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口径

伊文把这支重型狙击步枪枪身的两脚架展开,放在地上。

拆下弹匣一看,空的。

拉开枪栓一看,也没有子弹。

于是对张如风问道:“子弹呢?”

张如风摇了摇头,暗道:傻子。

一个小号的弹药箱出现在他手里,放到伊文身旁。

重型狙击步枪已经很重了,更别说还要加上弹药箱。

伊文一脸高兴地打开弹药箱,拿出里面的子弹装填进弹匣里。

华秀也拿起一颗子弹,比他手指还粗,还长的子弹。

既熟悉又陌生。

陌生很正常,现实中连普通的子弹都没有摸过,熟悉是因为他在梦里玩过。

弹药种类五花八门,全威力步枪弹、中间威力步枪弹等等。

穿甲弹、燃烧弹、穿甲燃烧弹等特种子弹。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些。

在现实世界,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他能得到一个军火库的几率几乎为零。

所以管那么多干嘛?

有什么用什么。

记住几点就够了,子弹和炮弹的划分以20mm口径为分界线,20mm以上称之为炮,20mm以下则称之为枪。

子弹分为手枪弹、步枪弹还有机枪弹,狙击弹等特种子弹就不用管了。

狙击弹和普通子弹的区别就是狙击弹的效果更好,制作需要的技术也更高。

大口径的狙击步枪所用的普通子弹,也是从同口径的机枪弹里挑选出更优质的机枪弹来使用。

还有一、二战的狙击步枪,也是从一批步枪里面挑出几个好点的,精度高点的,安上瞄准镜。

并不是专门生产出的狙击步枪,是改出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98k等老式步枪不是狙击步枪的原因。

只要尺寸合适,突击步枪一样能用狙击弹,效果更好,只是大材小用罢了。

有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为了一款枪,专门建造一条子弹的生产线?

有,重机枪需要更远的射程,所以需要膛压更高弹头更重的子弹来优化远距离的性能。

但普遍都是先有弹,后有枪。

根据某种子弹来设计并制造一款使用该子弹的枪。

伊文高兴地对华秀说道:“这款枪叫猛虎,采用了新式的浮动枪管设计,所用的子弹是13mm口径的大口径子弹,一枪就能打爆枯叶蝮的脑袋。可惜,属于军方管制武器,一般人买不到。”

华秀点了点头,13mm口径不正常?

很正常。

哪怕整一个23.33mm口径的炮,他也不觉得奇怪。

现实世界也存在着两种计量单位,一个就是公制,另一个就是英制。

5.56mm口径步枪弹就是.22英寸口径步枪弹,7.62mm就是0.30英寸口径。

你看,这是不是就整齐多了?

事实上在二战之前各个主要的军事大国,都有一套自己的武器标准。

历史上也出现过些非主流的口径,比如日系的6.5mm、德系的7.92mm、部分国家的8mm、华约的5.45mm、我国的5.8mm,

这些都是研制国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严格的论证与实验才确定下来的,与当时国情、形势相符。

我买你的枪,然后还要从你这里买匹配的子弹?

其他国家买不到?

您配吗?

谁最早建立工业社会,谁就掌握了工业社会标准的制定权。

当时日不落最强,其他国家也就随了日不落了。

只是后来被强行改正,战后日不落经过论证,决定继续使用7.7mm口径步枪弹,但美帝以军事趋同性为借口,强制整个北约的国家统一口径。

于是日不落万分痛苦地随了侄子的口径。

………………

三人继续行进,阵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变,只是位置有所改变。

伊文抱着猛虎,走在最前面(12点钟的位置)。

华秀一手提着弹药箱,另一只手拿着手枪,在中间(3点钟的位置)。

张如风什么也没拿,一脸郁闷地在最后面(6点钟的位置)。

伊文:你拿弹药箱吧,我帮你拿枪。

他想带伊文去看脑科医生,看看伊文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猛虎的威力确实强悍,但是很少人会选择携带它,它太沉了。

多带些子弹不好么?

性价比更高。

显而易见,子弹的口径越大,价格越高。

如果不是有异空间在,不需要担心负重,他也不会携带。

“来了来了,一点钟方向,大概三百米。”

伊文兴奋地把猛虎放在地上,趴下,两腿张开,瞄准。

他突然想起,他是一个捧枪童子,扭头对华秀说道:“华秀,你先来吧。”

说完,还让开位置。

“不用了。”华秀连忙摆了摆手,表示拒绝。

其实谁先谁后没有区别,甚至,他更喜欢后面来。

二战时期的反器材步枪,也就是大口径步枪,可是被称为锁骨粉碎者。

后坐力之强,可想而知。

虽然他不知道猛虎的后坐力,但想来应该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那我先来,下一个你来。”

很明显,伊文很喜欢这种暴力的大家伙,直接爬了回去原来的位置。

“砰!!~”巨大的枪声回荡在这片山林里。

华秀亲眼看着枯叶蝮的脑袋被炸开了花,这威力很正常。

毕竟在二战时期,反器材狙击步枪是用来打坦克的。

他更关心伊文的耳朵,伊文的耳朵还好吗?

离这么远,他都觉得刺耳。

而伊文离枪这么近,怕不是耳朵都炸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