没人给她找相亲对象。

她很迷茫,明知道女孩子长大了就是要嫁人地,可就是莫名很慌。如果当年,她和魏秀芝一样拼命读书考高中就好了。

魏小雅突然道:“再过几个月秀芝就要考大学了,真羡慕。”

谁说不是呢,魏巧香也面露向往。

全村人,如今她最羡慕的一是魏秀芝,二是苏彤。

虽然她也说不清什么感受,但就是知道,她们以后肯定是村里那么多姑娘中会过得最好的。

而等待她们的人生,又会是什么呢?迷茫!

“你们坐在这危墙上,小心墙倒了摔伤你们。”一个声音突然打断两人,正是带着陆敏出来放风的苏彤。

三人都是认识的,不过苏彤嫁人后,很少一起聊天罢了。

这会遇到,魏巧香忙笑眯眯向她问出心里的好奇。

“苏彤姐,城里的生活是不是特别好?”

苏彤看着她们,就像看到两张纯白无暇的白纸。

刚才在舅妈家,她也听表妹说了,魏小雅家里正在给她议亲,张婶憋着一股劲想给她找个有钱的对象。魏巧香过完年也要跟着同村其他人一起南下打工,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她叮嘱陆敏不要走远,也跳上了刚被她说危险的断墙。

“城里的生活,是挺丰富多彩的……”

她和两个最远不过去到镇上的小姑娘讲了一番城里的美好。不过她所说的美好,不是红砖楼房,不是平整结实的水泥路,不是到了晚上就亮着的路灯,不是有着琳琅满目商品的百货公司,不是繁华,不是时尚,不是热闹。

她讲的丰富多彩,是数不清的摆在你面前的机会,是多努力就能有多精彩。

魏巧香跟魏小雅听得一愣一愣,似懂非懂,心跳却是砰砰砰快了起来。

这和她们从母亲口中听到的‘女人的一生’好像很不一样。

从舅妈家回到陆家,意外发现允知姨婆和外孙也在。

陆老夫人笑眯眯告诉他们,医生说允知姨婆可以出院了,她把他们接到家里住。反正二楼还有个空房间,而允知姨婆可以和她睡。

都住在陆家了,两个老太太肯定是要一起睡的。

看着兴奋地像孩子一样地她们,陆母有些担心对其他人说:“真怕她们聊一晚上不睡觉。”

“不会,不会。”陆老夫人连忙表态:“我就算不顾自己的身子,还能不顾允知的?”

这倒是大实话,只是能不能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郑允知在,陆老夫人像焕发了第二春,日子也多姿多彩起来。

带着她这走走,那看看,如果不是担心郑允知的身体,真恨不能一天带着她跑百八十个地方。

而陆一诚,也光荣成为了最佳司机,苏彤成为最佳陪玩。

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快。

转眼,郑允知就在陆家住了一个星期,掐指一算,她回国也小半个月,得离开了。

想到又要分离,两个老太太又哭湿了眼。

“老姐姐,你可要保重身体,我以后还回来看你。”

“只会说我,怎么就不把自己照顾好?”陆老夫人严厉批评郑允知:“虽然我比你大两岁,但身体可比你强壮多了。答应我,回到美国后一定要养好身体,我等着你回来。”

郑允知点头,喃喃道:“我是要回来的,肯定要回来的。”

要不是在那边生活了几十年,有丈夫,有女儿,有朋友,她真不想再离开了。

郑允知离开后,陆老夫人伤感了很多天。

年过完了,苏彤的店也开业了,而且一开业就接到了一个大单。

一家专门做出口外贸的厂看中了她们店的毛线饰品,一来便宜,二来有中国特色,于是跟她们订了一千件,想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

一千件,数量不少,但时间只给了苏彤一个星期。

苏彤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单,即便工期却是很赶,也接下了。

于是陆家上下又开始为了苏彤的饰品店赶单忙碌,因着有这事忙,也间接冲淡了陆老夫人的离别之愁。

一千件饰品,陆家所有人不分日夜忙了一个星期,总算如期赶了出来。

为了庆祝苏彤的毛线饰品店成交了这样一笔大单,在赶完成品的第二天,陆母就让云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算是庆功宴。

连着累了几天,苏彤也是没怎么好好品尝过美食了。

下班回来看到家人这么有心,自然是不能辜负的。

于是,好久不曾再吃撑的她,今晚放纵了。

不过也不止是她,全家人都放纵了。

吃过晚饭后,一家瘫坐在客厅沙发上的画面也是挺逗的。

当然了,陆敏这个小奶娃是肯定没吃撑的,她只是看到大人如此,也有模有样学着。

小小人儿背靠着沙发,小手搁在肚皮上。

“饱饱。”

她知道,摸肚皮代表饱。

如此可爱,倒比电视剧里演着的二人转小品更让人发笑。

趁着人齐,苏彤告诉大家,今天和店员小妹一起算了算,那笔大订单让她们店怒赚一百人民币。

这金额……陆一诚不知道要不要安慰妻子。

苏彤也叹气,理想终究是理想。要想挣钱,她必须要做出改变。

不过改变之前,她打算明天先给自己放个假。

连着上了这么多天班,还没日没夜赶货,她也确实累了。

难得在家休息的苏彤,没想到还会接到表妹魏秀芝的电话。

高三开学早,她已经去学校了。不过今日魏秀芝给表姐打这个电话,并非主要想说这个事。

隔着话筒,她忍不住问表姐:“初四回家,你是不是遇到了巧香和小雅?”

“是啊,怎么了?”

“你和她们说什么了?”

“随口瞎聊了会,哪里还会记得。”刚吃过早饭的苏彤,困意有些上头,所以也没去回想自己那天和她们说了什么。

魏秀芝却神秘兮兮问她:“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

“发生了什么?”苏彤终于来了点精神,感觉表妹似乎要告诉自己什么大事。

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魏秀芝回学校的前两天,张桂花突然来家里和孙红梅吵了一顿,斥责她没教好外甥女,纵容外甥女教坏她女儿。

原来,魏小雅偷偷跟着魏巧香去城里打工了。

事前张桂花是一点都不知道,女儿都走了,才从她房间里发现了张小纸条,里面写了几句,什么想去见识一下苏彤讲的外面的世界,所以决定和村里其他人一起出门打工。

张桂花原本打的算盘是,将女儿好好留在家里,花一两年的时间给她物色一个好对象,凭着嫁女儿实现鱼跃龙门的改变。

谁知道打的算盘,全乱了。

苏彤听完,担心问:“她没找舅妈麻烦吧?”

也同时记起,那天自己和魏小雅她们聊了什么了。

那天她也是一时感触,想告诉她们现在时代变了,女孩子靠自己也能奋斗出自己的人生。

当时说的时候也没多想,没想到张桂花打着这样的算盘,担心乡里乡亲的,她将这口气撒在舅妈身上。

魏秀芝笑她:“怎么可能?你忘了我妈的战斗力了?张婶能找她麻烦?她不找张婶麻烦就不错了。”

苏彤笑了,自然是不会忘记舅妈的战斗力。

在乡下生活,果然还是得泼辣些才行。

不过到底还是因为自己那番话让张婶的算盘乱了,万一魏小雅在外头打工出了什么事,张婶肯定会将一切都推到她身上。

魏秀芝让她别担心:“姐,你千万别这么想。如果这么说,那广播新闻岂不是要将人教坏?村里的大喇叭,可是天天都播放南边那几个城市经济有多向好,多少农民工去了那边打工挣钱。那教导我们女性也能顶半边天的老师,岂不都是罪人?”

这倒是,苏彤欣慰表妹读的书多了,想法和眼见果然也不同了。

“姐,你千万别多想。小雅人聪明着呢,说不定能在外头干出一番成绩,到时候张婶是不是要感谢你啊?”

苏彤点头,魏小雅确实是个沉稳又聪明的姑娘。

挂了表妹电话,看了眼时间,苏彤和婆婆说她要出一趟门。

陆母问:“今天不是休息吗?”

“是休息。”苏彤笑,不过她也有一件事得抓紧办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