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泪汪汪脉脉不语,水长长难阻相思

第四十五章泪汪汪脉脉不语,水长长难阻相思

她已经成了孩子的妈妈,孩子似乎比我大一些,我下车,她似乎在等车,妈妈去买东西,我在等待。我静静的看着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很是奇怪,突然他从我的眼睛里似乎读到了某种东西,因为我的眼神似乎是不变的。她惊讶的走到我面前。

“你认识我?”她问我,我点点头。

“你见过我?”我又点点头。

“那么你是,你是?”

“我是!”我清楚地回答出来。

“你是卜详?”

“卜详是谁?似乎是我,又似乎是另外一个人。”我在心里盘问。但是我不知为什么自己会点点头。

那么眼前的女人应该是“君如”,我不知为什么我会说出这两个字。

“是的,你是君如。”我心里叫着,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好。

妈妈回来了,见君入眼中含泪,见我脉脉含情,一是纳闷,又忽然醒悟,

“哎呦,令飞你的记性真好,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个阿姨。”

君如愣了一下,“你是?”

“哎呦,大妹子,我是那个农村的女子,这是我的孩子,好几年了,在你们大学门口我们母子俩经常去散步,经常看到您。您还抱过我们家令飞呢?”

“哦,难怪觉得面熟。”君如用笑声掩盖了自己的眼泪。

“妈妈,我们走吧。”他的孩子走过来了。

我默默地目送着那对母子离去,我不知说什么好,明明自己可以好好说话的,为什么是沉默!

他们走了,我愣在那里。姐姐们似乎有疑问,见妈妈没说什么就没再说。

但是我在想君如最后看我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是期待下一场相逢吗?大姐却说,“这个女子是他们学校的音乐学院的教授,叫孟君如,听说人很好的。”我的耳朵似乎被这个名字震了一下,熟悉而又陌生似的,但是似乎有另一个声音对我说,让我安静下来。

我和两个姐姐跟着大姐去她的校园,很多男学生接待我们,看样子都是十分爱学习的。没有一点流气,这样的学生太难得了。

我们看完了校园,这校园就是我和妈妈曾经经过的校园,也是我的君如曾经就读的校园,我感觉对前世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但是有一种记忆却是生生世世不变的,这生生世世的不变的难道就是爱情吗?或者是其他的情感,反正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是不变的。

我回到住处,见爸爸一直等着我的到来,就温顺的倚在爸爸怀中,爸爸身上散发着汗味,这汗味不是从前在工地上的汗味儿了,而是有股清香的汗味,因为爸爸自从上次回来之后就去学了开车,爸爸本身对车就有感觉,学起来就很快,现在是开出租,爸爸的身体也变得胖了起来。

“令飞,想爸爸吗?”爸爸看着我的眼睛,迫不及待的想得到答案。

“不想!”

“嗯?”

“那是不可能的!”我也学会给爸爸一个惊喜!

“你小子跟谁学的这一套啊?”

“电视上!”

“你喜欢看电视。”

“喜欢。”妈妈替我说了,“何止喜欢,只要打开电视,那眼睛就不会离开了。特喜欢看那些爱情剧,只要看了,主人公在哭,他也会跟着哭。很投入,很敬业。”

“这样不好吧,”大姐说话了,“这样看久了,对眼睛不好。”

“没事,姐姐,我离电视的距离远着呢,比离这座城市都远。”

“哎呦,我弟弟都会使用修辞了。”

“是啊,夸张。”

“啊,你怎么什么都懂啊。”

“我看的你们的书啊。”

“别那么早,什么都看,将来会很累的。”

“我才不怕呢,起码比妈妈干农活轻松。”

“还会比较,”二姐笑着说,“弟弟你真不简单。”

“谢谢夸奖!”

“得了,小孩子这么早熟可不是好事,”妈妈说,“所以这么聪明,长大了别不聪明。”

“看你说的,”爸爸有些生气,“我们家儿子怎么会呢?”

随后的讲话,我尽量少说话,因为妈妈生气了。我很聪明的哦,我不愿让妈妈生气。

爸爸对妈妈说这次我们来就不让我们回去了,要在这里读书,可是妈妈坚决说要回去,因为我们自由生活的环境是农村,是那个安静的田园,如果换成了大城市,我们也许就被浮华的外物迷惑,这是妈妈常常对我们讲的,因为在她眼里孩子的教育是第一位的,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争吵,爸爸问我们三个的意见,我们都说听妈妈妈的,因为那个时候妈妈就是我们心中的神,因为妈妈的观点往往是正确的,并且对我们是有利的,爸爸只好投降,就说希望我们三个都能像大姐一样到这座城市学习,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再次团聚了,可是老妈笑着说,如果我们里面有考上北大清华的,老爸能不让我们去,爸爸笑着说,那就去,哈哈。

随后几天爸爸陪着我们开始游山玩水,并且边走边给我们讲解这些山水好在何处,三姐和我很感兴趣,二姐则对每个景点买些什么东西感兴趣,比如发卡,比如丝带,比如小装饰,爸爸都会给她买,而三姐和我一样如果景区有卖书的,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书,爸爸也很开心。

甚至有些寺庙赠送的佛经我也一样拿来看看,虽然有些看不懂。但是拿到佛经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似乎被震颤了一下。

“这孩子,这么小就能读懂佛经啊!”爸爸感慨。

妈妈则用手直接把佛经从我手里抢过去,“小孩子怎么能读这个东西呢。”

“为什么呀,我为什么不能看呢?”

“我养你,是让你学习的,不是让你看闲书的。”

我很无语,但是我只能尊重妈妈的做法。虽然我心里想说,你们小时候就没看过闲书吗?但是我知道哪句话出口,意味着什么。

我想前世我与佛有缘,今生也应该是一样,但是有时候眼前事让我只能安于现状,因为你想的很快,但是现实节奏很慢,你只能依照着做。人生就像艺术,想得快,可是一步一步来,于是你开始痛苦,没有痛苦就没有人生。

这个暑假结束的时候,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但是我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离开的,何止不愿意离开,我就想在这里生活下去。但是我又觉得不能让妈妈难过。

回到家中,我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虽然我的脑子里有很多书,但是它们就像沉睡的原始动物一样,需要唤醒。一旦唤醒,我想我一切就会更加熟悉。

在学校,我是不怎么听课的,因为我听不下去,课本一发下来,我翻过一遍就可以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了,而且老师讲的东西我似乎都知道,并且一考试我就考得很好,这很好就是第一名了,所以当我把目光望向窗外的时候,我被蓝天白云吸引,被鸟语花香吸引,生活在乡下最好的莫过于此。我前世的记忆在这里被唤醒了好多,那么我似乎就开始利用这个做自己的事了。

我就学会了逃学,我会拿着妈妈给我准备的漂亮的书包到山里面采野花,到溪水里捉鱼虾,听水牛哞哞叫,听画眉鸟在枝头歌唱,而当放学的时候我会在路口问同学今天的作业,回家后认真的去做。但是好景不长,因为长时间的这样,没有不被知道的,而且一旦知道,大人们就流露出一种愤怒,那种愤怒会把小孩子吓坏的。

老师对妈妈说我在校表现的时候既生气又感慨。

”您的孩子很有天赋,但是这样下去,我这个班主任也很难做。我都不知道她的作业是怎么做出来的。”

母亲是亲眼看着我把作业做完的,所以这一点跟老师发生了争执。

最后妈妈决定,如果我在逃课,就不再让我读书。让我回家放牛,喂猪。

当晚,我给母亲认了错,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一句话,“看你表现。”

我向母亲做了保证,答应母亲一点好好念书。

所以第二天,我像别的孩子一样开始读书了。虽然我在听课,但是我的脑子里都是一些成人的想法,感觉自己就像西藏的转世活佛一样,对前世今生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我又必须保持沉默,不然就会被批评,对玩的东西似乎一夜之间被风吹得干干净净。

我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好孩子了,老师又说我不够活泼了,但是我不想再取悦他们了,我只想做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就是沉默。

窗外的鸟鸣声,白云蓝天不再吸引我了,因为我感觉自己要走向前面了。而在内心深处,我想的是能快些长大,去那座熟悉的城市,去见我生命中的爱人。

我要去见她,就算隔着千山万水我也要去见她。而她又在干什么呢,那次的相逢,她会记在心上吗?反正我是不快乐了,虽然我知道眼前的一切使我长大必须经历的,但是我多么想迅速跨过这一过程,直接长大。

我的快乐日子只有到了周末才有,我会随着几个比我大的男孩子去捉鱼,去野地里乱跑,偷别人家的毛豆煮着吃或者烧着吃。有时候我们也会做一些有烹饪色彩的小吃,比如用粘泥把一块地瓜包住,然后放在火上烧,粘土干的时候,地瓜就烧熟了。

或者挖一个小坑,把地瓜放进去,把干土块烧红,直接放进小坑,用脚踏碎,第二天就可以吃上鲜美的地瓜了。但是这样的勾当一旦被捉,我们只好束手就擒了,有时候也会逃跑,但是都是乡里乡亲,谁能不认识谁,谁能没见过谁,而且我们的脸很好的遗传了父母,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当然在村里还有一个人对我的影响也许是一生的,这个人就是姐姐的追慕者,他们俩也算是青梅竹马,因为爸妈常年在外,姐姐在家照顾二姐三姐很是辛苦,这个小伙子名字叫龙军,常常帮姐姐的忙,姐姐对他也很好,龙军的成绩也很好,可是初中毕业的时候龙军就辍学了,不愿意读书,因为姐姐要进城读高中,家里的两个姐姐没人照顾,龙军就时不时帮帮她们,大姐很是感激,她希望龙军哥哥接着读书,可是龙军却没有再读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