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夹道相迎

第六十三章

夹道相迎

历史记录得再详细,也不可能将一个时代的人才一一记录在案。吴乐天现在才有这个认识,他所知道这时期的历史人物,只是无数浪花的其中之一。

柳公培见神威军大势已去,本想在城外的家里隐居。在吴乐天这个厚脸皮的纠缠、和韩张有力的劝说下,他才答应出山为吴乐天效力。

为了计划能顺利进行,吴乐天和柳公培说了不少话。发现柳公培是个很不错的人才,虽比不上邓芝,比吴乐天另外那些文官都强。吴乐天大喜过望,他还不知道,他的计划和忽悠,同样将柳公培折服了。

吴乐天来到军营,这里已聚了不少人,柳公培起身说:

“主公妙计,笔架山的那些人一点没怀疑,都在等赵伦去投他们呢。”

众人一番大笑,吴乐天问:

“他们是如何说的?”

柳公培将王贵等人的商量说出,并附上自己的猜测:

“我以为他们会做两手准备,一是想尽量劝说赵伦投过去。实在劝说不听,他们很可能会用强,不会让赵伦从他们眼皮下溜掉。”

吴乐天很欢喜和聪明的人共事,不说其它,自己也要轻松不少:

“柳大人说得是,如果实在留不住人,财怎么也要留住。他们不一定会硬拼,那样做会得不偿失,到时候我们还得防他们耍阴招。”

吴乐天的计划,在坐的人都已经知道,韩张说:

“他们再有什么阴招,也不可能斗得过主公,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计划如此顺利,吴乐天没有以前着急了:

“不急,我们再等一人。待他到来,我们就去拿下笔架山。”

……

雨后的山野更宁静,宁静得只能听到鸟鸣声。一支上千人的队伍走在大道上,惊不起半点尘埃。

这支队伍的辎重很多,上百辆马力板车在中后的位置。中间还有十多辆马车,所有马车都没打开窗户,看不到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韩张带着一些骑兵顶在前方,不时看一眼左右脚。他的左右脚套在一个麻布袋中,这条麻布袋又长又有些大,看不到里面还有些什么东西。

和许多人一样,韩张知道吴乐天的马蹬和马蹄铁这些东西后,再次将吴乐天高看了好几眼。一个简单的东西,就能让骑兵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他现在想起来还有些不可思议。

大军在大道上行驶,几乎听不到一点人语声。说话仿佛成了大家的禁忌,无论是骑马还是走路之人。除不时打量一下四周,大家都只顾赶路。大军路过一座石拱桥,从前方跑来四骑。一骑快走近时开喊:

“韩将军你们到了,两位当家已在前方恭候大驾。”

韩张朝喊话之人一礼:“听柳大人说季军师你们投了笔架山,开始我还有些不敢相信。天雷军还有不少人,怎么不留下与吴乐天一拼到底(以后大家叫男主名为吴乐天)?要是我们两家合作,此事大有可为。”

季周暗自冷笑,开始独眼刘也和韩张的想法一样: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我们两家的主力尽失,士气全无,再联合也没用。还不如来笔架山,这里不要说吴乐天,就算刘璋举兵来攻也没用。”

季周说完,旁边一个身穿一副灰色盔甲、手拿一把长杆大刀的年青人轻咳一声。季周终于想起人家了,指着年青人:

“这位是我笔架山大当家的公子王湘。”

“王湘潭见过韩将军,”王湘见过礼说:

“受父亲嘱托,特来迎接大家,拜访赵将军。”

韩张没有开口,来到前方的柳公培说:

“多谢少当家的好意,主公现在心情不好,又受了凉,此时已睡过去,就不要去打扰了。此地离笔架山尚远,少当家你们来此迎接,有心了。”

“父亲他们也来了,就在前方不远。”连王湘也没将独眼刘放在话里:

“父亲知道你们要路过此地,特带着众弟兄在前方迎接,大家请随我来。”

这条道虽大套,因为有山贼当道,没多少人走,路上也长了不少草。大家跟着笔架山四人来到一个左右是山林、中间宽敞之地,队伍陆续停止。

前方聚了数百人,这些人摆了一个不规则的阵形。前方是两百多骑,后面不少靠脚走路的人。这些人全都配有武器,不一样的是骑在马上的人,全将武器放在马背上,只有步行之人才拿着武器。还好不少人带着笑脸,要不然会让人误会。

大道中间虽然热闹,两边的山林却很冷清,连鸟叫声也没有。韩张左右看了一眼后,让队伍从两边分开,一辆马车来到队伍前方。对面顶在最前方的一排人走来,虽未看到人,一脸灿烂的王贵朝马车抱拳一礼:

“王贵带笔架山众弟兄参见赵将军。”

王贵说完,马车车帘被人拉开,从里面走出一人、赵伦。

现在的赵伦气色很不好,脸色白中带青,头上还缠了一张帕子。如此热的天气,身上穿了厚厚一层衣服。只有双眼还比较精神,朝王贵两人一礼,有气无力说:

“大家请见谅,我怕是不行了,怕风和见光,只能躲在马车内。”

“赵将军你怎么了?”王贵比自己老子病了还要关心,骑到赵伦身边:

“怎么病得如此严重?我山上有几个不错的大夫,药更是齐全。快去山上,我让他们给你看看。”

赵伦此时心里十分感慨,现在要是向王贵几人下手,能轻松控制住笔架山的这些高层。要是他能想到这种妙计,绝对已经下手了。他原本已回到家里,在家里享福顺便思过。吴乐天派人来送了封信给他,封上虽说得如同多年的知己老友,他恨意太大,仍不想答应。是他老婆白氏劝他来,和吴乐天打好关系。

“唉!定莋三县就是我的根,如今根都没了,只怕是命也没了。你们不用管我,我得回马车了。”

“赵将军快快进马车休息,”王贵和已过来的独眼刘对望一眼,独眼刘难得安慰一次赵伦这个老对手:

“根没了,我们迟早会要回来的。吴乐天小儿装神弄鬼,看他能得意几时。赵将军,我们已聚了三千兵马,加上赵将军的这些弟兄,更有大家的财物支持,最多三年之内,就能夺回越隽郡,剥了吴乐天的皮。”

回到马车内的赵伦变了一副嘴脸,脸上带着浓浓的冷笑。虽然他的敌人是吴乐天,独眼刘也从未成为他的朋友。就算没有白氏劝,他也愿意阴一把独眼刘,只是开始心结未解开才没答应。

“事已至此,我们还能东山再起吗?”

“一定可以,”王贵见赵伦没有拒绝,心下狂喜。巴不得多生几张嘴,一次性将赵伦忽悠过去:

“吴乐天的病才好,哪懂多少东西?不过是运气而已。现在投他的人虽多,都是些忘恩负义的小人。一旦他落难,那些人同样会离他而去。他现在惹到刘璋,刘璋一定会向他下手。我们在这里安心招兵买马,待刘璋打来,他哪还有精力对付我们?我们趁机出击,越隽郡唾手可得。”

这个计划不错,可惜真相并不如此。赵伦暗自叹了一声:

“走吧!我们边走边说。”

“好好,我们边走边说给赵将军听。”

队伍热闹了,王贵、独眼刘两人骑在赵伦马车左右忽悠。乔二通、季周等高层在韩张几人旁边培养感情。前方由笔架山的人开路,后面的人谈笑风生。待他们走了一会后,在笔架山众匪等人的左右山林中,走出七八百人。这些人虽未打到伏击,一路跟在赵伦等人的后面,将他们夹在中间。

不止山林中的人,在两队人马的前方,还有一群人。这群人多数人骑着马,连吴乐天也没料到。他们得到通知后,先一步朝笔架山方向走去。

先说林中蹦出来的那些人,带队之人是个手拿一把长枪、长得头大身高的壮年男子。他们走了没一会,从侧面一条小道骑来一人:

“马首领,军师有令,让你们跟远些,尽量不能让赵伦的人发现了。”

姓马的壮年男子点头没说什么,旁边一个拿着一把大刀的中年男子不耐说:

“我们一匹马都没有,不用他们说,我们也走不了多快。这样跟要跟到什么时候?马首领,我们不如走小路,先一步回山,那样做更不会引起赵伦那些人怀疑。”

马首领摇摇头:“军师也是怕事情有变,才让我们远远跟着。要是赵伦不答应,还可以断了他们的退路。多走些路而已,要是坏了大当家的事,大家吃不了兜着走。”

马首领说完,将骑来报信的人赶下马,自己骑了上去。骑在马上享受了一段路后,从他们后面传来一阵让人失神的惊呼声:

“不好,有好多兵马追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