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贾大人借人

赵年才只认识何夫人和黄千洛,其他五位夫人都没见过。

众人起身想向他行礼,赵年才一抬手免了:“你们继续玩。”

孙英这桌正好有人推牌了。

趁着这个空档,孙英开始挨着介绍人。

最外面那一桌的是布匹商家的钱夫人,钱庄家的金夫人,船商家的江夫人,张员外家的张夫人。

不得了,这群人坐一块儿,直接垄断了立恒县的经济。

和孙英一桌的除了黄千洛和何夫人,另外一个就是主簿家的沈夫人。

这一桌垄断了政权。

赵年才真想当场竖个大拇指。

牛!

孙英的人脉比他都广,难怪说女生之间的友谊很简单,两副麻将就凑齐这么多人。

“你咋这么早就回来了?”孙英问。

“关大人走了,兵器司休息半日,我就回来了。”说是半日,他去赵景月店铺耽误了时间,这会儿也快到晚上吃饭的时间了。

其他夫人见赵年才回来了,便纷纷说要回去了。

也确实到了时间了。

孙英招呼着将众人送出去,喊着下回再来玩。

诸位夫人一走,赵年才立马开始调侃:“可以啊媳妇!这县里的达官贵人都被你认识完了。”

“哎呀,都是何夫人人脉广,我就提供个场子。”

“呐。”赵年才伸手递过去十两银子。guqi.org 流星小说网

“这什么?”孙英嘴上问着,手上已经将银子接了过去。

“赏银,刚刚带关大人去吃饭,给了闺女十两。”

赏银一共是五十两,赵年才拿了二十两,剩下的三十两便分给兵器司的兄弟们了。

赵年才是吃了回来的,便说晚上不吃了,他去泡个澡直接睡觉。

孙英便也没拦着,累了这么多日,是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关正行今日走得急,连齐县令都是事后才知道的,没想到第二日这消息就传到府城去了。

下午,贾大人携夫人来了。

贾夫人留在了宅子里,孙英差了人去喊何夫人和黄千洛,又凑齐了一桌麻将。

贾大人便去兵器司找赵年才了。

“贾大人怎的来了?关大人昨日已经走了。”赵年才招呼道。

贾大人就是等关正行走才来的。

离秋收只有两个多月了,贾大人去年从赵年才这儿薅来的打谷机还没得到改进。

都快一年了。

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是因为战事耽误了许久,之后农桑司的人又被赵年才借走了不少。

如今关正行走了,他便打起了孙老二的主意。

去年那个打谷机是赵年才和孙老二一块研究出来的,对于打谷机的内部构造,除了赵年才,就只有孙老二最清楚了。

可是孙老二如今在兵器司可算是木匠的头,倒不是他水平多高,而是他懂赵年才在想什么。

往往一个眼神,他就体会到了赵年才要表达的意思。

还得是自家人配合起来顺手。

赵年才也是不太想放孙老二走的。

孙老二也没想到,他有一天能被人这么争来抢去的。

不过您二位在抢的时候,能否提一句加工钱的事儿呢?

当然,他在一旁听着是不敢插话的。

“我就借三个月,过了秋收的日子就将人还给你。”

秋收过后,这打谷机推广开,初见成效就得上报给当今皇上,将打谷机送到京城的农桑司去了。

年前因为先皇卧病在床,这事儿耽搁了,兵器司的少司便做主让贾大人先做出成效再说。

结果这时间溜得极快,又快秋收了。

时间紧任务重,否则贾大人也不会来找赵年才借人了。

赵年才仔细想了想。

接下来他的任务在造手雷上,火炮的推车改进还不算太急,孙老二过去的话,也不会太耽误进程。

他是同意了,但还是转头看向孙老二:“孙二哥,你去不?”

孙老二心想他有拒绝的权利吗?

他只能说:“听贾大人安排。”

这样一来,孙老二便被贾大人接走了。

又是一月。

日子过得忙碌而又充实,赵年才的手雷也步入了正轨,而他却不知,皇上的一道口谕正在朝他而来。

五日前,关正行回到了京都。

连弩的事儿关正行在刚来立恒县之时便已经上奏禀报皇上了。

连弩虽说改进合理,也算是新奇,却不足以引起昭明帝的注意。

但这回,关正行带回的手铳就不同了。

昭明帝彼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关正行被人引进了御书房。

一来他便将手铳递了上去。

他记得赵年才讲的这手铳的用法,又转述给了昭明帝。

昭明帝看了两眼,询问:“这手铳是谁造的。”

关正行从立恒县一回来便递上来手铳,明眼人都知道这手铳是在哪儿造的。

关正行是个聪明人,这个功劳他不揽,而是通通推给了赵年才。

这个行为倒是让昭明帝意外。

昭明帝盯着桌上的手铳,倒是想试试。

只是眼下在御书房不便,等之后再找机会吧。

他先是赏赐了关正行,随后又清理了外人,独留关正行一人。

“赵年才这人怎么样?”

“聪明,这手铳的改进,几乎都是他提议的。”关正行毫不吝啬地夸赞。

昭明帝想起了周将军对赵年才的夸奖:“勇猛,当日救臣时,他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如是只为了博得臣的好感,绝不会一副毫不怕死的模样。”

赵年才那是穿了防刺服,知道那人的剑刺不透他,否则他哪里会冲上去。

但别人却不知。

外人对赵年才的评价可算是有勇有谋,昭明帝倒想见识一番,看看真伪。

他有些质疑自己,当初没听周将军的建议,而是将赵年才放在了立恒县做一个兵器司总使,会不会有些屈才了?

“传朕口谕,赵年才速速进都城见朕!”

听闻这话的关正行松了口气。

在去立恒县之前,他打听了一番,得知赵年才算是救过周长永的命。

对于这种人,皇上定会另眼相对。

得亏他当时想通了,没有怎么为难赵年才,否则这人能得了赏识进京面圣,再当面参他一本,凭皇上对工部的印象,他可就得栽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