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要钱的和尚与乱语的老道求推荐票、

车子出双亭县城,沿着县道往西南方向行进,直奔二道岭。

老龙山紧靠双亭县东北盘踞,二道岭所在的天王山则像个身穿绿甲的武士,远远的矗立在双亭县西南。

二者并非毫无联系,龙池河水绕老龙山而走,缓缓流向天王山下的福禄河,并继续向前,与子午岭东侧沮水河汇流,最后流入洛河。

天王山距离双亭县不算远,但由于路况不好,将近中午才到。

山路崎岖狭窄,不好停车。

李剑说地图显示,前面不远就是二道岭镇,提议去镇里找个地方停车,顺便吃顿饭,而后徒步上二道岭。

吴学道表示赞同。

两人不定在山里转悠多久呢,还是把车停在镇里好一些。

刚进镇子不远,就有家砂锅店。

二人也不挑食,直接停好车,进了店。

大中午的,店里人还真不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要好了东西,刚坐定,外边进来个老和尚。

一身灰色僧衣,后边背着行李,拄着烂木拐杖,找了个空桌就坐了下来。

看其装束和风尘仆仆的样子,应该是个苦行僧。

老和尚要了个豆腐锅,两张饼,不顾店里人怪异好奇的目光,直接盘腿打起坐来。

店家许是为了让老和尚赶紧吃完赶紧走,豆腐锅和饼上的非常快。

老和尚吃的也不慢,吴学道这边刚上来,人家正好吃完。

店家边收拾碗筷,边笑着道:“老先生吃完了?一共十三块。”

老和尚行了一礼,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递了过去就想走。

店家脸色一黑,直接拦在前面,说道:“老先生您听错了,是十三,不是十块。”

说着用手比量了十和三。

老和尚却伸手一指,道:“剩下的钱,这位替我给了。”

被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吴学道。

吴学道就坐在老和尚旁边,刚才好奇就往这边看了看,没想到被人赖上了。

店家不悦的说道:“你吃的饭,我跟人家要什么钱?要不着啊!”

老和尚摇摇头:“要得着,要得着。这位施主,是个极大方的主,你别说跟他要三块,要三十他都愿意给。人家早上捡了不少钱,不差我这几张饼钱。”

吴学道听得目瞪口呆,这位不会真的能掐会算吧?

老和尚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只听和尚冲他行了一礼:“有道是有舍必有得,舍得三块三,下午好上山。”

店主觉得莫名其妙,刚想说什么。

吴学道拜拜手,直接说道:“好,借老先生吉言,剩下的钱我给了。”

和尚笑而不语,背起行囊走了,看方向正是天王山。

吴学道二人吃完饭,多给了店主点钱,说把车停这,也启程赶往天王山。

上山途中,吴学道与李剑不时向四周打量,想看看哪里有人家或寺庙。

可惜两侧山林太过茂密,视野严重受阻,根本望不出去多远。

两人都觉得爬上山梁,或走到树少的地方,或找找林中小路才有寻见人家的可能。

对于路程,开车的时候还没太大感觉,一旦步行,感觉就太强烈了。

明明记得就是个小坡,偏偏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走过三个坡,二人终于瞧见了一个小庙,就在沿小路下行拐过两个弯的半山腰。

小庙远看只有三间房,破铁大门东倒西歪,院里有棵老树,袅袅炊烟正从偏房上升起,明显住着人,有人正在生火。

吴学道心中一喜,快步向小庙走去。

下坡走着不累,一会儿就到了。

“有人吗?”吴学道拍着铁门,大声喊道。

“谁啊?”一身形瘦弱,胡子斑白,道士模样大半的老头,走了出来,开口问道。

“旅游路过,想讨杯水喝,顺便上柱香。”

吴学道有些疑惑,外边看着明明是个庙,怎么里边住的却是道士?

现在佛道合一了?不可能啊。

老道点点头,面色平静的开了门,将二人让了进去,明显不太愿意说话。

吴学道忙开口道:“打扰道长清修,实在抱歉。”

老道蹦出一句“人常能清净,天地悉皆归”算是回答。

接着接着指着右侧的大殿,道:

“心诚就去拜拜,去去身上晦气。”

吴学道正无语呢,老道又抛出一句话:

“拜完来东屋,我刚烧了热水,喝口热茶。”

吴学道这才露出笑脸,道了声谢,朝右侧大殿走去。

李剑看老道有些神神叨叨的样子,小声问道:

“什么什么清净万物归,啥意思?”

“人常能清净,天地悉皆归。”吴学也不懂,但根据字面意思推测道:

“应该是说清净对修道很重要,别扰了人家清静,意思是让咱们喝口水就走。”

李剑点点头。

推开大殿木门,吴学道一愣。

外边看着是庙,里边供着的却是道家八仙。

八仙铜像不小,都一米五以上,看做工和品相,年代不近,最少也到清中期。

吴学道恭恭敬敬上香磕头,而后退了出来。

李剑进了大殿也很老实,态度甚至比吴学道还严肃。

东屋内很简陋,好在收拾的比较干净。

主要是东西不多,除了些做饭的家伙,就是三清画像、供桌等等。

老道眼神清亮,自顾自的品茶,不发一言。

吴学道也不知怎么开口,人家明显不想搭理他,也只干喝。

李剑见二人都不说话,也老实的坐着,闷头喝茶。

屋内除了木头燃烧的爆裂声,就是滋滋的喝水声,安静而又诡异。

吴学道不知道老道每天怎么在这过的。

想必就是早起拜三清八仙,而后念经打坐,烧茶喝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没有手机,没有网,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种日子怎么能过到现在,真的费解。

要是他,估计半天都呆不住。

“道长,听说最近有很多无主小庙被毁,就在这附近,您知道在哪么?我们想去看看。”

吴学道不想耗下去了,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也不绕弯直接说明来意。

老道依旧平静的喝着茶水,似乎什么也没听见。

吴学道心说你不是植物人吧?

等了半天,一句话也不说。

面对这种人,他也没辙,起身行了一礼,开门就想走。

这时,老道发话了,不过,听着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人常能清净,天地悉皆归”

要不是之前老道还说了两句别的,吴学道非得把这位当成疯子。

进门大半天,什么也没问着,吴学道大感郁闷。

也没办法,只能顺着山路继续走。

二人离开后。

老道回了卧房,从书柜夹层里抽出一幅画。

上边画着一座寺庙,庙里供着八仙和三清,有一青衣老道和二青年在炉边品茶,面容与眼前老者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年纪要轻一些。

“终于来了”老道喃喃自语:“弟子等到了。”

而后,将画毫不犹豫的扔进了炉中。

火光只一瞬,纸本就化为了灰烬。

两端檀香木的轴头被烧坏,从中掉出两个金色令牌,直直落进炉底。

老道的手迅捷如电,未眨眼的功夫,就把令牌拿在了眼前。

看了两眼,摇了摇头,将东西扔在了桌子上。

又机械般品起茶来,嘴中还是那句话:

“人常能清净,天地悉皆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