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戊辰新正 · 过年好

大年初一,刚过四点,赵德彬和二哥就起了床。

此时,外面就已经开始有放鞭炮的了。

昨晚在赵德彬爷爷奶奶家里,一家人一直守岁到12点才回家睡觉。

赵德彬一晚上只睡了三个多小时,可他一点也不困,起床之后,他和二哥总算是可以换上新衣新鞋。

兄弟俩见到父母的第一句话,就是“过年好”。

父母也笑着回一句“过年好”,然后,赵知学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崭新的五块钱,兄弟俩一人得了一张。

对此时的孩子来说,五块钱已经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了。

很多农村孩子,在这时候都收不到压岁钱。

去年,赵德彬收的压岁钱还是一块钱。

早些年,赵德彬也收到过两毛、五毛。

一次性收到五块钱,对赵德彬和赵德英兄弟俩来说,还是头一回。

赵德彬笑着接过了自己的压岁钱,珍视地放进口袋。

他都不记得上一次收到压岁钱是什么时候了。

感谢上苍,让他再次回到可以收压岁钱的年纪。

当一家人收拾妥当之后,便一起去了赵德彬爷爷奶奶家里。

一出门,赵德彬就闻到了鞭炮的硝烟味,这也是他记忆当中过年的味道。

即便此时天还没亮,家家户户都开着灯,路上也是人来人往,大家手里拿着手电筒,一时之间,整个小村子灯火通明。

赵知学走在最前面,路上遇到其他村民,都相互道一声“过年好”。

到了赵老爷子家,赵德彬奶奶已经煮好了饺子。

待赵德彬和赵德英问了过年好,奶奶笑呵呵地将压岁钱塞进兄弟俩手里。

年初一早上这顿饺子与前一晚的不同,馅里面是有添头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赵德彬只吃了一盘饺子,却吃出了五个硬币。

韩义华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看来大明今年要发大财啊,我和妈统共就包了5个钱,结果全让他给吃到了。”

赵德英嘻嘻笑道:“我吃着三个枣了,这怎么说?”

奶奶立刻就来了兴致,对韩义华说道:“他娘,是不是该给老二说媳妇了?”

赵德英臊了个大红脸。

赵德彬笑得直打鸣。

就在吃早饭这段时间,家里就来了两波拜年的人。

赵家沟原住民基本上都姓赵,村子里起名也是按照字辈起的。

像赵知学的“知”字辈,已经属于长辈了。

长辈不用出去拜年,在家里等着晚辈过来拜年就好。

赵德彬属于“德”字辈,大多数都是不到三十的小青年,需要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

所以,吃过早饭,赵德彬和赵德英就一起出门拜年去了。

小虎也热情地跟着赵德彬出了门,他是一条特别聪明的狗,知道外面的鞭炮声不是过来炸他的,根本就不害怕。

这时候全村人都相互认识,兄弟俩挨家挨户过去拜年。

拜年的程序也不繁琐,就是进家里,问一声过年好,打声招呼。

有小孩子过来,主人家一般都会抓点糖果或是瓜子给小孩。

现在的赵德彬明显还属于“小孩”的范畴,一趟下来,兜里也装上了不少糖果瓜子。

村里的拜年任务完成之后,赵德彬和二哥还要到隔壁陈家庄去给他们的二姑拜年,陈武军家自然也要去一趟。

一来二去,兄弟俩天还没亮就出门,临近晌午才回到家。

下午,赵德彬就没什么事情要忙了。

若在以往,这应该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作为赵家沟小孩中的扛把子,此刻,赵德彬应当率领着十几个孩子,扎堆一起放摔炮、大地红和串天猴。

等这些小炮仗放完,他们就会满街捡挂鞭上没有被点燃的漏网之鱼,这些小爆竹还是可以炸响,又或者把它们掰开,将里面火药拿出来点火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