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暴露的实力;命运的转折

上辈子

王忠嗣实际上并没有遵从李非的军令,因为他根据时间来判断,即便现在自己率大军全速赶往中受降城,也根本赶不上李适之行军的速度,更何况中受降城的位置并非去往河东的交通要道,往北到回纥边境还有近百里的空间,李适之想要绕行极为便利。

所以,王忠嗣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个两千人的轻骑队伍一路向北,然他们一路探查李适之的踪迹,若是一无所获,便直接在中受降城驻扎。

和王忠嗣预计的一样,这些士兵一路北上,根本连李适之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王忠嗣知道玄宗已经吩咐安禄山在东受降城拦截,所以,也就干脆对叛军的去向置之不理。

政事堂这边接到了安禄山需要置换兵器的奏章,李非对此非常敏感,在玄宗同意后,便借此为理由,让兵部把近来军器监所造兵器的名录要了过来,同时也让卫尉寺上交近一年军械库的出入库记录。

两厢对比,李非并没有看出任何异常,只是自从安禄山回长安以后,军器监在各地监造的兵器数量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特别是下半年,增加了很多种类钝器的铸造,但中书省此前并没有接到扩大兵器制造的圣命。由于此事归尚书省管辖,李非便问韦坚道:

“韦相,近一年来军器监在各地所造兵器的数量你可知道?”

“记得个大概,是否有什么问题?”

“无他,是不是跟近来战事丛生有关系?”

“那是自然,李适之反叛以来,单是送往河东、朔方、河西三地的兵器甲胄就有两万具,近来契丹又蠢蠢欲动,幽州、平卢也要准备,安禄山刚刚抵达幽州之时,就已经要过一次了。”

“我怎么看到多了很多此前很少铸造的钝器?”

“这些都是为幽州准备的,安禄山说他发现对付契丹骑兵,用钝器杀伤力强于刀剑,我便让军器监铸造了一部分。”

安禄山才去幽州一个月,此前是刘客奴任节度使,所以韦坚这番说辞显然有些漏洞,因为这些钝器最早是在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