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用工用同乡,用命用同党!(求收藏,求鲜花)

“回老板,如今港岛的社团主要是以潮汕帮,东莞帮,广府帮,沪字帮,福建帮,三合会,青帮,和盛和为主,有大小社团一两百个之多。”

“其中势力最大,人数最多的是潮汕帮。”

“根据我们调查,这些社团的背后,都有地方商会支持。”

“不仅社团如此,港岛警队中同样如此,很多华人探长背后,都是商会支持的。”

“比如说九龙的警队探长刘福,便是东莞商会在警队的代表,东莞帮和很多东字头的社团,也是东莞商会里的老板扶持,维多利亚港码头就是东莞帮的地盘。”

“而油尖旺区的探长曾少珂,军装警长陈立皆是潮汕人,街道的黑色生意也都是由潮汕社团潮义勇管理,可以说油麻地就是潮汕人的地盘。”

“东莞帮如此,潮汕帮同样如此,其他大小社团也是如此。”

“在港岛,有超过二十万人加入社团,尤其是底层的工人,苦力,黄包车夫等,基本上全都是社团人员。”

“当然他们并不是社团的打手,仅是在社团中挂名,加入社团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工作,避免剥削,寻求庇护。”

“就像是东莞帮控制的码头,码头上的劳工基本上都是东莞帮成员。”

“因为非成员不可能在东莞帮的码头工作,就算是新来的也会逐渐被吸纳,否则就得被抽走一半的酬劳,这叫作抽水,不甘愿就会被逐出,打死。

“在东莞帮码头,东莞帮的成员按照地位高低依次分为红棍、打仔、筹佬和劳工。”

“如果不是大规模的血并占地盘,筹佬和劳工们是不会参与斗殴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工作更重要的,因为只有工作才能够养活家人。”

“最后,码头上的东莞帮红棍等高层人员,表面上的收入薪水跟劳工们差不多,只是平时的工作会轻松一些。”

“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还是外快,比如开赌档,放高利贷等。”

赵华强着重讲述了东莞帮的情况。

不是因为东莞帮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东莞帮占据着港岛大部分码头。

无论做什么生意,只要涉及到航运和外贸,都绕不开东莞帮。

反观其他社团,虽然也有控制一些地盘和生意,但重要性肯定不如东莞帮掌控的码头。

王鸿煊听着赵华强汇报,不由点了点头。

都说港岛的社团有多么猖狂。

但很少有人知晓,社团仅是商会的打手罢了。

商会一边在警队中扶持自己人上位,一边则是在暗中培养社团,让警队和社团相互制衡,借此来保证此二者不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用工用同乡,用命用同党的年代。

普通人想找工作,就必须加入社团。

因为只有同乡社团,才能在背后商会那里获得工作的机会。

而警队的警察想要上位,就必须向商会交纳投名状,否则人家凭什么支持你上位?

然而一旦有了把柄落在商会老板们手中,再想脱离他们的掌控就难了。

这也是王鸿煊感慨不已。

前世的时候。

他看那些港岛大亨传记,看的是旧时代港岛的纸醉金迷和无限机会。

如今再回忆那些港岛大亨传记,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字里行间,看到的只有‘吃人’两个字。

谁要觉得这个时代的港岛靠一点创意,或者钱财技术就能发财,那才是一个笑话。

不加入商会,没有一定的关系背景。

你若没有赚到钱就罢了,真要赚到了钱,那些社团和商会老板就会像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闻风而来,将你撕成粉碎,血染商海。

至于赵华强最后说的,东莞帮码头红棍手里没钱,表面的薪水跟劳工差不多?

这点也并非不能理解。

毕竟这个年代的港岛社团,更多是同乡团结在一起自保,寻求工作机会。

社团大佬们并没有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威风有钱,也是几十年后大佬坐豪车,住豪宅,小弟在外边拼命的摸样。

这年代的港岛社团大佬,就是要能出头,能为兄弟们扛事,收入薪水还不能比下面小弟高太多。

否则,同乡同社团的兄弟们做苦力干到尿血,每个月都只能勉强糊口。

你这个大佬坐在椅子上吹风,还拿高薪。

信不信,兄弟们会把你给斩死啊!

当然,脑子灵活的大佬也会赚些外快,比如黄赌毒,放高利贷等。

这些都是大佬们的私人生意,赚的钱也是属于社团大佬自己,并不需要跟社团兄弟们平分。

所以这些社团大佬们真要能够混到七八十年代,日子也不会过的太差。

“如今港岛宁波商会的会长是谁?”

王鸿煊突然询问道。

想要在港岛发展,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

浙江奉化属于宁波,所以按照地域来划分,他也是天然的宁波帮。

宁波帮,泛指旧属宁波府的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老六县的旅居外地的宁波商人和企业家。

它是国内近代最大的商帮,传统的“十大商帮”之一,为龙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让早期的宁波帮商人看到了新的商务契机。

他们在金融、贸易、航运、制造等行业崭露头角,并由此创造了百余个龙国“第一”。

第一艘商业轮船、第一家机器轧花厂、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第一批保险公司、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证交所、第一家信托公司、第一家味精厂、第一家灯泡厂……

宁波商人足迹几乎遍履天下,以“无宁不成市”而闻名遐迩。

有孙先生曾如此评价“宁波帮”:“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甬人,指的就是宁波商人。

他们对清末上海、天津、武汉的崛起和二战后香港的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其中不乏世界级的工商巨子。

如后世港岛大亨中的包船王,邵大亨,董船王等,都是宁波籍商人的代表。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得事情了。

就目前的港岛而言,宁波籍商人并不多,因为宁波帮可是蒋委员长的最大支持者,在果党败退台湾前,他们的基本盘还在国内的重庆和上海。

直到1949年果党败退弯弯后,才会有大量的宁波帮商人举家迁移到港岛来。

如后世的世界船王包玉刚,便是那个时候来港岛的。

如今嘛!

港岛的宁波帮商人势力,却是远远比不上潮汕帮。

甚至都连福建帮都有所不如。

只能算是港岛华商中的二流商会。

听到王鸿煊询问。

赵华强几乎毫不思索的便回答道:“回老板,是华人船王董郑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