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不放你走

接下来二十天多的时间里,李原驰亲身走遍了华关乡下方所有村镇。

这一走,他发现,越是距离华关乡偏远的村子就越穷,山里没有地,一年到头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用来换粮食,所以很难脱贫。

最后一站,叫做‘天池’,是大自然巧夺神功的制作,这里面积广阔,天池下面的水竟是温泉,这点倒是让李原驰有着突发奇想,要是在这里修建一个度假村,或许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呢。

当然这要是执行下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谁会来这种不通车,要跋山涉水,累得半死才能上来休假的地方,恐怕等爬什么,不是休假了,而是休命了。

到达天池之后,这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人口不多,大概有三十来号人,下山之前,王二柱拎着手上的油米面,忽然对前面的李原驰说道:“李老弟,说实话,你是我见过的干部中,最佩服的了,就算是我们乡里的干部,也没你这份毅力啊,不管怎么说,我感觉,您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

李原驰笑了笑,并未做回应,反而好奇的问:“对了,你们那个书记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直都是冷冰冰的?”

“哦,你说黄蛋皮啊!”跟李原驰时间待久了,王二柱也摸清了李原驰的脾性,知道他为人和善不拘小节,没有官架子,所以说话也是口无遮拦的,直接叫起了黄南江的外号。

把肩膀上的米袋送了送,王二柱继续说:“那人太没意思了,只会念文件,一年到头躲在办公室里,乡里啥情况,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人给我们当书记,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聊了两句后,李原驰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南江是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一下部队就被安排到华关乡当了书记,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是雄心勃勃,想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结果却给现实当头棒喝。

时间一久,他看华关乡振兴无望,也就丧失了斗志和信心,之后纯粹就是混日子,只要逮到机会,就给大家讲讲政治政策。

其实这些基层的乡村干部,手里并没有多大的权,但是要处理的事情却不少,费劲心思弄点钱,还要往上打点,否则就一辈子都无法离开乡里了。

但是碰到类似于像华关这样的穷地方,你就算把脑袋抓破,也想不到能捞钱的方子,所以没钱打点,就只能一直在乡里窝着。

华关这个书记,上面没人愿意来,下面也没人愿意干,所以黄南江这个倒霉蛋,一干就是十多年,没人接替他,他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李原驰在想,除了客观的因素外,黄南江这个人性格也有很大的问题,这才是他一直窝在华关乡的主要原因。

黄南江务虚不务实,讲政治,说空话,一说一大堆,但是一旦落到实处,要干实事了,却一点不会做。

不说别的,单单李原驰第一天来,这家伙接风宴连酒都不让上,李原驰倒是无所谓,但试问有哪个领导愿意提拔这样的干部啊,光看那冷冰冰的脸,谁都受不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华关乡遇到黄南江这样的书记,算是不幸中的不幸了,如果遇到一个敢打敢拼,敢富于行动的书记,那绝不会是眼前这个穷样。

天池下面的就叫天池村,全村总人口不到四十人,看到李原驰两个人扛着两袋米走了两天送过来,村里的人都很感动。

村主任闫福康是一个快六十的老翁,他把米面给大家分一分之后,就把李原驰领到自己家里去了。

一进屋,李原驰就受到了闫福康热情的招待,从家里的瓷罐里取出一些糖糕,之后又去后厨拿了一些茶叶,端起屋子里的水壶,给李原驰沏了一杯茶。

等水壶里的水倒进水杯时,顿时茶香四溢,水清澈带有丝丝香甜的味道,李原驰顿时惊讶的问道:“这是什么茶,怎么会这么香?”

“这茶就是普通的野茶啊!”不明其意的闫福康,说着就将放茶叶的陶瓷罐递到李原驰跟前,大方的笑说道:“您要是喜欢,回去的时候带点!”

李原驰接过陶瓷罐仔细的闻了闻,发现这茶叶虽然有种幽香,但绝不是刚刚泡制出来的味道,于是他便将注意力集中在老翁手里的水壶,询问道:“闫大叔,你每次泡茶是不是都用这种水?”

闫福康不知道李原驰想问什么,不过还是点头回答:“是啊,咱们祖祖辈辈都只喝这一种水,怎么这水有问题?”

李原驰顿时来了精神,又取出一点茶叶,放在一个有缺口的碗里,对王二柱说道:“二柱,用咱们的水泡一杯茶!”

“唉!”虽然不知道李原驰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王二柱感觉这事一定有名堂,也没犹豫就照做了,用随身携带的保温杯倒出一点水,泡了一杯茶,不过这一次,却只有淡淡的茶香,不似刚才那般浓郁。

确定了心头的疑问,李原驰大喜的对王二柱两人问道:“怎么样,你们看出什么没?”

闫福康毕竟是过来人,阅历非浅,一看李原驰这么捣鼓,也有点回过神,看着李原驰诧异的说道:“李局长您是说咱们这水不一样?”

李原驰笑着点点头满脸喜悦道:“是大有不同!”

王二柱脑子死,转不过劲来,一看两人跟打哑谜一样,顿时着急了,扯着李原驰的胳膊问道:“我说李老弟,你们这是再说什么呢,为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啊?”

李原驰笑而不语,将两杯茶推到王二柱跟前道:“尝尝这两杯茶!”

带着一丝狐疑,王二柱接过茶碗,咕噜咕噜喝了两大口,等喝完之后,李原驰问道:“怎么样,有啥感觉没?”

王二柱啊了一声,挠着头满是尴尬的讪讪一笑道:“口太干,光顾着喝,没觉着味!”

白了王二柱一眼后,李原驰一脸认真的吩咐道:“仔细尝尝!”

一看李原驰脸色不对劲,王二柱可不敢在猪八戒吃人参果了,端起两个茶杯,慢慢的各品一口,随后满脸惊讶的说道:“这两碗茶……!”

李原驰很是满意王二柱这种表情,随后笑问道:“若让你花钱买,你会买哪种喝?”

王二柱大咧咧的说道:“那还用想,当然是这碗!”

看着王二柱指着那碗没有缺口的茶碗,顿时笑了,他好像看见这个华关脱贫致富的模样,按捺心头欣喜,对闫福康继续询问道:“闫大叔,这泡茶的水,您是从哪里取回来的?”

“这水是村里唯一一口井的,存在快近百年了,听说是跟天池的水连同的!”

听闫福康这么一说,李原驰反倒更为讶异了,按理说,这温泉的水是不能食用的,不过当然也另当别论了,站起身子,李原驰抑制不住心情追问:“闫大叔,你们的水放在那里,我想去看看!”

闫福康也感觉这水有些奇特,但却不值得李原驰如此紧张,不过既然李原驰有兴趣,他也就顺水推舟,手一伸,领着李原驰到了后厨,王二柱看的好奇,也跟过去了。

三人来到厨房,闫福康揭开家里盛水的大缸,笑说道:“诺,这就是咱们祖祖辈辈一直饮用的水!”

李原驰拿着水舀舀了一瓢,尝尝后,只感觉这水香味浓郁,直入中土,胃里顿时就咕隆一声响,充满了动力,让李原驰心头大喜。

看到李原驰满脸喜色,王二柱忍不住张口问道:“我说李老弟,就算这水有些名堂,但也不至于好喝成这样把?”

李原驰笑着放下水舀,扭头对王二柱问道:“二柱哥,你知道农夫山泉吗?”

王二柱先是一愣,随后笑道:“知道,当然知道,广告里不是常说,农夫山泉有点甜嘛!”

李原驰点头又问:“那你知道农夫山泉一年的销售量是多少钱吗?”

这下倒是把王二柱给问住了,就连一旁的闫福康也好奇的问:“多少?”

李原驰故作神秘的伸出五个手指头,王二柱小心翼翼的猜测:“五十万?”

怎么说人家也是一个名牌企业,上过电视呢,收入应该有这么多把?

王二柱这么想,李原驰都快哭了,摇着头郁闷的说:“能不能往大了说?”

“五百万?”王二柱一狠心又重新报了一个,这个数字让他心里很发慌,电视里看过不少什么一夜暴富的,也知道五百万是一个多大的天文数字,反正把他祖祖辈辈都卖了,也卖不出这么多钱。

最后还是闫福康敢报点,直接报了个五千万,但是李原驰依旧摇头,也懒得让他们猜了,直接公布答案到:“是五十亿!”

“什么……五,五十亿?那是多少啊?”

看着两人目瞪口呆,嘴巴打颤的表情,李原驰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能买下咱们风平整个市!”

四下打量着这个小厨房,王二柱惊讶的夸张道:“乖乖,那这钱不是能放满这间房子了?”

李原驰笑了笑道:“十个也装不满!”

一旁的闫福康顿时来了精神,融会贯通的问道:“那李局长你的意思是,咱们这水能跟那个什么农夫山泉比?”

李原驰笑着点点头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我有些担心的是,这水到底能不能食用!”

一听这话,顿时闫福康就不乐意了,黑着脸说道:“什么叫能不能用,咱们祖祖辈辈一直都喝这个水,也没看哪个有啥毛病,反倒村里有好几个百岁老人呢!”

李原驰也不跟闫福康争辩,又问道:“那闫大叔,这水能量产吗?”

“量产啥意思?”李原驰用词过于专业导致闫福康没听懂,李原驰也不在意,耐心解释道:“意思就是你们这口井,能供村里多少人用,一天能打多少捅?”

闫福康歪着脑袋,想了想,指着旁边一个小水桶回答:“咱们村里也就四十来号人,每天一家不少于十捅,不过到底能打多少还没算过,不过据我估计,一天弄个千把捅问题不大把!”

一桶大概十斤,那么一千桶就是一万斤,也不过才5吨,这点存水量有些少,但是若真的能做出规模,而且天池的水又能源源不绝的供应,或许倒是一条不错的发财路,当然这到底可不可行,还需要商业专家来论证,李原驰可没这个能力。

不动声色退回后厨,李原驰语重心长的说道:“若能量产,或许咱们天池村,脱贫有望啊!”

王二柱一听,顿时急了:“李老弟,你这帮天池找到脱贫路子了,那其他村呢,我们华关村呢?”

李原驰哭笑不得的看着王二柱:“二柱哥,你这紧张啥呢,我现在也只是有个想法,到底可不可行还未知呢,急啥!”

王二柱却如蛮牛一样,耍横道:“我不管,你要是帮天池脱了贫,不帮咱们华关脱贫,我是死活都不放你走的!”

无奈,李原驰只能暂时迎合这个傻汉子:“行行,我答应你,只要天池脱了贫,我也一定帮华关脱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