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桃林家中,孟小婉正听陈妈妈的回报。

赎回来的二十三人中,没有一个人是愿意自赎的,大约去西江投奔旧主的有十九个,这些人中间还有九个年轻的婢子,包括原来她房里的春燕和雪鹃都提出要去西江,不愿留在武陵。

陈妈妈此时说话也是极小心。

“春燕和雪鹃都说,之前负了大娘子,没面目在大娘子跟前伺候,再加上.....在...那等地方已经被人坏了身子,不敢脏了内院的地面,.....几家子人都决定去西江投老爷去。如今也只有老赵祖孙两个、原来管针线的齐婆子和夫人小厨房的钱婆子想留在张家做事。这老赵头已经六十了,不愿意带着孙子到外地去,而齐婆子还有一个被放出去的女儿嫁在了县城边上,她家女儿女婿原来愿意三年后付身钱赎她老娘走的,可齐婆子嫌给他们两口子添麻烦,可巧我们针线上也缺人,就留下了。而钱婆子是个寡妇,无儿无女的,不想死在外地,日后做个孤魂野鬼,只求大娘子让她在家里厨房帮忙。”

“原本按着我的合计,四个人也是刚好,”孟小婉合上了名册,“孟东是商队上的老人,夫君与我取了两百贯,叫他趁着府衙发卖宋家的那些牲口、车辆,尽好的买了来。再加上三百两的本钱,算是借与我娘家的。不说别处,就西江到武陵这条路,只需严太守到任巡阅使,这条商道就够我们这支商队受用了。让夫君赚了一车书籍字画的那个李书吏,夫君已经让五六叔暗地又送了三十贯去,届时父亲那边就可以联络这位李书吏,使其能照拂一二。”

说完,孟小婉笑着叹了口气。

“秋意渐浓,我给夫君做的秋裳已经忙活了这些天,才得了半件多,有了齐婆子的针线,我就轻省了许多。秦娘子那边,夫君一直有意让五六叔一家回桃湾看管那些房舍田亩,厨下的事也正好交给钱婆子去做。老赵头两祖孙,我也用得上,你原不知这个老赵头以前也是识字的,便是他孙儿赵平也识得许多字,今年也有十三岁了,正好给夫君当个书童,可不比三七这个粗心的要轻省得多?”

陈妈妈犹豫了一下:“三七与郎君情分不比常人,大娘子要另外选人在郎君身边,不知郎君那里会不会有话说?”

“这其实就是夫君的意思,”孟小婉起了身,来到了刚刚从桃湾搬来的三个黑梨木书架前,“叔公那里要办巡检所,定额是五十个弓手。许叔守着自己的书店,难得敢顶撞叔公一回,却是打死都不愿意去。所以,巡检所需要个自己人去看着,叔公就委了夫君选了三七去看着。”

陈妈妈吃了一惊,转而又笑。

“就三七那个毛躁性子,别弓手没带出来,却带出一群活土匪来。还有,三七年轻,可别被人看轻了。”

“那些弓手,届时都会从桃湾的张、黄两姓人中选,一个月也有几十斤粮食可领,加上叔公是张家的族长,还兼着里正,再就是夫君的名声,若是这样三七还压不住阵,”孟小婉忽然抚掌一笑,“夫君也告诫了他,若是这件事做不成,便让他寻个馆儿读书去!烦死这个猴儿。”

陈妈妈回完了话,就与孟小婉一起到了书房。

白鹭与白莺正忙得头晕,一堆堆的书稿字画放满了各个角落。一些被孟小婉鉴定出是真品的字画,白鹭与白莺各自取了一件,小心翼翼的用小刷子刷着手中书画在这些日子里沾染的灰尘。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