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7月半

上回说道灵阳与候三针二人在太保山下了探针回来,吃了饭。

次日晌午时分,陈越明便来了西充,在宾馆中陈越明给二人递上了香烟后,候三针又详细给陈越明讲了讲下针的经过。

“怎么,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三针,还没有把握吗?”灵阳点了烟吐出烟雾笑道。

“你也许不晓得,他的针法手感还是我传授给他的呢!”陈越明点燃了香烟,笑道。

“不明觉厉…”灵阳抱拳拱手说道。

“这有什么不明觉厉的,这团队中除了看风水,哪个人不是陈哥带出来的。”候三针说道。

“那个考古队退出来的小王呢?”灵阳问道。

“他确实以前在考古队干过,学了点清坑的技术,拿点死工资,不过这人心比天高。”陈越明说道:“他还是想自己出来江湖上吃这碗饭,所以便加入了咱们这团队。”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灵阳笑道:“这次他没来吗?”

“怎么,你两没通知他吗?”陈越明问道。

“你是老大呀,这事不该你叫人吗?”灵阳问道。

“好吧,我们一会去现场看看,然后再说吧。”陈越明说道:“如果是小活,我和猴子也就能开了。”

“嗯嗯。”

如此如此,又是议论一番,三人下了楼,吃了饭,便驾车又往昨日那凤和乡驶去。

毕竟陈越明是老手,曾受师父神眼廖指点过,到了凤和乡附近,候三针还想把车停在昨日那位置又隐蔽又防晒。

陈越明提议重新换个位置停车,以免引人注意,东绕西绕之后,在八角亭村附近找了一个位置把车停好。

三人带上工具又钻进了太保山中,先是到了石人湾候三针下过探针的位置,陈越明又打了几针,点头认定后,灵阳用分金定穴术又在附近寻了个好风水位置。

陈越明与候三针二人扛着探针又是一番探测,认为这个墓与头那一个皆是不错的宋代古墓型制,都没有被开发过的迹象,陈越明又打了铲,看了看土色。

经过洛阳铲打土看了土色确定后,陈越明这才满意的对二人轻声说道:“嗯,可以,咱们晚上来开墓吧,叫上小王,说不定一个晚上就能打开这两个活。”

“好嘞。”二人俱是点头应承。

眼瞅着已是过了中午了,树林间的蝉儿那是吱呀乱叫,直搅耳膜,吵得心烦。三人顺着小路穿出树林,来到八角亭村附近找到车子,驶车回了西充县。

灵阳烧了开水泡了一壶茶,陈越明拿出几盒烟放在桌上,三人就着这两个墓进行着讨论。

下午些,小王便来敲门了,陈越明开门把小王让进室内,笑道:“你这次来得有点快呀?”

“这说明咱们一起共事久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噻,刚好我也在四川,正准备找你们呢。”小王说道。

“哦?你也在四川?干嘛呢。”陈越明问道。

“我也想着反正趁天热,不好干活就在山里转一转,万一能碰巧碰到古墓呢。”小王说道。

“那你看得怎么样了?”陈越明问道。

“我在郫县附近转了转,听说那一带有墓。”小王说道。

“找到了没?”陈越明问道。

“要是找到了的话,我肯定会联系你们啊,我一个人也打不开呀。”小王说道。

“哈哈哈,那咱们就先把西充这两个墓弄开了,就去郫县看看吧。”陈越明给小王递了一支烟说道。

“好的呀。”

这四人工作小组且就在宾馆中抽烟喝茶,休息着,晚间吃了饭之后,俟到天黑,也就是差不多九点半样子,趁着月色往太保山而去。

出了宾馆上车前望见天上的圆月,陈越明问灵阳:“今天又是十几了吗?月亮都要圆了。”

“陈哥,你是不是干活太认真了,都忘了日子了呀?”灵阳笑了笑说道:“今天是鬼节呀。”

“鬼节?”

“嗯,就是咱们四川说的七月半。”灵阳说道。

“我常听二叔公讲七月半鬼乱窜,说这天夜里莫走夜路,说鬼门关大开啥的。”小王说道。

“是啊。”灵阳点头说道。

“那……咱们这…危险不?”候三针问道。

“怎么,你一个盗墓的还信有鬼?要有鬼早就把你收了去了。”陈越明笑道。

“你不信?那上次在西昌那…”小王问道。

“那是墓里面有毒药,你产生的幻觉吧!”陈越明说道。

“切,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我要听灵阳大师的。”小王对陈越明说道。

“泥麻勒个痹的,劳资是王八嘛?”灵阳笑骂道。

“咦哟,王八就是乌龟,这是祝福大师你长寿的。。”候三针说道。

“滚犊子吧你。”

“对了灵阳兄弟,这个七月半到底有啥说法?”陈越明问道。

七月半就是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即中元地官赦罪的祭祀节日,七月十四则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

七月半间的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有的地方在中元节这天,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祀祖先。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

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

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月,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

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