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日常

山里的空气清晰, 尤其是暮春时节,当太阳照射到大地上时,清晨的露水, 也在阳光之下被蒸发。

谢家的人, 大多起得早, 早饭也吃得早,谢溧、许秀芳夫妻俩吃过饭后, 一早就去了农资社。

谢清喂过奶,将孩子交给卢春花后, 也马上就赶去了农资社。

谢树根丢了碗筷,就去了后院, 拿起了他的刨子, 开始做木工活了。

家里闲下来的人, 就只有卢春花, 以及她怀里的奶娃娃谢勇明, 这个年纪的小娃,对什么都感兴趣, 闲不住的卢春花,就抱着小孩子, 打算也去农资社那边转一圈。

刚一跨出门, 就遇到了打开门的谢大红。

卢春花与谢大红目光接触的那一刹那,谢大红的嘴角就下撇了一点, 旋即,谢大红对身后的大闺女谢春燕道:“哟,这女人家,整天抛头露面的,真是太不像话了。”

谢春燕落后一步, 以为在骂自己:“妈,你说谁呢?”

谢大红嘴角一抽:“没说你呢。”

卢春花抱着孩子,本来拉开的脚步,忽然收了回来,她转过脸,对上了谢大红一脸讥诮的笑。

卢春花气得想立马操起墙角的扫帚,直接往她身上扫。

个混账玩意儿。

搁这里指桑骂槐呢。

谢大红弯着腰,将畚斗里的垃圾,倒在门口的垃圾桶里面,就挺直了胸膛,说:“哎呀,我说的是那些年纪轻轻,就整天到处跑,说是去学习,也不知道真是干啥去了的那些年轻姑娘,这要是搁在以前,那就是不守妇道,绝对不能要。”

谢春燕立马听出来了,这是说的许秀芳呢。

说起来,这段时间,许秀芳跟谢溧可是坝子村、谢家村的大红人,那农资社一成立,就搞了大动作,村里人说起许秀芳、谢溧夫妻来,那都是赞不绝口,可把谢大红、谢春燕等人,听得牙酸不已。

谢春燕心里也羡慕啊,恨不得自己也出去外面走走,不过既然她娘开了这个头,她也不能灭了她娘的气焰。

于是——

谢春燕立马道:“哎呀,那确实是的,这要是搁在你女婿家里,非得大耳瓜子伺候一顿。”

卢春花听到这里,都气笑了。

想了想,她抱着自己的大外孙,就直接绕过谢大红、谢春燕母女的身边,丢下一句话:“丢人。”

谢大红一下子受刺激了:“你说什么?!!”

谢春燕:“你怎么骂人呢?”

卢春花瞥了一眼两人,视线上下转了一圈,语气淡淡说:“我说的是一些人现在抛头露脸,披头散发,不是丢人,是什么?”

谢大红气得,握着畚斗的手,抖了抖:“你……”

卢春花有点惊讶:“我没说你啊,我说的是那些活在旧社会里面的封建糟粕的女人家,自己嘴上说得那么好听,不叫别的人抛头露面,自己披头散发,跟个鬼似的,在别人家门口晃荡来晃荡去,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

“自己丢人现眼也就算了,还带着自己的女儿也丢人现眼。”

“自己都说抛头露脸丢人了,怎么还跑出来,躲在自己的房里,一辈子不见光,岂不是更好?”

谢大红、谢春燕,都没有想到卢春花现在变得这么尖牙利嘴,尖酸刻薄的,要是往日里,肯定不会直接骂过来的。

卢春花抱着孩子,朝着被气得呆了呆的两人嗤笑了一下,道:“这种封建糟粕,就该大耳刮子抽过去!”

谢大红跳脚:“卢春花,你别得意,以后有你好过的。”

娶个那种儿媳妇,还宝贝的跟啥似的,也不想想以后会不会别拿捏住了。

谢春燕也立马气鼓鼓道:“春花婶,我跟我妈好好的聊天呢,碍着你什么事情了吗?你要说这么一顿难听的。”梁云嫁给谢建国后,嫌弃娘的称呼老土,就一直喊妈,连带着的,谢家的几个女儿,也都跟着改口叫妈了。

卢春花笑道:“我没碍着你们啊?我自说自话不行啊?哪条规定我不可以自说自话?”

谢大红指着自己家的门口:“你跑我门前来辱骂,还说自己自说自话?”

卢春花抱着孩子,轻轻哄了一下,又道:“有些人就爱代入自己,没办法,我也管不住别人的嘴,也管不住别人心里的想法,只能随便她们咯。”

说完。

卢春花懒得跟这两人纠缠,立马就抬脚,往农资社的方向走了。

谢大红、谢春燕两个人,简直气得要死,在屋内听到这些动静的梁云,觉得十分丢人。

自己的婆婆跟大姑姐,就这点智商,也不知道以前是怎么活下来的。

想了想,梁云冷声道:“妈,大姐,灶台上的水沸了,赶紧的来看看吧。”

谢大红一听,恼火道:“你自己不会去看看吗?”

梁云往床上一趟:“我起不来。”

接着。

梁云就是一声一声的哀嚎:“都怪我不争气,想不开,受几通磋磨又死不了人,怎么就受不起呢?怎么就让孩子没了呢?建国……建国啊!你怎么还不回来?”

谢大红气死,谢春燕心里也是骂娘不止,这梁云现在就拿着小产的事情,怪在谢大红身上,还写信给谢建国,谢建国得知自己的孩子没了,也是伤心难过的不行,特意写了一封信过来指着谢大红与三个姐姐。

这下子,可把谢大红给憋屈的。

没办法。

这场婆媳斗争,最后还是梁云赢了,因此,这段时间梁云的日子,过得可谓是既舒心又自在。

家里的杂务,她一概丢手了,啥都不干,只要谢大红、谢家的三个女儿一有啥意见,她立马就抱着肚子哀嚎,把谢大红几个也给搞得没啥脾气了。

谢大红骂骂咧咧,让大女儿去看着灶火。

谢春燕有点不乐意:“妈,小妹不是在家吗?让她做饭呗,你也不能总是老逮着我一个老实人使唤吧?”

谢大红骂道:“你小妹回来,带了5斤米,你带了啥?”

谢春燕嘴角一抽。

谢大红抬手,将畚斗摔在一边:“你两手空空,老带着孩子过来家里打秋风,我都没有说你了,让你干点活怎么了?”

谢春燕想到自己还想要问自家娘借5块钱,忍下了不快,说:“行吧,我去做饭行了吧?”

谢春燕嘴里骂骂咧咧的,跑去做饭了。

谢大红又瞥了一眼儿媳妇的房间方向,心里老大不快,这真是娶了个金疙瘩回来,啥事儿都不帮着干,还经常给她找事情……

再看隔壁的卢春花,娶了个儿媳妇,家里家外都能帮着,还当上了农资社的副厂长,村里的领导干部,一个个都在她跟前忙前忙后,就连公社的领导,都极为器重她……

谢春花现在是真的有点后悔了,当初要是不让儿子跟许秀芳退婚,现在跟着享福的人,不就是她谢大红了?

谢大红嘴上不想承认,但心里是真的后悔不已。

可后悔也没有用。

难道,要让儿子跟梁云离婚?

当这个想法冒出来时,谢大红的心,猛然跳了一下,也的的确确是心动了那么一两秒,很快的,她又打消了这个想法,主要的原因是她这个当娘的做不了自己儿子的主……

……

这边,谢大红心里想了些乱七八糟的,梁云躺在才床上,觉得有点无聊,就又翻出谢建国寄过来的信件,重复看了好几遍,并在心里计算着日子,估摸着再有10天左右,谢建国新寄过来的信件,就要送到镇上了,也不知道谢建国有没有给自己申请好随军的资格。

梁云最近已经收了很多古董,大件的古董,她没有地方藏,就只专门收珠宝首饰这类小型的古董,这些,她换了不少,全都藏在了床底下,等着改革开放后,给自己买房子。

因为忙着这些事情,最近一直请假,没怎么去给学生上课,都是请另外几个老师代班的,不仅是那几个老师有意见,就连校长也有意见了,话里话外的,想要让梁云辞职。

梁云其实也特别想辞职,她一点都不喜欢老师的这份工作,尤其是她这种幼儿园的老师,还要照顾那些调皮的熊孩子,她真是一刻也干不下去,可没办法……

她还要煎熬着。

熬到谢建国写信回来,让她去随军。

……

许秀芳在自己的办公室,与谢清一起核对账目,确定没有问题后,她就签了字。

许秀芳笑着鼓励,道:“姐,你做的很好,账目很简单明了,又很细致,每一项都记录清楚了,我一看都能全部看明白。”

关键是,这样做账,核对起来也特别方便。

谢清是真的有做会计的天分。

听了弟媳妇的鼓励,谢清笑得有点腼腆,她忽然问:“秀芳,农资社今年的工钱,真的不用工分抵扣了吗?”

许秀芳摇摇头,轻轻笑道:“咱们坝子村跟谢家村两个生产大队,本来就艰难,农资社这边还要占去一部分的工分,对于他们来说负担太重。之前农资社什么也没有,启动都困难,什么都赊账、记账……也是无奈之举,既然我们现在手里有一部分资金了,那就没必要还让生产队来负责了。”

谢清能听懂许秀芳的话,但并不是特别的理解,她跟许秀芳的关系很好,也没有掩饰,就直接问:“秀芳,我懂你说的,可我觉得还是让生产队用工分抵扣一年,这样我们手里的资金就更多了,那留给明年的余地就更多了,不是吗?”

今年农资社运气好,但明年呢?

现在农资社的产品,只有几个供货渠道,国内就只有J省军区,且订购量很少。大头都在广交会上。

在谢清看来,不是很保险。

谢清说完后,就笑着补充了一句:“我是这样想的,这也是我个人的想法。”

许秀芳闻言,笑着点点头,说:“姐,你的这个想法,我跟阿溧回来之前也想过。”

今年农资社的所有开销,全都让2个生产队来负责,他们手里的资金,就能做更多事情了,明年的资金也不用愁了。

这确实非常保险。

然而——

最终许秀芳与谢溧都否定了这个想法。

见谢清不解,许秀芳笑着解释:“咱们农资社之所以成立,就是为了改善咱们大山里面的人的生活,也是为了给大山里面的人多找一条出路。”

谢清安静听着,并不插话。

许秀芳轻声道:“这不仅是我们的初衷,这也是两个村子的村干部,公社的领导层答应我们,支持我们成立农资社的原因。”

谢清依旧安静听着。

许秀芳抬眸,望向在农资社的大院子里休息、闲聊的许二爷等老头、老太,接着道:“我们之所以能发动大家,帮着我们一起忙活农资社的事情,这些日子以来,采茶、制茶、运茶,几乎将咱们两个村子,野猪桥、老虎洞……的那些深山里面的居民,全部都给发动起来一起忙活了,大家之所以愿意跟着我们,也是相信我们可以给大家多一条路。”

许秀芳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回眸,看向了谢清,笑道:“我们现在手里有了资金,能给大家发福利了,那就必须要发到位,让大家得到真正的实惠。”

“只有大家都得到实惠了,无论是对于大家生活的改善,还是对农资社以后的工作开展,都是好事情。”

许秀芳笑看着谢清,“姐,你现在明白我跟阿溧,为什么执意要给大家发钱了吧?”

谢清点点头,道:“我想的,没有你们周全。”

想了想,谢清不由笑道:“等咱们给大家发钱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来,以后啊,咱们再开展农资社的工作,阻碍肯定更小了。”

许秀芳笑道:“那可不。”

谢清忙道:“既然要发钱,我把账目重新核算一遍,可不能出错了。”

许秀芳已经核算过,全部对上,但既然谢清想更仔细的核算一遍,她也不反对,就点点头:“那你核算清楚后,我再扫一遍,确定无误的话,三天后,咱们就给大家发钱吧。”

谢清:“好。”

想到那个场面,谢清还有点激动,到时候村子里的人,肯定都很开心的,要知道他们深山里面的人,一年到头就只能跟土地,跟山林打交道,也没有其他的出路,更不像城里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月都有工资开,还有粮食发放……

这也是城里人,总是瞧不起农村人的原因。

现在,有了农资社,他们也有工资发了,只要农资社发展好,他们这些山民的工资也能提高。

谢清想着,想着,就笑出声。

许秀芳问:“姐,你笑啥呢?”

谢清笑起来很好看,明艳又大方,如果谢溧的笑容是春风拂面,那谢清的笑,就是那一朵随风摇曳着的荷花,让人过目不忘。

谢清轻轻笑着回答:“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竟然有农资社,还能给山里人发工资了,就很开心,不自觉就笑了。”

许秀芳也笑了:“姐,你应该多笑笑,笑起来好看。”

谢清闻言,略有些羞涩。

这些日子以来,尽管父母包容,弟弟与弟媳妇都体谅她,可她想到那未知的未来,依旧觉得十分迷茫与彷徨……

失婚,带娃,还闹出了自杀,整个村子,镇上,都知晓了她是那个喝农药的女人……

她这一生,到底要怎么过,才能既踏实又坦然呢?

她想不通。

弟弟、弟媳妇怕她继续闷着,特意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谢清其实知道农资社的会计这个工作,村里会计的儿子,就是弟媳妇许秀芳自己都做得比她好……但秀芳依旧顶着压力,将这个工作交给了自己。

谢清很感激,因此,只想认真的,努力的,把自己手上的工作给做好。

许秀芳笑道:“咱们以后会更好的。”

谢清:“嗯。”

交接完工作后,许秀芳回家吃了饭,就跟谢溧一起骑着车,回自己的娘家,临出门时,卢春花与谢树根,给准备了一大堆东西。

许秀芳笑着道:“娘,咱们天天回去的,不用准备这些了。还有,我跟阿溧在G省那边专门给我爹娘我哥他们买东西了,这里都一大堆了,不用再另外准备了吧。”

卢春花很不赞同:“那是你跟阿溧在G省准备的东西,又不是家里给准备的,家里肯定还要备一份。”

许秀芳还想说,卢春花笑眯眯说:“这些,是我跟你爹的心意,是我们委托你们带过去的。”

谢溧笑道:“拿上吧。”

最后没办法,就拿上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路走得是石子路,有些颠簸,但两人心情好,看着庄稼长势茂盛,桃林一片片的果子,心情就更好了。

何翠霞是早就在家里等着的,已经出门口转了几圈了,到了太阳高高悬挂在天空,已经快要向西斜了,还没有等到人影子,就猜测女儿、女婿今天应该是不回来了。

没想到,她才转身进屋,就听到身后有自行车铃铛响的声音,何翠霞立马转回身,就看到了许秀芳与谢溧。

何翠霞笑着迎出去:“以为你们不回来了呢。”

看着自己母亲那欣喜、开心的笑容,许秀芳没忍住,抱了抱自己的母亲,解释道:“娘,我跟阿溧本来打算一早就回来的,后面又去农资社转了一圈,就给耽误到现在了。”

何翠霞自然已经猜测到了,笑着打趣一句:“那农资社,现在你跟你哥哥,还有阿溧,就跟眼珠子似的,满心满眼只有农资社了,你哥哥成日里不着家,就窝在农资社,我啊,拿你们没办法,就只能由着你们了。”

女儿突如其来的怀抱,让何翠霞还怪不好意思的,她的身体起初略有些僵硬,但很快心就软下来,伸手,回抱住女儿:“回来就好。”

何翠霞悄悄擦了擦泪,“我给你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油炸小鱼仔,快去吃。”

许秀芳一听,眼睛都一亮,但旋即又道:“那多费油啊。”

何翠霞又去招呼谢溧:“阿溧,你带着秀芳去吃,那小鱼仔是刚炸出来的,要是想吃辣椒的话,就沾点辣椒粉。”

谢溧瞧见了丈母娘偷偷抹眼泪的动作,但并没有揭穿,还将不肯跟母亲松开怀抱的许秀芳拉进屋里,给丈母娘腾出一点空间整理一下情绪。

油炸小鱼仔的香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许秀芳用手捻起一条,直接塞进嘴里,笑眯眯看向谢溧:“我小时候,最喜欢这样吃了。”

谢溧笑:“很好吃。”

许秀芳又拿起一条小鱼仔,沾了沾辣椒粉,说:“你试试,沾点辣椒粉,又是另外一个滋味。”

谢溧依言。

看着他吃完,许秀芳满脸期待:“怎样,好吃吗?”

谢溧点头:“好吃。”

许秀芳说:“以前爷爷奶奶还在时,每年年底炸油果子后,就会用炸过的油,来给我跟哥哥炸小鱼,会炸满满一大盆,供我们吃一个月的量。”

“爷爷跟爸爸,会提前下河里给我们网鱼虾,网了放在大水缸里养着,爷爷还会用竹子做几根水管子,不知道怎么做的,能让那个水流动起来,那鱼虾可以养好几天都不死呢。”

谢溧听到这里,有点明白,笑道:“那应该是一个水车,类似于现在的抽水泵,可以把水抽上来,然后让水流动。”

许秀芳用力点头:“没错,就是这样的。”

那工序还挺复杂的,小时候的许秀芳并不感兴趣,她只对炸出来的小鱼虾感兴趣,因此也不注意这些,也就不知道具体的做法。

谢溧想了想,笑着问:“你如果想在家里养鱼虾,或者也想做个跟爷爷那种一样能水流循环、流动起来的,我也可以试试。”

许秀芳眼睛一亮,接着,捻了一条小鱼,喂给谢溧。

谢溧一口吃了,笑道:“要吗?”

许秀芳想了想,摇头:“现在不要,等你有空的时候,再给我做一个。”

谢溧:“好。”

两人在院子里边吃边聊,难得闲下来,心情也特别放松。

这时,何翠霞进屋了,道:“我刚才去隔壁瞧了下,你淑琴婶子没在家里,下地种菜了。”

许秀芳闻言,便道:“那我今天在家里住一晚,等傍晚她肯定回来的,到时候找她说说。”

何翠霞听了,很开心,“你原来的屋子,我每天都给你打扫的,也不用特意去收拾,等下抱一床被子过去就好。”

说着。

何翠霞笑眯眯道:“我给你们做饭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