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

他们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很亲密,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违反礼节的举动出来,但想想以冷无为这样的人,他能对林三小姐没有意思吗?不过,最让臣佩服的是,冷无为年纪轻轻,城府却深的吓人,别看他整天笑笑嘻嘻的,可没准哪一天他会摆上一道,防不甚防。如果他回京了,太子不但没有助力,相反还多了一个非常大的阻碍,这一点八爷尽管放心。”

听他这么一说,三位皇子都笑了起来,对未来充满的相当大的憧憬和美好的幻想。

而此刻针对冷无为的话题也发生在皇宫里。

德武帝单独将吕贤招来,御书房外面看的很严,并且距离书房门口有一段的距离,就连王英这个侍侯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也守在了门外。

“吕爱卿,你可知道朕为什么把你找来?”德武帝微笑着说道,将手里奏折放了下来。

吕贤直言道:“臣不知,请圣上名示。”

德武帝将冷无为的密折抽了出来,让吕贤拿着,道:“你看看这,有什么意见,说说吧。”

吕贤打开看了看,一刹那眼睛就像定在上面,心跳的飞快,看完后合起来,道:“皇上,冷无为做这事情有没有请旨啊?一旦宁国查出是我大汉所为,那我大汉可就危om险了。”

德武帝略感失望,但想想也是,像吕贤这样的的将,看重的是沙场上的拼杀,对冷无为这样背后用计的做法,一时还无法接受,并且在他看来,什么重大的事情都需要请旨,这也是他本人最大的缺点,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否则他也不会卷入太子党里去,而且还搅的那么深。[网请点击广告支持我]

“冷无为虽没有请旨,但朕对他做法很赞同。大将军,你要知道,为将最良者,就是尽量减少己方的损失而取得胜利,冷无为的做法虽然不光明正大,但对大汉来说确实是良策。现在就算宁国察觉是我大汉所为,他们还有选择的权力吗?朕找你来不是和你谈这事情的,而是朕找你来是想问问你,今后我大汉何人可以担当三军统帅,你我毕竟都老了,你再过两年可就有六十了,领军打仗恐怕就不行了,朕必须考虑将来谁能担当重振大汉军威之人选啊。也好为将来的新君,撑住这片天。”

吕贤慌忙跪下,道:“老臣感谢圣上对臣的信任,如此重要之事与臣香谈,臣不甚惶恐。”说着磕头下去。

德武帝点点头,“你平身吧,有什么话就说吧。”

吕贤这段时间为储位之争搞的是焦头烂额,德武帝也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让他着实寒心,本来搞政治就并非他所长,圆滑也不是他的本性,随机应变更是他所缺的,虽然有时候可以耍个滑头什么的,但对复杂的局势里有时候却不能耍滑头,身为军机大臣,面对很多的迫不得已,让他着实苦恼,此刻皇上要和他谈军事,那可是他专长所在。

“皇上,臣以为,我大汉重军分五处,东南西北以及京城防卫等军队,在怎么多的军队里,论装备、兵马、战将勇猛、士气、整体战斗力,应数冷无为的西北军最为强悍,那可是我大汉重点培养的军队,也是唯一可以与宁国较之长短的军队。他的军队编制从南方军队直接划了过来,没有经过缩编的打扰,将知兵,兵信将,臣不瞒皇上,臣有不少部下在西北军里,他们给臣来信,现在的西北军的装备可以说全是银子堆起来的,战马都是最好的、最年轻骠悍的,军饷配给是朝廷供给的两倍,将士战斗力空前的{炫}高{书}涨{网},臣不知道冷无为是怎么弄这么多银子来整顿军备的,但从信上看来,这军队已经不再是当年皇上检阅的军队,并且还说现在的西北军比臣以前的岳家军还要强悍。他们都是清一色的骑兵,看样子冷无为和他的将军们是准备战于国门之外,与宁国在草原上较量一番,连兵器都是用最上乘的精铁所炼成,光在那里的铁匠就有上千名,臣实在不敢想象这军队有多大的战斗力,皇上让冷无为去整顿西北军,着实是知人之明。”吕贤眼中露出向往之色,这军队是他梦寐以求的军队,这些军队不光有作战经验,将领之强,更羡慕的就是那强盛的装备。

德武帝其实早有所闻,虽然他不怎么清楚冷无为怎么有那么多的银子搞装备,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能贯彻朕的旨意,而且干的漂亮,现在大汉最需要的就是强兵强将,他做到了。

吕贤接道:“反观其他军队,北方军队装备比较落后,而且将军们克扣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并且统帅之见矛盾重重,防卫尚可,如果主动出击的话,指挥上恐怕有太多的障碍,虽然郭家军、皇甫远的军队都已经解散,并且已经打乱,可那些将领都是他们调教出来的,就算同帅下领,如果没有郭将军和皇甫将军的同意,想来执行也要打折扣。东方军驻扎在辽北,虽有不少的兵马,可战斗力却是大汉中最差的,这些人几乎都没有经历过战争,都是新兵,守卫之力还缺乏,让他们阻挡一面恐怕就很难了。南方军,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能打的、能干的军士都被冷无为抽走了,现在留下的都是没有经过怎么战争的士兵。不过好在,这些人有不少是杨老将军和臣的旧部,打仗应该能抵上一阵子,不过皇上已经从南方军队抽出不少充实京城护卫两营,现在南方军现在只有三万,也只是负责看守南李的事情,大的作用已经不能起了,可以说南方军已经名存实亡了。至于京城的护卫军,总共有二十万,里面有不少臣的岳家军和杨家军,装备上应该是仅次于西北军,算是大汉第二精锐之军,但此军非必要是不能动的,毕竟他们的作用是负责京城安危。”

德武帝听了,点点头,感觉有些苦闷,站了起来,道:“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要选三军统帅,能调动的兵马也只有西北军三十万、北方军三十五万和东方军团十万,要选统帅也只能从这三方军里选是不是?”

吕贤摇了摇头,道:“不是三方,而只是一方。”

德武帝眼睛瞪的大大的,但立刻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能打仗的只要西北军,能起战场上主导作用的也只有西北军,如果三军统帅不是西北军的,那西北军的将士会怎么想,这些将军都是刺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们要闹起来的话,谁也镇不住啊,他们身上有击败南李和宁国的大军功,没有南方一战,南李不可能投降,没有西北一战,大汉的危局不可能这么容易解决,他们的军功在大汉五军来说,排在第一,声望也是排在第一。他们要是不服的话,三军统帅就是任命了,也调动不动他们呀。

反观,如果从西北军任命三军统帅,那无论是对任何人来说,他们都是有资格的、有声望的。其他军团里也不会说什么,也说不出什么来。因此这个人选只能是在一方里面选,选其他的都镇不住,那里的将领们都把眼睛放在头顶上,如果他们能安分听命,也就不会之前到南方军那里去了。

正文第一百九十三章

吕贤不愧是军方重臣,对大汉兵马熟悉,简直是了如指掌,他的细细分析,让德武帝心里有了个数,但到底选谁着实还想不出一个人出来。

“大将军,你说这西北军里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

吕贤想说又不好说,因为这个人选连他自己都不认可,可却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也是唯一能镇住西北军的人选。

德武帝看出他的意思,“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朕不会怪罪你的。”说着坐回位置上。

吕贤好象鼓起很大的勇气,道:“臣说的人选,虽然臣在心里还不能认可,可这几次战役来看,他确实还是有些能耐的,他就是陕安总督,冷无为。”

德武帝眼睛一愣,他倒不是没有想过冷无为,可这种想法只是想想,如果要拿大汉的安危去做赌注的话,着实有些犹豫啊。

“你说冷无为当三军统帅,你是怎么想的,这家伙能胜任吗?”

吕贤拱手道:“回皇上,为帅者,首先不但要懂得进行战略部署,而且还要能知机而变。根据战场上的需要不同,需要做出立刻的变动。其次,他还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当自己做对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再次,要有知人之明,并且还要能听下将军们的意见,犯了错误也要能立即改变过来。臣分析冷无为在南方和西北的两次战役,如果换成臣,臣绝对做不到像他那样的动作。

尤其是西北战役,宁国大军摆开阵势就是让冷无为率军将其击败,可冷无为居然没有出兵,依然按兵不动。这换成任何一位会打仗的将军,都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到手而来的战功,要知道冷无为当时身上可背有多大压力,北魏不断挑衅,宁国二十万逼向云州,皇上和朝廷的大臣们都翘首以待,换做任何一位求功心切的人都会下令开战,可冷无为却没有,他是在等,他在等最好的时机,他的目标不是城下五万大军,而是二十万和狼牙关,这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他却做到了,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这可以证明,他却有三军统帅之能。”

德武帝虽然看过西北战报,却从来没有听过如此详细的说解,砰然心动,试想自己如果是冷无为的话,面对五万大军甘心被击败时,自己恐怕早就下令了。当下笑笑道:“想不到你对冷无为的评价这么高,朕还以为你一直瞧不起冷无为呢。”

吕贤微笑道:“臣当初听到西北军细说当时战况的时候,臣感觉自己的打法已经跟不上了,冷无为作战看重的是敌军的后方,他能巧妙的将政治和军队联系起来,不动则矣,一动必中。还有,冷无为不看重名声,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比如打南李的时候,谁会料到他能突然发难,居然将剑南关都给攻下了,正因为剑南关被攻,南李才甘心放弃进攻,也才会有后来的投降。更让臣钦佩的是,在当时他大可以领军攻陷南李都城,可他却放弃了,面对如此轻而易举的大功劳,他都可以放弃,而且现在南李投降我们,正说明他的打算是对的,不费一兵一卒,不但把南李的版图加入我大汉版图中,而且还在周围国家中提高不少的威望,可以说是名利咱们都得了。这些都是臣想了很久却想出来的,臣看我大汉有如此人才,着实感到快慰,也为杨公有如此孙婿感到高兴。”

其实当初冷无为回京时,就把打算告诉过德武帝,当时德武帝虽能接受,可心里多少有些不甘,毕竟南李曾经欺人太甚。如今听到吕贤这么一解,立刻感觉冷无为不容易啊,当时他得多么克制自己,人什么都可以克制,唯一的名利心是难克制的,当一个人能把名利心克制,那就说明他对名利并不是很看重,也就不会因为名利而背叛。

德武帝哈哈大笑,本来是不准备任命冷无为为三军统帅的,可听吕贤这么一说,多少心里有些底了,“他不但略有将帅之才,还有,这西北军一直是跟着他的,他做三军统帅,他们不但不会反对,而且还以此为荣,你说朕说的对吗?”

吕贤躬身道:“皇上圣明,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西北军已经容不得他军之将骑在他们的头上了。”

德武帝点点头,道:“朕没有想到,当初让他带军作战,没有想到还真把他培养出来了。如果朕想任命他做九门提督,你怎么想?”眼睛盯着吕贤的脸色。

吕贤仿佛松了一口气,道:“臣认为冷无为非常适合,臣甘愿让贤。”自从他兼了九门提督之职后,大神小神都来了,自己成了各方争夺的棋子,左右不讨好,这差事他早就想扔了,尤其不久京城将会有一场动乱,他早想出去避避风头了。

德武帝微笑着点点头,今天话说的太多了,神情有些倦了,道:“既然你没有意见,那就这样定了。你跪安吧。”

吕贤突然跪下道:“皇上,臣想到西北去一趟,看看那西北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臣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亲眼见到我大汉有如此威武之师,所以臣有不情之请,希望皇上恩准。”

德武帝着实倦了,“等冷无为回来,你和他说吧,西北军的事情是他负责的,他同意朕就没有什么意见。”

“臣谢皇上。”说着吕贤站起来,退了出去。

当吕贤退出去后,王英走了进来,看见德武帝的脸色相当的不好,立刻慌了起来,“来人啊,快传太医……”

德武帝的眼前直发黑,突然晕了过去。

养心殿里。

屋子里挤满人人,从皇后到一般的妃子都跪在德武帝的床塌之前,各皇子也都在。

文忍是太子,身份高贵,离床最近,他哭道:“父皇,你怎么了,你不要吓儿臣啊,父皇,你快醒醒啊。”

神情最为焦急的文思和文真也上前爬了几步,文思哭道:“父皇,你快醒过来吧,大汉的江山还需要您来掌舵,您千万可不要有事啊!”文真泣不成声道:“父皇,您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操碎了心,费尽了神,您现在病倒了,是儿臣们的过错啊,父皇您快醒醒啊。”

一时之见,屋里的哭声惊天动地。

王太医劝阻道:“各位娘娘,各位皇子,您们让皇上好好的休息吧,皇上的病情只是太过劳累所致,很快就会醒过来。现在皇上最需要的是安静,各位娘娘,皇子您们还是先出去吧。”

文谔突然大声道:“王太医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看父皇也有错吗,我们要守在父皇身边,以免有不肖之人谋害父皇。”

“老十,不要说了。王太医说的有理,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