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集

宗教

伊斯兰教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宗教,在苏联时代(1924-1991)限制了所有宗教活动。皮尤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www.youxs.org%。2014年,俄罗斯正教会的基督徒占7%人口。1990年代初估计有93,000名犹太人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国。

大多数(90%)乌兹别克斯坦il属于逊尼派;什叶派il则占1%。

习俗

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他们用的床单、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绣花,一般都很精美,还有最具盛名的绣花盘,工艺精巧。

两大特点是:一是取暖的坑炉特别,有叫火塘,即在屋中央挖一大坑,里面放炉生火,又做饭。又取暖。取暖不是一般取暖,而且坑沿上搭上木板,人可以睡在木板上,像是木头的炕一样,十分别致。另一个特点:孩子多。每家多到几十个,少则几个。由于没有生育政策,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放开生育,孩子都很多,所以是世界上年轻人占比例很高的国家。

他们每年的宗教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届时张灯结彩,讲经、赞扬穆罕默德的功绩,特别是清真寺里热闹非凡,有的清真寺里炸油香、宰羊、宰牛,有的聚餐。有的分成等份,来者每人一份,或每家一份。因此地盛产棉花,所以每年还有棉花节、歌咏节。此外,还有庆祝独立日,是政府组织的官方纪念性活动。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苏麦克莱仪式,家家都要做甜粥,载歌载舞分送各家,人们视为上品。

禁忌

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忌吃猪、狗、驴肉和一切动物的血。吃饭时不能脱帽。对食物不能挑来挑去、嗅闻摸擦。饭前必洗手,洗手后禁止乱甩。要用毛巾擦干手。吃馕时不能拿整个馕往嘴里放。家里有少妇时。禁止外人进入。新婚夫妻的房子也禁止外人进入。

婚庆礼仪

乌兹别克人婚姻关系宗教色彩较浓,规定男女双方都是信奉伊兰教的信徒。不能与其他民族、宗教的人有婚姻关系。他们的习惯是在亲戚之间通婚,如姑表、姨表、堂兄妹之间均可结成婚姻关系。亲事一般都是包办性质,先由男方父母规定对象。再请媒人正式提亲。然后举行订婚仪式。商定彩礼及其他婚典费用、一切都决定好之后再给媒人送礼。以示感谢。传统婚礼要举行四天,第一天到女方家庆贺,费用由男方支付,晚上二阿訇诵渎《古兰经》,新娘打扮好以后,由女亲戚陪伴去婆家。第二天在男方家庆贺。庆贺次序是:第一天在女方家以女客为主,第二天在男方家以男客为主。特别是第二天晚上要揭面纱,由新娘家的女性亲戚进,一旦新娘的真面目显露于广众面前,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第三天,由新娘的父母招待客人,以示庆贺和感谢。第四天,由新郎父母款待宾客,赠送礼品,以示婚礼告罄。

乌兹别克斯坦人过去有一夫多妻的传统,早婚现象也很普遍,丈夫要想离婚无须任何根据。只要说一声就可以了。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权。到了21世纪初,男女在婚姻上自由权很大了,可以自由恋爱,男女双方的权利平等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在迎亲、送亲过程中,常常遇到拦路,嬉戏者,这时不得生气,要用糖果食品,手帕等礼物化解、劝说。凡是来到女方家或男方家的客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当作贵客招待,不得轻视、慢待。

节日

法定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

妇女节:3月8日;

纳乌鲁斯节(il春节):3月21日;

纪念和荣誉日(原胜利日):5月9日;

开斋节:5月13日;

古尔邦节:7月20日;

独立日:9月1日;

教师节:10月1日;

宪法日:12月8日。

乌兹别克斯坦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为公休日,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机关和部分重要企业实行五天半工作制,每周六上班半天。

军事:

军力

1992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一支国民警卫队。前苏联的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空军团和一个防空团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新建立的国防军的核心。1992年7月,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国防部,总统为陆海空三军的总司令。

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力量在周边国家中,军队规模也比较大,继承了不少前苏军武器装备。

军种

下设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海军仅限于咸海地区的安全(咸海水位正在稳步上升)。

www.youxs.org(现役)。陆军35万人(包括10万名征召预备役人员);海军约2500人;空军3万人;预备役约65万人;准军事部队约5万人。乌兹别克斯坦的两个准军事部队分别是国民警卫队和国内保安部队。旅级编制的国民警卫队由国防部管理,约有1000人,国内保安部队约有17000至19000人。乌兹别克斯坦的兵役是强制义务性的。一般义务服役期为18个月,大学毕业生服役期则为12个月。在完成义务服役之后,被征召的士兵将转编为预备役部队。职业士兵的服役期最少为三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