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拾完行李的姜甜甜在小背包里抓了一把水果糖,走出了知青院。出了知青院一路走,走了有十分钟左右,姜甜甜终于看到一群小孩子在墙边玩游戏。

姜甜甜走了过去,对着孩子们喊道:“小孩,别玩了,过来。”

几个小孩子围了过来,“我认识你,你是新来的知青。”“对,新来的。”“你找我们啥事啊?”七嘴八舌说着。

“我叫姜甜甜,你们可以叫我姜知青或者甜甜姐姐都行。”说着姜甜甜把水果糖拿在手心,递给他们,“甜甜姐想买个柜子,你们知道村里哪里能买到吗?”

几只小黑手伸向姜甜甜手心的糖,回答道,“知道,耿二爷会做木工”,“我二爷会做”,“我爷爷会做,我爸也会”。

姜甜甜说道:“那你们带我过去好吗?”

孩子们簇拥着姜甜甜一起去耿二爷家。

耿二爷是个黑瘦老人,姜甜甜跟孩子们到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做些木工。院子里还摆放着一些已经做好的凳子,水桶,木盆,以及一些散碎的木料。

姜甜甜走进院里,喊道:“耿二爷好,我是新来的知青姜甜甜,想来您这买个柜子。”

耿二爷放下手里的活,起身说着:“姜知青啊,柜子在屋里,你自己进来选。要是款式不喜欢,可以定做。”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姜甜甜进屋看了一下,做好的几个柜子都是简单款,没带花纹的。姜甜甜很满意,能装东西,结实耐用就行,没必要弄花纹。漂亮的她空间里很多,等以后回城了喜欢什么样的再弄出来用就行了。

最后姜甜甜跟耿二爷买了一个柜子8块钱,一张凳子3块钱,一个木盆1块5,还有一个水桶2块钱。耿二爷还给送了一张自家编的蒲草凉席。全部帮姜甜甜送到知青院,姜甜甜谢过耿二爷,转身出了院子。

一群小孩还跟在姜甜甜身后,叽叽喳喳的喊道:“姜知青要去哪里,我们带你去吧。”

姜甜甜笑着说:“好呀,谢谢你们。能带我去村里逛逛吗?”

几个孩子分别是两兄弟的狗蛋和臭蛋,两姐妹的小花和小草,耿二爷的孙子小林,父亲是军人的晓东和晓南。

他们带着姜甜甜从耿二爷的院子一路沿着村子走,路的一边是住所,一边是田地,走到尽头,左边是进村的道路,右边直走到尽头就是村支部,知青院了。

走了一圈,姜甜甜对村里有了个大概的印象,回到知青院,又抓了一把水果糖给孩子们,打发他们回家吃饭去了。

屋里耿二爷已经把姜甜甜买的东西都送过来了,姜甜甜把蒲草凉席擦拭了一遍,才在行李里找出一把锁,把行李都放进柜子里,锁上。

同屋的许明霞问姜甜甜柜子多少钱买的,姜甜甜说了价格,许明霞和徐娇娇有点嫌贵,决定两个人合买一个柜子。

屋外老知青时晓燕喊吃饭了。大家拿着自己的铝饭盒出了屋。吃饭的地方在院子里,时晓燕在每人的饭盒里舀了一勺浓稠的玉米茬粥,桌上还有一盆韭菜炒鸡蛋,一盆窝窝头,一盆辣椒炒野菜。

玉米茬粥可不是后世所谓的粗粮,后世的粗粮都是挑选饱满的玉米打成粉,口感细腻香甜。这时候的玉米茬,可是连玉米芯一块儿用石磨磨出来的,不但口感粗糙,而且很少有人家能天天喝稠的玉米粥的。都是放很少玉米茬,煮得稀稀的,这样能节省一些。

窝窝头也不是后世那种用精玉米面和糖做成的那种。这时候的窝窝头一般都是一半玉米面,一半野菜做出来的类似菜团子。搭配着玉米粥吃。

姜甜甜咬了一口窝窝头,差点把牙崩了,好硬!再看看其他人,把窝窝头掰一半揉碎了洒在玉米粥里,泡软了吃。

韩明汉看见姜甜甜的表情,笑着说:“泡软了比较容易吃下去,而且会变得比较多,能吃饱。今天还是托了你们的福,才能吃到这么稠的粥。平时我们都是四分饱而已。”

姜甜甜看他把剩下的一半塞到衣服里,心里对农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作为一个牛高马大的男人,都赚不来吃饱的公分,更何况柔弱的女知青们了。

在姜甜甜她们来之前的女知青,除了李若涵和时晓燕还在苦苦坚持着,其他的不是跟男知青结婚了,就是找当地人结婚了。

吃完午饭,老知青们组队一起去县里买东西了,许明霞和徐娇娇也跟着一起去了,姜甜甜想明天自己去,顺便把自行车买了,就一个人呆在知青院里休息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