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集

16世纪开始出现了以立陶宛语写作的书籍,以神学书籍为主。1547年马尔蒂纳斯·马日维达斯编纂、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语书籍《教义问答概要(英语:CateartynasMa?vydas)》,为基于马丁路德《路德小探题(英语:LuthersSallCatechi)》的波兰语译本而编成,不久后米卡洛尤斯·道克沙也将耶稣会教士亚科伯·雷德斯马(JaboLedea)所著的教义问答翻译成立陶宛语出版。

18世纪诗人克里斯蒂约纳斯·多内莱蒂斯为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立陶宛作家,其诗作《四季(英语:TheSeasons(poe))》以六步格(英语:hexater)写成,是首个立陶宛语的虚构文学作品。19世纪初立陶宛文学受古典主义、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等思潮影响,重要作家有麦洛尼斯(英语:Maironis)、安塔纳斯·巴拉纳斯卡斯(英语:AntanasBaranakas)、西莫纳斯·道坎塔斯、奥斯卡·米洛什(英语:OscarMilosz)与西蒙纳斯·斯坦内维丘斯(英语:SionasStanevi?i)等。十九世纪末沙俄颁布立陶宛书刊禁令,查禁所有以拉丁字母印刷的立陶宛语出版物,有许多书籍走私者(英语:Lithuanianbookugglers)私下传播立陶宛语书刊,使立陶宛语免于消亡。

建筑

立陶宛境内有约20座城堡(英语:ListofcastlesLithuania),还有许多古代贵族(英语:Lithuaniannobility)的宫殿与庄园,许多留存至今。泽尔维诺斯(英语:Zervynos)与卡皮尼什基艾(英语:Kapi?kiai)为民族村(英语:Ethnographicvilge),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屋。

约翰·克里斯托夫·格劳比茨(英语:JohannChrishGubitz)、马尔钦·克纳夫斯(英语:Marackf)、劳里纳斯·古采维丘斯(英语:LaurynasGucevi?i)与KarolPodczaszynski(英语:KarolPodczaszynski)等17至19世纪的立陶宛建筑师(英语:ListofLithuanianarchitects)将巴洛克与新古典的建筑引入立陶宛,使维尔纽斯成为东欧巴洛克风格的重镇,维尔纽斯旧城因建有大量巴洛克式教堂等建筑而获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战后的战间期立陶宛的临时首都考纳斯建了许多装饰风与立陶宛民族浪满主义风格的建筑,为欧洲装饰风建筑的代表之一,获选欧洲遗产标识(英语:EuropeaageLabel)。

戏剧

立陶宛主要的戏剧院包括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家剧院与维尔纽斯旧剧场、考纳斯的考纳斯国家剧院(英语:KaunasStateDraaTheatre)和克莱佩达的克莱佩达剧院(立陶宛语:Kip?dosdraosteatras)等;著名剧团包括怪人剧团(英语:Keistuoli?Teatras)以及剧作家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瓦斯(英语:OskarasKor?unovas)和吉蒂斯·伊瓦纳斯卡斯(英语:GytisIvanakas)的剧团等;Sirenos(意为警报器)、TheATRIUM与eatr?(意为潜入戏院)等为立陶宛重要的戏剧节。

音乐

立陶宛传统音乐(英语:Lithuanianfolkic)为波罗的音乐的一支,使用拨弦乐器(康科勒琴(英语:Kankl?s))与管乐器,传统音乐多用于风俗仪式,包含一些多神异教信仰的元素,可因地区分为单音(英语:onophony)、异音(英语:heterophony)与复音(如苏塔廷内斯Sutart?s)三种型式。1924年第一届立陶宛音乐节(英语:LithuanianSoival)于考纳斯举办,1990年起音乐节每四年举办一次,每年均吸引约三万名传统歌舞的表演者前来参加,2003年立陶宛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音乐节共同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1636年9月4日,数名意大利歌剧家在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邀请下,于立陶宛大公宫演出歌剧,为立陶宛首次的歌剧演出。现时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有歌剧演出,为立陶宛的重要演出场地,由独立艺术家组成的维尔纽斯城市歌剧团(英语:VilniCityOpera)也有歌剧演出。

19世纪末的艺术家米卡洛尤斯·孔斯坦蒂纳斯·丘尔廖尼斯为立陶宛历史上重要的画家与作曲家,在他35年的人生中创作了超过200首歌曲,对立陶宛文化带来重要影响,为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与世纪末艺术的代表人物,还被认为是欧洲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1970年代布罗纽斯·库塔维丘斯(英语:BroniKutavi?i)、奥斯瓦尔达斯·巴拉考斯卡斯(英语:OsvaldasBakakas)、奥努特·纳布泰特(英语:Onut?Narbutait?)与维德曼塔斯·巴图利斯(英语:VidantasBartulis)等新世代的作曲家逐渐登上舞台,他们尝试将现代极简主义及新浪漫主义(英语:Neoroantici(ic))与立陶宛传统音乐结合,以创造新的曲风;同时期维亚切斯拉夫·加内林(英语:VyachesvGanel)、弗拉基米拉斯·塔拉索瓦斯(立陶宛语:VdiirasTarasovas)与弗拉基米拉斯·切卡西纳斯(立陶宛语:Vdiiras?ekasas)三位爵士音乐家的组合(加内林/塔拉索瓦斯/切卡西纳斯三人组)奠定了维尔纽斯爵士乐派的基础,立陶宛今有维尔纽斯爵士音乐节(英语:VilniJazzFestival)、考纳斯爵士音乐节(英语:KaunasJazz)与比尔什托纳斯爵士音乐节(立陶宛语:Bir?tonasJazz)等艺术活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