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岛国治理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反过来说也成立,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扶桑国灭,只是战争胜利的结果,但后续想要安稳,仍需用政治手段来抚平人心。

按照晁盖在九州岛推行的灭国五步法计划,四国、本岛、北海道都要按照九州岛的模式来一遭。

首先,第一步,驻守关键节点。

神武军将作为驻守扶桑岛的主力军团,神武侯董平坐镇京都城,麾下部将分兵驻扎在各大关键城池,镇压四方。

渤海水军驻扎地从登州移防对马岛,东瀛侯阮小七坐镇九州太宰府。

第二步,搜山检海。

作为补充兵源的十九万新兵以六十人为一队,进驻四国、本岛、北海道各村庄,建设长期军营。并以此为根基,对周边山林继续进行搜山。

阮小七的黄海水军配合对周围离岛进行检海,务必不让海盗肆虐。搜捕到的人便一并送到矿山挖矿或到港口当苦力。

第三步,分封土地,建立华夏秩序。

同样依照九州岛的治理经验。

先是封赏众将。

雷鸣军史文恭、云风军云天彪因军功获封列侯,具体家族封地由他们自己决定。

史文恭还是更喜欢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所以选择了燕然山那边作为封地,被封为燕然侯。

云天彪则是对扶桑岛国众多温泉很感兴趣,觉得这是个疗养的好地方,所以选择了在出云国圈地,被封为出云侯。

青龙军庞万春、云梦军燕青、解烦军王寅、羽林军岳飞、陷阵营李逵因军功被封为关内侯。

浮屠营山狮驼、猛安营完颜娄室爵位提升,部队扩编为五营,至7500人。

其他立功将士也各有封赏,从扶桑搜刮出来的金银财宝半数用来分与众人,引起众军欢呼。

之后,还是那一套引诱之法,劝导将士们退役,留在扶桑落户。

这种事不能强求,否则容易损害士兵们战斗的积极性。

锦衣还乡是很多人的梦想,好不容易立功封田,结果回不去了,许多立功士兵和他们的家人会很郁闷的。

就像历史上秦始皇后期,以横扫六合的气势,征讨六国,一统天下。立功的士兵越来越多,但是关中土地大都被权贵高层们占据,底层的老秦人只能被封到偏远地区,结果就导致,胜仗越打越多,关中的老秦人却越来越少。

有的是战死在了外面,有的是活着被分封在了外面。总而言之,参军就是有来无回。

这极大地挫伤了老秦人的战斗意志。

秦皇的思路是没错的,想要控制六国,必须要有老秦人镇守在当地。错在他的方式过于强硬,不珍惜老秦人的民力。

随着大秦越打越远,老秦人被征发的越来越多,形成了空心化。最后被项羽打上门的时候,只能征发修建阿房宫和始皇陵的六国囚徒来迎敌。

不得不说,秦皇太不爱惜老秦人了。

同样的问题放在晁盖面前,晁盖可选择的余地就宽松了许多。

因为秦皇统一六国前,大秦总人口七百万,刨去川蜀、汉中、南阳等地,关中的老秦人不超过300万。而晁盖继承大宋遗产,汉民百姓将近一个亿!

人多力量大,在古代封建社会可不是一句空话。放眼周边诸国人口,没一个能打的!

至于为什么大宋坐拥近亿人口,却被区区百万的辽国和金国欺压差点灭国?那原因就不方便细究了。

这也是晁盖在国内实行土地国有,建设集体农庄的理由。

集体劳动虽然容易产生惰性,但可以从小培养人们的集体意识,并让老弱得到很好的照顾。避免出现士兵前方打仗,后方家人饿死的情况。

但人对私田的欲望是无法遏制的,并随着人口增加越发强烈。新成年的一代人,如果不想一辈子留在农庄,总要为自己寻找出路,而想要得到私田,就得立功,立功之后,100亩以内的封田,可以在中原一带,让同乡们看到参军立功的好处。但是超过100亩,就必须到关外四大都护府去封田了。

将来还可以将100亩的上限改成50亩、20亩、10亩。直至将来中原地带不再封田。

如此一来,用利益做诱导,让不甘平凡的百姓主动走出去。

现在华夏有水陆主力军团24个,兵马将近九十万。按照每年退役十八万人,五年一次大换血的速度,看起来虽然有点慢,但是胜在平稳。

而且还可以在退役补偿、激励机制、税收优惠等方面用力,并鼓励一兵落户,全家可以跟随搬迁可获得田地补贴的政策,让移民速度加快。

诸多手段下来,又有两万多人选择在扶桑落户,被分在了各村庄内。

同时,在九州岛试验过的种族令、刀狩令、通婚令、税赋令、认养令配套执行,极大的缓解了扶桑农民的反抗情绪。

扶桑捕奴队和高丽复仇军也停止了执行任务,整个扶桑岛治安也开始好转。

这种变化被当地百姓看在眼里,对华族统治越发拥护起来。

天启五年十月二十日。

进入冬季,天气越发寒冷。四国、本岛那些错过春耕和夏播的扶桑百姓陷入了最难熬的冬天。

饥荒大范围传播。

原本六百万人口的扶桑人,如今总人口三百万不到,而且严重缺乏青壮。老弱妇孺面对饥荒更难应对。

幸好天朝军兵入驻每个城池和村庄,两万多退役的华族爵士成为村内地主,开始积极应对灾荒。

天朝大军不缺粮食,但也不会凭白的赈济这些百姓。而是用通过纳小妾、修堡垒等等方式以工代赈,加快领主庄园的建设。

而晁盖也准备趁渤海冰封前返回中原。

临走前,对扶桑十二忍村进行了安排,对立功忍者进行封田。并许诺可以迁移回中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