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佳视股份

丁贤对科技园的位置很满意。

但他要尽快落实。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批下来?”

丁贤催促说:“我准备投资新产品,如果地皮解决不了,找不到心仪的厂址,那我只能去澳门找地方。”

“澳门面积太小,缺少基建,也缺少人才,香江才是最适合你投资的城市!”

麦理浩立刻表态:“你明天派人到港府来,我让人给你专项审批,先把土地批给你,你先去给科技园区做规划。”

他让丁贤安心,然后才解释:“这件事拖到现在是有原因的,今年台岛在新竹也搞了一个科技园,他们在扶持发展高科行业,我派人去那边考察,想沿袭他们的模式,进行招商引资,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后,我发现两地环境不一样。”

香江是自由港,最适合发展旅游业与金融业,麦理浩考察后,认为新竹科技园的模式在香江发展不起来。

麦理浩就决定不浪费太多公共资源在大埔科技园上,他只用重点扶持华记一家企业就可以。

丁贤其实不需要港府能有多扶持,只要不使绊子已经足够。

当然如果麦理浩真心想要支持本埠企业发展,来与港府携手双赢,那丁贤也会尽量争取优待。

他听麦理浩痛快批下地皮,又试着游说:“台岛的新竹科技园有一项优惠政策,所有入驻的科技企业,都能拿到当局的补贴金!sir,我不要什么补贴,只需要港府给华记的税收给予一定减免。”

“有关华记的税收,我已经吩咐税务署在制定新的政策,今年你就能拿到优惠。”

麦理浩没有一丝为难,很干脆的说:“新的大埔科技园,你的投资额一共是多少,等到科技园建成后,你到港府来申报,我会按照你的投资额,再给你退一次税!”

呀?

丁贤感到很意外,麦理浩这么好说话吗。

既然好说话,丁贤也不客气,继续提要求:“台岛的新竹科技园,专门针对人才制定了优惠政策,所有前往新竹任职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当局一律报销费用,同时免去他们五年的个人所得税。”

麦理浩抱起双臂,微微摇头:“港府预算有限,批不出什么资金,免税也不行,如果仅仅给科技园的人才免税,对其它行业的人才就会造成不公平,从而引发市民对港府政策的不满。”

丁贤退而求其次:“那我不要求免税,只要求港府开一个绿灯,科技园从海外招募的人才,港府要配合办理落籍。”

“这没有问题,但凡华记招募的人才,我会让入境处特事特办。”

麦理浩为什么对丁贤如此礼遇?

因为1976年的前三个季度,华记集团一家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了五亿美金,一跃成为港府排名前列的纳税大户,三级跳般蜕变成了香江本埠的龙头企业。

华记是电子企业,辐射了数百家供货商,雇佣的劳工数量是以万为单位,解决的就业是香江其它集团都无法相比的,这才是麦理浩最看重的地方。

“纳多,你刚才提到,你准备投资新产品,难道又是新型电器吗?”

“我准备开发游戏机,确实属于新型的家庭娱乐电器。”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