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雄英为皇太孙

“说得好!”

朱雄英话落,朱元璋就拍手叫好,接着便站起身,看向众人笑着道:“这些日子除了妹子病愈,咱高兴以外。”

“最让咱惊喜的就是雄英。”

说着,朱元璋向朱雄英招了招手,慈祥的说道:“来,大孙,到爷爷这儿来!”

朱雄英见此,赶忙走到朱元璋身边,恭敬地喊了声:“爷爷!”

“来!”

朱元璋疼爱的将朱雄英轻轻拉到跟前,搂着朱雄英温和的说道:“数日来教你的两位夫子,宋讷和吴沈。”

“日日都夸你学习好,懂礼貌。”

“甚至连文渊阁的邵质,都说你日日去那文渊阁查阅前朝旧档,调阅咱和你老子批阅过的奏疏劄子。”

“说你仁义爱民,心怀天下。”

“今日你对黄州府案子的处置,以及今夜的表现。”

“更让咱看到你,虽年幼,却处事公允,大公无私。”

说到这,朱元璋看向殿中诸人道:“咱在《皇明祖训》中曾言,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

“今日这名份就定下了。”

此话一出,大殿中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反应过来后,看向朱雄英的眼神都变了。

有敬畏,有艳羡,有嫉妒,有火热。

唯有太子妃吕氏,看向朱雄英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不可见的戾气。

“从今日起!”

朱元璋锐利的眼神扫向殿中诸人,朗声道:“朕的皇嫡长孙,皇太子嫡长子朱雄英为皇太孙。”

“待成年后再行加冕大典。”

闻言,殿中诸人赶忙起身,向着朱元璋叩首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太孙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

朱元璋笑着挥了挥手,然后命人在自己跟前加了张椅子,又向着殿中众人道:“继续!”

“大孙,坐!”

朱元璋拉着朱雄英坐到自己身边,然后很是高兴的看向李缮长和冯胜道:“我大孙如何?”

“皇太孙天资聪颖,人品贵重。”

李缮长同冯胜自然知晓朱元璋的脾性,当即便夸奖起了朱雄英来。

另外几人也在一旁笑眯眯的附和着。

朱元璋听得笑了笑,没应话。

而是盯着李缮长,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

“对了缮长,前些日子傅友德,沐英上书。”

“说云南诸夷,常常打不过时就投降,等大军撤回又反叛。”

“导致进出云南之路,时常因为打仗出现阻碍。”

“长此以往总是不行的,中枢可有妥缮的解决之法?”

“这个怕是有些麻烦!”

李缮长还没答话,冯胜在一旁说道:“主要问题不在诸夷反叛。”

“而是我军缺粮,很难在山野中维持长久的作战力。”

“之前魏国公在京之时,我等就云南之事做了个推演。”

“在缺粮的情况下,我军以守为攻是最好的办法。”

“哦?”

朱元璋听了看着冯胜道:“说来听听!”

冯胜答道:“陛下,以守为攻可于赤水、毕节、七星关各置一卫。”

“还可在黑张以南、瓦店以北置一卫,如此分守,则往来云南就畅通无阻了。”

朱元璋听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看向冯胜,李文忠道:“走,去乾清宫,具体给咱说说。”

“缮长,你留下替咱做陪。”

说着,也不管二人有没有吃饱,拉着二人就往乾清宫走。

朱雄英见了,二话没说迈起小短腿也跟了上去。

他现在内心里高兴得一必。

这样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孙了?

虽然还没有加冕,也没有参与朝政的权利。

但是名分有了。

日后做起事来就又有了一层保障。

而且该表现的时候就得表现,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位置更加稳固。

朱元璋一走,大殿中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为何?

倒是李缮长。

见众人猜测不断,这才不疾不徐的站起身,向着众人拱手道:“陛下想到了云南的一些事情,现在有了解决之法,同两位国公商量去了,我们继续。”

云南之事?

另一桌的太子朱标和秦、晋、燕、周四王听了相视一眼后,也站起了身。

他们先是去向马皇后说了几句话,就匆匆离开了西宫,向着乾清宫走去。

......

乾清宫正殿内。

值守的太监刚刚将一张巨大的云南地图挂起来。

皇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就在朱雄英后,走了进来。

同冯胜,李文忠站在地图前的朱元璋,看着进来的几个儿子。

笑骂道:“几个臭小子,老子还没派人去叫了,你们倒是自己跟来了。”

“行吧,都来听听。”

“听听咱们大明朝的元勋们,是如何分析和处置云南局势的。”

“诺!”

说完,朱元璋看着自己喜爱的大孙子也跟来了,脸上的笑容更甚。

向着朱雄英招了招手道:“来,大孙,到爷爷这儿来。”

朱雄英听得,笑眯眯的跑到了朱元璋的身边,并在心里面,自己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

表现不错,加十分。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