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木秀于林

朝堂之上,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之人。

此时,刑部侍郎季永昌出口讽刺道:“为官岂可如此糊涂?我等沐浴圣恩,时时刻刻忧心家国社稷,何时敢如此荒谬为官?如果人人都像陈大人这样糊涂下去,我大燕怕是危矣!”

工部侍郎吕奉之亦冷声道:“在朝为臣者,不说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至少也要兢兢业业,思君思国思社稷。否则这官做来何用?”

军机大臣方崇祯亦上前一步道:“禀陛下,微臣前几日得报,我国西部边境与韩国接壤处,哈尔哈赤高原北侧,疑似有大量兵马集结,意图不明!”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果然被姜寻鱼不幸言中,楚韩二国果然有想法,而且已有行动。

陈一登面如死灰,此话一出,可谓判了他个死刑,再无翻身希望!

群臣皆窃窃私语,只有当危险降临,人们才是真切体会到恐惧。

如果燕国被攻占,被金周楚韩四国瓜分一空,那他们这些大臣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本事让人家看中可以有机会做降臣的。

有些大臣已经面露忧虑,有些心惊胆战了。

实在是燕国无力同时抵挡四国几百万大军同时进攻啊,仅仅是兵力调遣就要捉襟见肘,物资供给粮草供给都无法满足,根本是必败无疑!

......

玉阶上,燕皇燕无极阴沉着脸看着下方窃窃私语的众臣。心头怒火中烧。暗骂一群废物,就这么一个消息就吓成了这样,真要是敌国集结来攻,自己怕是要小心别被这群蠢货给拽下龙椅开城献降了。

他这只是心头怒急胡思乱想而已。

大司马罗登云察言观色,见到陛下脸色难看,又看了看交头接耳的众臣,心下凛然。

可别惹怒了陛下,到时候在场的都得倒霉。

瞪了一眼刚才禀报军情的方崇祯。

大司马罗登云亲自上前禀报道:“启禀陛下,微臣近日得报,南方金周二国前线目前暂无动静。”

......

群臣目露疑惑,暂无动静?莫非姜寻鱼的分析有错?

众臣皆看向姜寻鱼,陈一登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翻盘的希望。

工部侍郎吕奉之疑惑道:“莫非姜公子的分析有误?并非金周二国奇谋联合楚韩围攻我燕国?”

大司马罗登云摇摇头:“姜公子料事如神,在发现端倪之后,遵陛下旨意,军部派遣了斥候抵近金周二国前线观察,当时二国就有所异动。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打消了金周二国的图谋。故而现在偃旗息鼓了。”

群臣疑惑,发生了一件事?是何事?

大司马罗登云向陛下拱手道:“陛下圣明,在发现端倪之后,陛下即刻派遣使臣前往楚韩二国游说,只言片语,就打消了楚韩二国的念头。楚韩二国偃旗息鼓了,金周二国的图谋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此言一出,群臣惊奇,陛下派遣了什么使臣?竟然只言片语就说服了楚韩二国?是利益相许吗?

摇了摇头,燕皇燕无极朗声道:“罗爱卿,无须为朕揽功。此谋乃是姜大人之子,也就是寻鱼所献。朕只是照样执行罢了。”

他身为帝王,这样的功劳他还不至于抢过来。

“是。”大司马罗登云躬身退下。

......

派遣使臣出使楚韩是姜寻鱼所谋?

这回众臣心里不得不钦佩了,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办到的。

几国合谋发动战争,竟被一黄口孺儿击破。想想就不可思议啊。

......

“陛下,臣有事启奏。”户部尚书徐尚德突然站了出来。

众臣皆惊,六部尚书居然亲自站了出来。这可是少见的很。不知道尚书大人有何事启奏。

“讲。”燕无极威严一声。

“启禀陛下,吏部侍郎陈一登德不配位,尸位素餐。臣请陛下下旨,将陈一登降为吏部康金司执笔,罚其三年俸禄,以作惩戒,以观后效。”户部尚书徐尚德拱手道。

闻听此言,大司空赵伯礼两眼微闭,是他让户部尚书徐尚德进言的。

他必须先下手为强,他出手,还有分寸,不至于把陈一登置于死地。

要是让大司徒姜冲出手了,那陈一登这条命就不好说了。

......

其实是赵伯礼想多了,这个时候姜冲生怕自己动作太大惹人非议,他根本都没想过要动陈一登,只打算顺其自然罢了。

儿子姜寻鱼这次露的脸够大的,直接在文武百官面前,金銮殿上,大展才华,激辩朝堂,将一三品大员驳斥的哑口无言,甚至连帽子都要没了。

针砭时弊,对时局的把握,对各国的竞合之势,可以说都有颇为深刻的见解。

这种事情如果传到敌国耳朵里,恐怕敌国日思夜想都要除掉自己儿子。

幸亏姜寻鱼这次没有再显露其军事上的才华,后来听大司马罗登云反复跟自己唠叨过,自己这个儿子在军事方面的才华确实非常惊人,连久经战场的燕国军神罗登云都赞不绝口,总是旁敲侧击让自己劝儿子随他罗登云从军学习带兵打仗。

......

玉阶上,燕皇燕无极抬抬手。张口说道:“听旨。”

“陈一登尸位素餐,贪赃枉法,荒昧无知,德不配位,着,立即免去其吏部侍郎之职,贬为明镜司副执笔,扣除其三年俸禄,以观后效!”

“遵旨!”群臣高呼。

“臣,陈一登,叩谢隆恩。”陈一登面露惨然,缓缓跪倒。

大司空赵伯礼微微叹气。

徐尚德亲自出马,欲让陈一登保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提议将其贬为颇有实权的康金司执笔。

可陛下好像不认同这个惩罚,直接贬为了明镜司副执笔。

康金司执笔主管燕国境内各种矿石开采。可以说是个油水颇丰的衙门。

可明镜司是什么地方?明镜司是挂靠在工部下面的清水衙门,主管农民的农药种子的考核工作,明镜司名字好听,实则从衙门门口到衙门里面,无不散发着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

更别说是个副执笔,这种衙门,执笔都没多大实权,更别提副执笔了。

唉,赵伯礼叹了口气。这个陈一登以后怕是要放弃了。

......

群臣亦有兔死狐悲之感。

之前还是堂堂三品大员,贵为吏部侍郎。一转眼就跌落云端,成了专门跟农民打交道的小官一个。

自古君王心思多叵测,伴君如伴虎啊。

......

证实了姜寻鱼的猜测是正确的,敌国确实曾策划了针对大燕的进攻。

剩下的也没人再去追究了。

大司空赵伯礼也暂时偃旗息鼓了。已经损失了一个吏部侍郎了,不能再有折损了。

自己下边的吏部尚书本就是大司徒姜冲的人,两个吏部侍郎其中之一也是姜冲的人,好不容易拉拢了一个陈一登,就如此轻易地折了进去,再有损失,他可赔不起了。

下朝后,他要立即召集手下商议,这个吏部侍郎的位置他是势在必得。

......

下朝后,众臣鱼贯而出乾坤殿。

大司空赵伯礼先行,大司徒姜冲次之,大司马罗登云紧随其后。

姜寻鱼也跟着走了出来。

走下台阶,大司徒姜冲正欲携子拜别大司马罗登云,忽然一个太监走来。对着大司徒姜冲行礼道:“司徒大人,姜公子。陛下御书房有请。”

......

姜冲讶异,陛下有事召见?没在朝堂上说却去御书房说?姜冲皱了皱眉,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姜寻鱼亦有此猜测。

大司马罗登云眼神复杂,看了看姜寻鱼,向着姜冲拱手道别:“姜大人,既如此,罗某就先走一步了。”

姜冲立刻还礼:“罗大人慢走。”

姜寻鱼亦拱手:“罗大人慢走。”

罗登云点点头,转身离去。

......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然后随着太监向御书房走去。

燕无极究竟有何事启奏找他们呢?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