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滕文公(上) 3

[36]司徒:古时主管礼乐教化的大臣,大致相当于后来的丞相。

[37]放勋:尧的别号。

[38]劳之来之:劝勉,慰劳。

[39]之:这里指百姓。

[40]皋陶:人名,舜时大臣。

[41]易:治。

[42]则:榜样、做榜样。

[43]荡荡:宽广的样子。

[44]巍巍:高大的样子。

[45]不与:不相干。这里指舜不看重帝位的荣耀。

[46]用夏变夷者:用中国的礼义,变蛮夷人之风俗。

[47]变于夷:指变成蛮夷的习俗。

[48]先:超过。

[49]倍:同“背”,背叛、违背。

[50]三年:指古代时候,老师去世,学生要守丧三年的古制。

[51]场:坟墓上的土坛。

[52]有若似圣人:意为孔子的弟子言行气质与孔子有相似的地方。

[53]暴:同“曝”,晒。

[54]皓皓:光明洁白的样子。

[55]尚:加、超过。

[56]鴃舌:像鸟一样学人说话,意思难懂。

[57]惩:惩戒。

[58]子是之学:你以许行之说为正确。

[59]市贾不贰:价格没有两样。贾通“价”,价格。

[60]五尺: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尺。

[61]倍蓰:好几倍。倍,指一倍;蓰,指五倍。

[62]巨屦小屦:指粗糙的草鞋和精致的草鞋。

【译文】

有一个主张神农氏学说的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道:“我从远方来,听说大王在施行仁政,我希望能得到一个住处,成为大王的百姓。”

于是,滕文公便安排他住了下来。

这个许行带了几十个学生,他们都穿着粗麻做的衣服,依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

陈良的学生陈相和弟弟陈辛也从宋国背着农具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道:“我们听说大王施行圣人的政策,这样的话,大王也就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见到许行后,陈相非常高兴,于是抛弃了以前的所学,改而学习许行的学说。

有一天,陈相去拜访孟子,向孟子转述许行的话道:“咱们的国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国君,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圣人治国,就应该和百姓一起耕种粮食,并亲自做饭。现在,国君却有储存粮食的仓库和储存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百姓而满足自己,怎么能叫做贤明呢?”

孟子听了,问陈相道:“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种了粮食才肯吃饭吧?”

陈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问道:“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了布才肯穿衣服吧?”

陈相回答道:“这个不是。许先生只穿粗麻做的衣服。”

孟子问道“那么,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相回答道:“戴帽子。”

孟子问道:“戴什么帽子呢?”

陈相回答道:“白帽子。”

孟子问道:“他自己织的吗?”

陈相回答道:“是用他自己种的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道:“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一顶帽子呢?”

陈相回答道:“恐怕是要耽误干农活的时间吧。”

于是,孟子又问道:“许先生用锅和甑子做饭、用铁制农具种粮食吗?”

陈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问道:“这些用具都是他自己做的吗?”

陈相回答道:“是用他种的粮食换来的。”

孟子听了,继续说道:“农民用粮食换取锅、甑子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甑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陈相回答道:“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种地一边干得了的。”

于是,孟子说道:“那么治理国家就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干得了吗?官员有官员的工作,百姓有百姓的工作。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走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漯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

“后稷教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自得其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百姓考虑得如此之程度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

“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暇。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夷,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幽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夷,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道:“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孟子回答道:“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精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阐释】

这一章记载了孟子与农家学派的论战。就现有资料来看,本章是目前研究农家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极其宝贵。其实,这里所说的“农家”只是归属“百家争鸣”中的农家的一个学派,一般被称为“神农之言”。农家的主张大体是反对社会分工,要求全社会返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这一章的篇幅特别长,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孟子阐述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孟子是从驳斥农家提出的“君民并耕”的观点中提出这一重点的。孟子认为,如果社会没有必要的分工,就是“率天下而路”,就是“乱天下”。于是,孟子据此提出了“劳心”和“劳力”的社会分工方式,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最近数十年来,这一观点时常被人批判,批判者认为,孟子这一分工方式实际上是划定了两个不平等的阶级,属于等级社会的产物。其实,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都存在这种分工方式,而且还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是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差别。

第二个重点,是孟子通过叙述尧、舜治理天下的历史,从事实上阐述了社会分工之必要。概括地说,孟子在这里实际上叙述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历史,这是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的历史文献价值。

第三个重点才是本章的写作目的和核心内容,即驳斥农家代表人物许行的观点。这一段的精彩之处在于孟子再次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雄辩力。为驳倒对方的论点,孟子巧妙地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依据对方的逻辑进行推理,用追问的方式层层推进,迫使对方露出破绽,并使其不能自圆其说,自己得出荒谬的结论。在对方露出破绽以后,孟子从正面立论,从理论和事实两个角度分别阐述社会分工的合理性,更加显露出对方观点的荒谬,以令人信服的雄辩力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出现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理论上说,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出现社会分工,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历史趋势;而社会分工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实际上看,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又出现了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为代表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后,随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此,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也来临了。这种社会分工的出现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于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新情况出现了,人类社会终于发展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尽管奴隶社会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对,但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出现奴隶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尽管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但从局部的和阶段性的角度来看,奴隶社会是暴力和邪恶的,是不能出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的。于是,各个学派纷纷提出了应对之策。以许行为代表人物的农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但是相比较而言,许行的应对之策却过于简单粗暴。他们把罪状归咎于社会分工的出现,认为放弃社会分工,回到原始社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和根本之道。

从客观上来看,农家的主张的确有一定的意义,也吸引力很多人的目光,因为他们主张国君应该与百姓同吃同住同耕种,这有点符合儒家“民贵君轻”的主张。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来看,这种观点就是荒唐可笑的了。同样从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过程来看,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现象的概括,强调的还是社会分工,支持的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

因为农家学派的观点在当时看来很怪异,因此不少人被它的“怪异”而吸引,投奔到了农家学派门下,甚至连原本信奉儒家学说的陈相兄弟也不远千里赶来拜许行为师。陈相不仅背叛了师门,而且还公然拜访孟子,企图说服孟子接受农家学说。这当然把孟子气的够呛。他不能容忍陈相兄弟背叛师门的行为,更不可能接受农家学说,于是厉声批驳农家学说。最终,孟子通过“推谬手法”让陈相认识到农家学说是极其荒唐的,并迫使陈相在实际上承认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在驳倒农家学说的观点以后,孟子又谴责了陈相兄弟背叛师门的行为。

根据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孟子又论证了劳力和劳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和区别,尽管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孟子把它视为“天下之通义”未免片面,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观点却是正确的,在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讲的也是社会分工的问题,是孟子在“或劳心,或劳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孟子生活的时代,早已普遍存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了,孟子不过是概括了这种现象。

然而,令孟子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概括”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压迫百姓为他服务的理论依据,孟子也因此被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说话的代言人,一个毕生都主张施行仁政,并呼吁统治者“保民”的人却成了为封建统治阶级说话的代言人,如果孟子有知,也该发出一声苦笑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