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四姨太是个神算子(7)

陶陶拿着勺子的手一顿,面前的美食忽然就不香了。

不是说谢寒和他这个大夫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吗?

那她怎么还会碰上这种正室来找姨太太麻烦的戏码?

……

半小时后,一辆小洋车缓缓得停在了谢家别墅门口。

从车里走下来一个身着藏青色高领旗袍,脚踩黑色高跟皮鞋的女人。

守在谢家别墅两旁的士兵看见她,立刻恭敬地让开,并打开大门让她进去。

陶陶看见这个女人的第一眼,当即就明白,她便是谢寒的原配——汪氏静云。

陶陶打量汪静云的同时,汪静云同样也在打量她,场面一度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就在她斟酌着要不要先开口说些什么打破这个局面之时,却听得汪静云轻笑了一声。

“果然是个标志的孩子,怪不得小寒他不惜将这些事情在平城闹得沸沸扬扬也一定要娶你进门。

别在外面站着了,我们进去说话吧。”

汪静云说着,十分自然的牵起陶陶的手,拉着脑子还有些晕乎的陶陶走了进去。

两人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说话,管家等人也十分识趣的带着佣人离开,给两人留出单独说话的空间。

汪静云此人果然如管家所说,十分和善温柔,自她见到陶陶开始,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去。

那和蔼可亲的眼神,更是给陶陶造成了一种错觉:

汪静云不是在看她丈夫的小姨太,而是在看她自己的儿媳妇!

“你和小寒的婚事结的仓促,我一时间没来得及准备什么特别好的见面礼,这对翠玉镯的成色尚可,你就戴着玩吧。

等日后遇见更好的,我再让人送来给你。”

“谢谢大夫人。”

“大夫人这个称呼太生分了,显得我们不够亲近,你就随小寒一起,唤我一声静云姐即可。”

“三爷他喊您静云姐?”

此时,陶陶终于察觉了汪静云话中的不对。

她说刚刚汪静云怎么总用一种长辈关爱小辈的姿态和她说话呢?

敢情汪静云是把谢寒这个便宜丈夫当成弟弟了。

“我和小寒为什么成亲,难道他没有和你说过吗?”

“没。三爷他很少和我提起谢公馆那边的事情。”

“这样啊,既然他不说那想必就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吧。

燕陶是吗?你不必担心,我今日来就是单纯的瞧瞧你,并没有旁的意思。

平日无事之时,我也不爱出门走动。

也不会是你和小寒之间的阻碍。”

“静云姐,我没有觉得——”

“你不用解释,我能看出来你是个好孩子,小寒身边有你照顾我很放心。”

“……”

汪静云与陶陶相见恨晚,一直聊到下午这才坐车回了谢公馆。

等到晚上谢寒回来,听说汪静云今日来了之后也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多问。

只是一吃完晚饭,他便拉着陶陶匆匆上了楼。

“今天静云姐来找你都说了什么?”

“没什么啊,就是送了我一对镯子,然后随便聊了点家常而已。

静云姐看上去还挺喜欢我的,还让我以后好好照顾你。”

“呵!好好照顾我?一脚把我踹下床的这种照顾?”

陶陶一噎,但说到底这件事情确实是她理亏,所以即便谢寒阴阳怪气,她也没话可说,只能岔开了话题。

“三爷没有和静云姐说过我们是假成婚吗?”

“没有,你我假成婚一事知道的人越少,对我的大事才越安全。

至于静云姐,告诉她太多只会让她白白担心。”

谢寒似是不愿意在汪静云的事情上与陶陶说太多,随便接了一句之后就从保险箱里拿出一张羊皮纸绘制的地图递给陶陶。

“你看看这个,能从上面看出什么吗?”

“这是墓穴图!”

“当真?!你只看了一眼就能断定这是墓穴图?”

“三爷,你可以在任何方面怀疑我,但在风水堪舆之事上不行。

我虽不如我师父那般厉害,却也不至于丢了他老人家的脸面,这羊皮纸上看似绘制的是一张普通的地图。

可我师父在看这方面有他的独家本领,所以我一看,便能察出蹊跷。

这确确实实是一座阴宅的内部地图。

三爷,你怎么会有这样一张图?该不会你一直以来需要我帮你做得事情,是帮你盗墓吧?

盗人墓穴一事,可是有损阴德的。”

“那又如何?这事情我既然是主谋,即便要损阴德也是损我的,你又有何需要担忧?

如今你我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有些话我不妨早些与你说清楚。

我手里确实掌握着一座千年古墓的下落,传说这古墓的主人富可敌国,有关这张羊皮纸也是我父亲在世之时阴差阳错所得。

只可惜他老人家忙碌一生,到死也未能亲眼目睹这古墓的真容。”

“所以三爷要寻这古墓,总不能是为了完成你父亲的遗愿吧?”

“你若想这么理解倒也可以。”

谢寒挑了挑眉,不置可否;陶陶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是不想和自己说实话。

她撇了撇嘴,十分识趣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那三爷关于这座古墓的了解又有多少?

如果仅凭这么一张图,三爷就要我带你找到古墓的入口并拿到墓里的东西……

恕我直言,就算是我师父他老人家现在诈尸活过来那也是办不到的!”

“放心吧,关于这座古墓,我父亲早就搜集了不少资料,就连它的大概位置也已确定。

就在平城往西二百里处的群山中。

只是具体的位置以及墓穴入口,一直未能找到罢了。”

陶陶闻言点点头,而后起身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小小的八卦罗盘走到窗边,一边观察天象一边掐指推演。

“既然如此,那我们三日后就出发吧。”

“嗯哼?可有什么说法?”

“七日后,会迎来今年的第二次雨季,我们三日后出发,算去路上耽搁的时间,六日后应当正巧能到你所说的群山之地。

如此,我们正好能赶上雨季。

看风水虽与天气无关,但对于我们寻找某些阴宅却是十分有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