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集

外交:

外交政策

2004年3月29日,立陶宛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致力于北约和欧盟的进一步扩大,奉行积极的对外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扩大在本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同时,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先后加入6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积极发展与乌克兰、摩尔多瓦、外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关系,支持其加入欧盟和北约。2007年1月1日,立正式成为申根协议成员国。截至2008年,立建交国总数为151个。

对外关系:

同欧盟关系

2009年12月31日,根据立陶宛与欧盟签署的协议,立陶宛境内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正式关闭。

2013年7月1日,立陶宛政府1日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正式接替爱尔兰开始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立政府官员以及外国驻立使节等出席升旗仪式。

据立通社报道,布特克维丘斯在升旗仪式上表示,在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期间,立陶宛在加快实施关于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的协议方面具有雄心勃勃的计划。此外,立陶宛还将致力于解决能源问题,争取在2014年建成欧盟内部能源市场,增加泛欧能源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东部伙伴关系”计划。

根据日程,立陶宛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正式启动仪式将于3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届时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将向欧洲议会介绍立陶宛担任轮值zhuxi国期间的工作重点并回答欧洲议员提问。在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期间,立陶宛将在布鲁塞尔等地举办近3000场活动和会议,在立陶宛举办180场活动,包括16场部长级会议。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地区第一个担任欧盟轮值zhuxi国的国家。2014年1月1日,希腊接替立陶宛,担任了下一任欧盟轮值zhuxi国。

同美国关系

1991年9月6日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立陶宛独立以来,一直与美保持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基本支持美方立场,积极参与美领导的军事行动。美政界人士多次高度评价立在国际反恐行动中的作用,称立是可信赖的伙伴。2008年立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2013年8月,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总统集体访美,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就加强战略合作、能源安全合作、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跨大西洋经贸合作交换意见。

同俄罗斯关系

立俄1991年10月9日建交。立重视发展与俄关系,特别强调发展与俄加里宁格勒州的互利合作。同时,立方积极推动欧盟在能源问题等对俄政策上采取统一立场,以保证各成员国的利益。南奥塞梯冲突爆发后,立指责俄单方面挑起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强调俄没有履行在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国际义务,推动欧盟和北约对俄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立俄关系趋于冷淡。两国还在能源供应、对前苏联时期有关历史问题的评价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2021年12月16日,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立陶宛拟对白俄罗斯进行制裁发表评论称,立陶宛拟禁止白俄罗斯货物过境,俄罗斯不会无视,将作出回应,莫斯科敦促立陶宛不要走破坏经济关系的道路。

2022年3月8日,立陶宛中央选举委员会(VRK)在未能获得足够的选票,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代表从欧洲选举官员协会(ACEEEO)驱逐后,立陶宛方面决定退出该国际组织。

2022年4月4日,立陶宛宣布降低与俄外交关系级别,召回立陶宛驻俄大使,并宣布从维尔纽斯驱逐俄罗斯大使。

2022年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括立陶宛。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9日起,立陶宛等4个与俄罗斯接壤的欧盟国家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

2022年10月3日,据俄新社报道,立陶宛宣布驱逐俄罗斯驻立陶宛临时代办谢尔盖·里亚博科。

同邻国关系

立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guojiayuanshou、政府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三国各层次交往十分频繁.

同中国关系

1991年9月14日中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同国际组织的关系

支持联合国尽快进行改革,认为联合国应通过改革增加工作透明度、职业化和效率,加强安理会的权威。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在伊拉克、阿富汗、可所谓等热点地区派驻士兵或民事警察,2005年起负责领导多国维和部队在阿富汗进行重建工作。

旅游

www.youxs.org、GatesofDawn、圣三一堂、Basilian、圣安娜(www.youxs.org)教堂修道院、Vilni大学、Vilni座堂、Gedias塔、十字架山等。

最令人难忘的是十字架山(HillofCrosses)。十字架山是一个非常细的山头,上面插了上万个型型式式的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背后都印证了立陶宛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圣安娜(www.youxs.org)教堂,位于维斯杜拉河坡最高、华沙最美的克拉科夫斯基普热德梅济(CrakowskiePrzediescie),由圣安娜公主(MazowszeDuchesAnne)和她的儿子博莱斯瓦夫四世,1454年为贝纳迪(Bernarde)教派的教士而建,1515年及1657年教堂曾遭回禄之灾,仅剩现在所见的哥德式圣坛(cel)部分为最早的建筑。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内部一律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设计及陈设,满布着一七四○年代的名家绘画、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反射在包着金箔的雕刻及圣像,照得整个教堂光辉灿烂。

在圣安娜教堂旁竖有1683年完成的巴索玛丽圣母像(BlessedVirgMaryofPassau),这也是在波兰大动乱中未被波及的塑迹,塑像双手抱着圣婴,慈辉流露,令人感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