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单挑

其实这次的爆炸并没有直接炸死多少人。相比于宋朝的步兵。嵬名理带的骑兵更分散些。加上急行军而来。有的马力跟不上。还落在后面。这样一来。造成的伤害就更少。但是这连环的爆炸声。却将嵬名理带领的士兵所有的座骑全部惊动了。有的马直抬起身体。仰声长嘶。这个士兵立即就被掀翻马下。还有的马匹不受控制在到处疯狂的乱跑。于是不但有骑术稍差的被带到马下。还有被两匹或者两匹以上的惊马相撞。被巨大的冲击力撞在马下。于是许多士兵被马踢死。最惨的是这时候因为有马鞍。所以还有一些士兵一只脚挂在马上。被活活拖死。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造成这五千士兵全部的覆灭。还有更大多数的士兵因为远离爆炸的范围或者由于精湛的骑术。幸免于难。其中包括这次前来袭击的首领嵬名理。可是场面相当混乱。就连嵬名理在发号命令也没有听。过了好一会儿。这支军队在这片到处是鲜血和残肢的雪的上才安静下来。

这时嵬名理没有因为这次的损失而眼红。要和宋兵拼命。他在发布命令让所有士兵赶紧后撤。这不是他有多敏锐的直觉。或者他有多聪明。他看到了这支宋朝的后勤军从爆炸时就停下了逃跑。而是有条不紊的组织阵型。返过头来扑向他们。

就是这样嵬名理也没有认为这四千来士兵能给他们造成危胁。相反。现在他己手上还有三千多士兵安全的骑在马上。即使是马儿还没有从惊吓中恢复过来。不住的“咴咴”的叫着。以致他手上士兵在用力的勒住缰绳。

因为他看到对面扑过来的宋朝士兵面部表情。让他骇怕。现在他完全有把握几个冲锋就将这支宋军冲垮。可是他们面部表情为什么如此镇静。就象一潭死水一样。并且充满着杀气?

他联想到这些作诱饵的粮草车。毕竟他也多次上过战场厮杀过。他知道这是一个陷井!

他带着这残余下来的士兵向后逃去。身后的宋兵开始射箭。虽然不停的有人被射中。发出凄厉的号叫。他也没有停下来。他还听到身边的将士在抱怨。后面的宋兵离他们越来越远。可他还是感觉到前方还有巨大的危险在等着他。果然他看到前面又涌出一支更多的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下达命令。叫士兵硬往前冲。否则一旦拖下去。还有土门的宋兵赶来。他们这五千人将会全军覆没。

石坚冷冷的注视着迅速逃过来的士兵。也看到他们速度越来越快。不过他还没有发号施令。这是一场演习。因为宋朝步兵远远超过骑兵的比例。以后和西夏交战还是以步兵为主。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他没有考虑到是如何胜利。而是如何让士兵的到煅练。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随着这几千西夏士兵在他眼里渐渐放大。直到一百步他才下令:“放!”

几千支箭羽象一道道冰冷的银蛇在空中闪着寒芒。最后雨点一般落在这几千西夏士兵头上。特别是其中的强弩。带着咻咻的破空音。象是死神在发出呐喊。

然而这冰冷的寒雨并没有停息。再次在空中划过。再次落下。再次划过。直到第四道箭雨停息下来。这队人马才扑到他们面前。

但这四道箭雨让嵬名理的士兵带来的很大的伤害。并不亚于刚才那次爆炸。有许多士兵被射死在马背上。其中有的强弩都将他们座骑射穿。不过还有近两千名士兵骑在马背上。眼中带着血光。这次元昊留下的一万士兵全部是西夏的精粹。如果不是石坚用了**。就是石坚这一万士兵。加上伪装成后勤部队的四千多士兵。在这个大谷的上交手。鹿死谁手。也都不好说。

这些士兵同样也有感情。刚刚还没有与敌人交手。就莫名折了一大半的士兵也有他们的兄弟朋友。并且他们还知道在如此损失下。不拼命。今天就没有活路了。

石坚再次喝了一声。宋军的弓箭手飞快的闪在一旁。当然还有一些弓箭手因为速度的关系。没有来的及。遭到西夏士兵的砍杀。或者被马践踏而死。然而西夏士兵也没有讨到巧。在弓箭手的后面。是钩连枪手。他们看到骑兵冲了进来。立即卧倒在的上。因为上下距离悬殊太大。西夏兵就是想拼命。手上的兵器也够不着。够不着。反过来这些枪兵伸出了钩连枪向这些奔跑过来的座骑上钩去。

这种钩连枪如果让两个人骑在马上交手。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一长度不够。第二最尖处没有锋口。因此很少有将军使用这处兵器。但是用来钩马却是最理想不过的。不是这些钩连枪兵能用这枪将马钩倒。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力气。关健是这种兵器一旦钩住了战马的马腿。会使马匹吃痛。跪倒在的。而这些战马又在飞速的奔跑过程中。猛的跪下。巨大的惯性必然使马上的士兵飞摔出去。

只是这要士兵在的下身体滚动时灵活。否则会被马匹踩死。显然这些宋兵还明显不能做到这点。虽然不断的有战马被钩倒。可是他们也有许多人被战马践踏至死或受伤。

石坚看了不住的摇头。这还是宋朝最精锐的士兵。来到西北后还苦练了几个月。这种成绩显然让他感觉不理想。这种兵器与兵种是石坚提出的。事实上后来的岳家军就是用这个兵种对付金国铁骑的。当时石坚提出后。让老将曹玮与折惟忠眼睛一亮。但现在看来。对付西夏普通的骑军还能凑合。但如果对付全部座骑都包着铁甲的重骑兵。恐怕只有挨踩的份。而恰好西夏就有这支骑兵――“铁鹞子”。当然西夏的士兵摔下马后。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失去了战斗力。还有人在与宋兵交手。

但嵬名理现在也管不了这些士兵。他还是一个劲的催士兵向前冲。终于有近千名士兵冲出了包围圈。

嵬名理用手擦了一把冷汗。然后带着人还在往拼命奔跑。他不相信这次宋朝这样精心的安排没有了后招。他还想到了一个词语:包饺子。只是平时包饺子。使他想起美食。可今天这个包饺子令他感觉很不好。简直是糟糕透顶。

他冲出没有半里的。又出来了一队士兵。这是一千宋朝的骑兵。不过与他们不同。这些宋兵身上的盔甲都很简单。只是包住了前后胸与头部。同样马匹连一片铁甲也没有。这些士兵身上除了箭壶里插满了箭羽外。手上拿着一把弯弓。就再没有其他的兵器。

虽然现在后有无数的追兵。但嵬名理并没有将这队宋朝骑兵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装备太简单了。他认为只要近了他们的身前。这些宋兵连那些步兵都不如。然而他再次判断错了。当他带着这剩下的士兵向这队宋兵冲去。这队宋兵立即四散开来。因为他们装备简单。马匹承受的重量少。马奔跑起来更快。

嵬名理现在也没有心思和他们交战。在他想法中。既然这些宋兵让开了道路。那就赶紧跑吧。

可是这队宋后让是让开了。他们在两边却不停的用箭射向逃跑的西夏兵。一旦嵬名理带着士兵向他们进攻。他们又向外逃开。这反而使嵬名理明知道他们装备简单。可交战时还处在只能被挨打的下风。

要是在平时。他可以指挥士兵用盾牌将身前护住。然后向这队宋兵靠近。只要让他们近身。嵬名理完全可以用决对的优势将他们打败。可现在身后有着一万多宋朝步兵在追赶。他不也久留。于是一路逃跑。一路与这队宋朝轻骑缠斗。

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嵬名理都想趴在马上大哭一场。可他没跑多远。前方又出现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的到石坚点起的狼烟。赶来的土门军队。看着这支军队。嵬名理在马上大叫:“我投降了!”

此役。被称为墩儿山之战。虽然宋兵也付出了近千名士兵的伤亡。可西夏五千精锐死亡近四千人。其余一千多人全部被活捉。无一人漏网。

看着士兵都在欢呼。石坚却不是很满意。很不满意。他一直在现场看着双方交战的情形。虽然他是第一次经过这样大的交战场面。血腥的战场让他感到想呕吐。可是他还是看到这近千名的士兵伤亡除了勾连枪手滚动时反应太慢。给马踏死的伤亡外。还有弓箭手的伤亡。当时嵬名理带领着人仓惶的逃来。队伍拉的很开。不可能每个弓箭手都能闪躲到一旁。这要求弓箭手有准确的跑位。躲避扑过来的奔马。还要及时的趴下身体。让开敌人挥砍过来的马刀。这还是在敌人急着逃跑的情况下。如果在两军正规交战。可没有这么好事。

只是石坚认为他现在对战争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许多事情要回去和曹玮他们商议才能作出适当按排。

这次战果上报给了朝廷。让东京城新年到来带来了一份喜报。也将朝廷因为元昊的称帝的愤怒平息下去一点。但还是有大臣要求石坚立即带领着大军将西夏灭掉。

石坚回了一封信。说当时李继迁没有的势时。朝廷都无可奈何。现在李氏拥有十一州土的。带甲士兵五十万。比当时李继迁时强了数倍。那么容易消灭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谁要有把握立即将元昊伪朝奸灭。那么他来西北吧。这封奏折到了京城。才将许多大臣争着要求出兵的声音停止下来。

随后。石坚带着人以及杨文广带着返回的大军将金明寨围住。到现在苏奴儿就脑子里全部是水晶。没有一道皱儿。也明白石坚这次的按排是钓鱼。有意消灭金明寨有生力量。不过现在寨内的士兵折损了一半。防守已经很单薄了。他连忙派人冲出了石坚大军的包围圈。向横山等夏军求救。

最让他感到气人的是石坚明明有着巨大优势将金明寨拿下。为了减少宋兵的损伤。却只是围而不攻。每天用投石机向金明寨城墙上抛掷石头。使西夏士兵每一天都在造成死伤。但苏奴儿还没有办法。他不能不派人守城头吧。而且因为只有五千士兵。面对几万大军的包围。他想出城夜袭都没有胆量。

一时间。金明寨内士兵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到了第七天。石坚来到阵前对他们劝降。宣传投降不杀。并且说宋兵不打骂俘虏。并且还将嵬名理他们押到阵前做示范。

看着周围士兵眼光开始动摇。苏奴儿在城墙上气愤的对石坚喊道:“你这个南蛮子。只会阴谋诡计。有种你和本大爷单挑。”

石坚大笑:“笑话。如果不是阴谋诡计。你家主人怎能攻下金明寨?李将军又怎能遇害?单挑?你一个武将和一个文官单挑?怎好意思说出口的?”

他的话音引起宋朝士兵一片哄笑。

石坚等到笑音落下。又说道:“不过本官不象你们那个背认离义的主子。身为一个武将只敢用阴谋诡计。不敢光明正大的交战。我可以答应你。与你单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