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抢来的

第134章抢来的

白凤青身后五十步远的地方,车马行掌柜的正带着王娟看马车,不知说了些什么,让王娟眉开眼笑的钻进马车里头。

白凤青这边如愿买了货车和马,张达赶车,白凤青坐在货车里一路回家。

转天,白云谏带着白七月念私塾,张达赶着一车的西瓜到镇上,就在月桥边上靠着路边停下。

“卖西瓜,卖西瓜,十文钱一斤。”

白凤青拿着称坐在车边招呼,人来人往,倒是有不少人看着,可是看着白凤青的眼神就像是看着傻子一样,根本就没人上前来。

白凤青喊了一会儿自己有些渴,拎起西瓜刀就切了一个略小些的西瓜,这西瓜已经熟透,刀锋才刚刚嵌入表皮,西瓜便炸开一道裂缝,声音好听的很。

白凤青将西瓜切成小块,自己和张达就坐在路边,守着西瓜摊吃瓜,这回路边的人倒是都好奇的上前来。

“丫头,你这瓜咋熟的这么快,这还有一个月才到时节呢!”

说话的这人是一个中年妇女,看着白凤青手里的西瓜很是眼馋。

“婶子,我家这西瓜种的早,又照看的精心,这不早早的就熟了,您要是不放心,就把西瓜劈开来再上称。”

白凤青将西瓜皮丢到货车的边缘,这个中年妇女一听立马答应下来。

“好好好,就你已经切开来的这一半,我要了。”

白凤青手脚麻利的上称,半个西瓜足足六斤半。

“今儿个我开张,这斤数给您高高的,十文钱一斤,六斤半,您一共给六十文就得了。”

白凤青笑眯眯的,这妇人连连点头,掏了六十文就抱着西瓜回家去。

这有了头一个,就有第二个,每一个西瓜都是劈开来卖的,一上午,整整一车的西瓜,如今也只剩下两三个个头不大的。

白凤青喜滋滋的掂量着钱袋子,细细算下来,赚了得有七八两银子,眼看着要吃午饭,街上的人越来越少。

“张达,咱们也回家吃饭。”

白凤青乐呵呵的上了车,可马车还没有挪动呢,白凤青的面前出现了一个让她心生厌烦的身影。

“白姑娘这是急着干什么去啊?”

青衣手持扇子,站在车边上,张达要赶车的动作停下来,看着青衣的目光有些复杂。

“张达,走了!”

白凤青不理会青衣,张达应了一声连忙去牵马,青衣猛地收起扇子,从白凤青的身边捞走一个西瓜,捧在手里拍了拍。

“白姑娘你这西瓜都熟透了,送我一个可好?”

青衣将西瓜抱在怀里,根本就没有掏钱的意思,只是满脸坏笑的看着白凤青。

“不好,我这西瓜十文钱一斤,给钱。”

白凤青眉头微蹙,可是在大街上,白凤青也不好做什么,看着青衣笑成这样就知道他是打定了主意自己不会在这里对他做什么。

青衣装模作样的在怀里掏了一下,脸上的坏笑只增不减。

“哎呦!抱歉了白姑娘,我今天出门匆忙,身上没带着银子,回头我再把银子给姑娘送到家里去。”

青衣眉头微微一挑,看着白凤青生气又不能奈何自己,青衣心里越发的高兴。

“不必,我就当是喂狗了,张达,你等什么呢,还不赶紧走!”

白凤青本来挺高兴的,这会儿好心情全都青衣抢了一个西瓜给毁了。

张达听到白凤青带着怒火的声音,连忙赶车。

青衣看着白凤青的背影,喜滋滋的抱着西瓜回到点心铺子里。

“福伯,来吃西瓜了!”

青衣笑的很爽快,西瓜放下的时候稍重了一点,西瓜上瞬间裂开一道缝,青衣眉头一挑,顺着裂缝掰开西瓜,很是满意。

“主子,这时节怎么会有西瓜呢!您哪来的?”

一直跟在青衣身边的中年男人满脸谨慎,青衣的笑容微微沉敛,眼中闪烁着恶趣味。

“抢来的!”

张达赶着马车回家,一路上白凤青一句话都没说,进了家门脸色也不太好看。

“达子,姑娘这是咋了?从没见过姑娘生气啊!”

桂七拉着张达悄悄的在一旁说话,两个丫鬟瞧着白凤青的脸色不好看,谁都没有上前去,赶紧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来,全都躲进厨房里去。

“没啥事儿!就是碰见一个无赖,拿了西瓜不给银子,还被那人给跑了,姑娘正生气呢!”

张达从前就是赶车的,很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搪塞过去就算了。

傍晚白云谏带着白七月从私塾里回来,进了屋就急忙忙的打开书箱。

“阿青,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白云谏书箱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小半个猪肘,白云谏献宝一样拿给白凤青。

“上次不是给了先生一锅红烧肉嘛!今日先生自己炖了东坡肉,分给我这些,我特意带回给你。”

白云谏说完白七月撅着嘴,很不高兴的样子。

“姐姐,哥哥偏心,他自己不吃,也不许我吃,哼!”

白七月的眼睛都要掉在这块肉上,小孩子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

“好啦七月,一会儿吃晚饭的时候一块吃,绝对不会亏待你这个小馋猫的。”

白凤青看着这小半块凉肘子,心里暖和和的,一顿晚饭吃的和气又温馨。

就在白云谏白凤青一家子吃的开心的时候,主屋这边热闹的很。

白老太坐在桌前,白忠厚和林氏站在白老太的身后,白老太面前坐着的正是王老爷,王娟的父亲。

“今天我来,是想替我家小女寻觅一桩合心意的婚事,听说你白家的儿郎白云谏如今已经是秀才,还没有正妻,我打算将我家女儿嫁给白云谏,先来问问你们长辈的意思。”

王老爷说罢,白老太并没有太当回事,白云谏如今可是秀才,整个镇上除却私塾的先生,官府的大人颇有学问,也就只有白云谏这么一个身负功名的。

“不知道您是那一家门户,家在哪里,我家孩子就算是要娶妻,也得知道姑娘的家世。”

白老太看着王老爷穿的还不错,心里头正想着捞点儿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