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鸟王茶馆

上回说道灵阳与陈越明,江小鹏,鼎玄等几个人围坐一块,讨论着王老四。

过得一两日,江小鹏在陈越明家附近也逛了逛,什么景点,书店,皆是看了个遍,江小鹏爱逛书店,里面环境安静,有时候也能淘到一两本好书。

这该逛的也逛完了,也没啥好玩的,便告辞而去,回江西老家去了。

灵阳与鼎玄二人则是化妆潜行,来到贵州。

这位置是初时高仁告诉二人的,在贵阳,之前灵阳与鼎玄等众在贵阳也搞过工作室,算是对贵阳轻车熟路,哪有坡坡坎坎,哪有林子沟壑,皆是门清得很。

鼎玄道人装束也换了,用子午簪挽了头发,戴上一顶帽子,架一副眼镜,身着潮流的服饰,看上去简直就是大变模样。

说起这子午簪,就是从脑后往前插头发,这种簪子比较短,是弯的,像如意的形状,此簪学名又叫纯阳簪。

平素里为了方便盘头发,鼎玄是玉簪,或木簪,或牛角簪,这些都是横着插,这盘法叫卯酉簪。

常见的子午簪盘发都会戴帽子,又叫混元巾,道教管帽子都叫巾,之前说道的江湖算命的惊门,也叫巾门,就是这个出处。

因为算命先生多是戴个庄巾,这所谓庄巾,就是庄子巾,亦称冲和巾,南华巾。

传说是南华真人庄子所制。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状如屋顶。

庄子巾亦称冲和巾,帽前正面镶有白玉,便以正帽,象征品性端正。佩戴此巾,颇象南华真人一样无拘无束,自有出尘之表。

这种道士巾,为明前庶人,文士常常所戴,清后为道士专用,道士的软帽。老年道士多戴庄子巾,属道巾的一种。

说道这个混元巾,现代全真派道士多戴此帽。

以黑缯糊成硬沿圆帽,中间开孔,内中红色布,象征天地玄黄,以露出发髻,为圆形,以黑缯糊成硬沿,帽顶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时,扎发髻,帽顶之孔露髻,以一簪贯之。

有的老修行说,这是代表道教混元一气的意思,故称为混元巾。

考其出现的年代,在清代前,未曾见于记载。又因其型似清代官员所戴的帽子,于是有人推测,混元巾是由清代官员所戴的暖帽演变而来。清初王常月最早开始戴,很有可能是满清皇帝赐与的。

汉民族冠巾的作用在于保护发髻,古时光着发髻露在外是有失礼节的一种行为,而混元巾围四周而露发髻不符合汉民族传统,从其在清代才出现也说明是受满人暧帽影响而成。

当然了,鼎玄此番来贵州,已化妆潜行,自是不会佩带这种混元道巾,只是顺带一提,这子午簪与混元巾皆是全真道教常见。

灵阳也一改此前的装扮,换了身潮流的服饰,二人来到高仁说的位置附近蹲了几天,啥也没发现。

根本就没有瞧见王老四,别说王老四的家眷了,连一根毛也没看到。

“看来咱们这一次又是空手而归呀。”灵阳对鼎玄说道。

“也不完全算是空手而归。”鼎玄早已把烟袋锅子放在了宾馆,这会只得点了一支烟说道。

“怎么说呢?”灵阳问道。

“咱们在高仁所说的位置附近,没有发现王老四,这就说明高仁与王老四沆瀣一气,故意透露的假消息给我们呀。”鼎玄吐了一口烟雾说道:“从这里咱们就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那就是上次下蛊毒,应该就是出自于高仁的手。”

“嗯,这么一说也有道理…”灵阳点点头说道:“那咱们这接下来去哪里呢?”

“这来都来了,就在贵阳附近转一转吧,对了,上次茅雪旺不是说了贵阳这边王老四的窝点嘛?”鼎玄说道:“王府家大业大,到处都有他的网点,咱们可以在他的网点附近看看,看能不能碰到王老四。”

“也是,看看茅雪旺有没有骗我们,实在不行这过年期间,咱们在贵州这边转一转,万一发现了古墓呢。”灵阳笑道:“这来都来了,不能白跑一趟嘛!”

“哈哈哈,先到处走一走看看再说吧。”鼎玄掐灭了烟头,说道。

说罢,二人且又在附近转了转,不多时便也来到了茅雪旺说的王府在贵阳的网点了,便又在附近蹲了一两日,果然,瞧见了一个像那大师爸的老头出现在网点。

说是网点,其实就是一家茶馆,店名叫鸟王茶馆。

鸟王茶,又名叫贵定云雾茶,早在元、明、清时期就成为皇家贡品。

康熙《贵州通志》,民国《贵州通志》等史籍志书均有“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及云雾茶“为贵州之冠,岁以充贡”之记载。

贵定云雾茶曾名“鸟王茶”“鱼钩茶”,产于贵定云雾镇苗岭主峰云雾山。云雾镇种茶历史两千多年,贡茶史六百多年。

在唐、宋、元、明、清时均为朝廷贡茶,清乾隆五十五年时被御赐“万古流芳”碑,旨意要发展贡茶、保护贡茶。

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常年游历在外,好茶好酒美食佳肴遍尝,贵定云雾茶能在其口齿留香,足见品质极佳。

因此被两位清朝皇帝康熙,乾隆称之为极品。

鼎玄识得这大师爸记忆深刻,毕竟前世时就是这游方医生医死了自己老婆,后来也跟这大师爸斗智斗勇缠斗多年,今方再见,只见这大师爸又老了不少,佝腰偻背,瘦骨嶙峋,光秃秃的脑壳锃光瓦亮的,在阳光照耀下还有些反光。

“哟,这老东西还没死呢,这脑壳像个大泡子呢,晚上只怕都不用点灯了。”鼎玄在远处对灵阳笑道。

“这老头是谁?”灵阳问道。

“他就是之前我给你说那个大师爸,那游方庸医,应该还有一个老家伙,这个老头应该就是老五。”鼎玄说道。

“王老师就老四?”灵阳问道。

“对。”

二人在远处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个老东西,约摸过了半小时左右,这老五便出来了,与另一个老头结伴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