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丰

琦琦熊的绯闻已经传得全校皆知,有人信,有人不信。不信的认为老师关心学生学习实属正常,何况不是只关心一人,而是三人。相信的反驳为什么选那三位,还不是那三位最漂亮,各有千秋,他都舍不得,暂时无法取舍。然后有好事者开始打赌,为了提高获胜率,开始调查研究,向希望的同学打探熊老师对女孩的偏好。熊老师在希望班拥有崇高的威望,对于外班同学捕风捉影抹黑熊老师的行为,希望班同学一口否认,并严词批驳。但是三人成虎,说得人多了也就有人将信将疑了。

对于这一切琦琦熊没有丝毫察觉,周一照常说《诗经》。

“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丰》。”琦琦熊说。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琦琦熊带学生读读了一遍。

“谁来为我们解说一下。”熊老师问。

朱秀霞第一个举手。因为每周要学诗经,绝大多数同学都上网将《诗经》所有诗都读了一遍,朱秀霞虽然成绩在班上一般,也不例外。特别是对最近老师常说的《郑风》还将注解、翻译、赏析都读了一个遍。《诗经.丰》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古装爱情小迷妹脑海留下深深地印记。

“朱秀霞你上来说。”熊老师说。

“是老师”朱秀霞连蹦带跳跑上讲台。迫不及待开始先说注解。

“丰:丰满,标致,容颜美好貌。

俟(si):等候。巷:里中道,即胡同。

予:我,此处当是指“我家”。

送:从行,送女出嫁。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昌:体魄健壮,棒。

堂:客厅,厅堂。

将:同行,或曰出嫁时的迎送。

锦:锦衣,翟衣。褧(jiong):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叔、伯:此指男方来迎亲之人。

驾:驾车。古时结婚有亲迎礼,男子驾车至女家,亲自迎接女子上车,一起回夫家。

行:往。

归:回。一说指女子出嫁归于男子之家。”

由于心情激动,说完注释,也不等同学思考提问,马上接着翻译。

“难忘你人物好丰采,你曾在巷中久等待,没跟你同走悔不该。

难忘你健美好身材,你曾在堂中久等待,没和你同去悔不该。

锦缎衣服身上穿,外面罩着锦绣衫。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回还。

外面罩着锦绣衫,锦缎衣服里面穿。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归还。”

翻译完了又立马说赏析。

“《郑风·丰》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个屈从父母意志的弱女子,她没有对抗父母的干涉。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同情的。虽然,她未能与心上人结合,但她对心上人的挚爱之情却丝毫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深切了。在她的脑海里,爱人的容貌是那样的丰满美好,体魄是那样的健壮魁伟。想起这些,她的心中充满了无法消解的悔恨之情!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爱人在巷口、在堂上等她去成亲,幸福生活仿佛在向她招手。但却因父母的变卦,最终她没有能跟他走。如今悔恨之余,她要作最后的努力,呼唤爱人重申旧盟。她幻想自己穿上了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迫不及待地呼唤男家快来人驾车迎接她过门去成亲。这种由满腹悔恨引起的对幸福生活无限向往的强烈感情,在诗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好了,好了,你先歇一会,让其他有同学思考和提问的时间。你一下子说得太多,别人都记不住了。”熊老师说。

“呵呵呵,太投入了,忘了还有别人了。”朱秀霞说。

“你说的非常精彩,小姑娘真可怜,小姑娘的爹真可恨,周朝婚姻制度真无情。是不是?”熊老师面对朱秀霞说。

“是!”朱秀霞眼含泪水地点头说。

“包括婚姻制度的周礼真该批判,孔子揭露的真深刻,是不是?”熊老师面对朱秀霞说。

朱秀霞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想一想又觉得不对劲,又摇了摇头。

熊老师起身转过脸大声对同学们说:“孔子在无情地揭露和控诉周礼的无情,是不是?”

这怎么可能呢?教室一下子寂静无声。

“一个以克己复礼为自己毕生的理想的人,揭露和控诉周礼的无情是不是很幽默?”熊老师问。

“拉大旗作虎皮,有人在曲解《诗经》。”夏燕说。说完还瞪了王雎一眼。

“对!有三类人在曲解《诗经》。第一类人,将《诗经》推上神坛,将《诗经》政治化,将爱情诗说成为政治诗,今天影射这个,明天影射那个。古文中刺就是的影射的意思。第二类人,是封建卫道士,将爱情丑化为淫荡,说什么,万恶淫为首。第三类人,反封建。将正常的爱情,曲解为凄美的爱情。以此来控诉万恶的封建婚姻制度。”熊老师说。

“网上的解说,是反封建的曲解。老师我说的对吗?”严舞漪问。

“对。不是全部,有很多是,至少这首是。”熊老师说。

“《汉广》也是。”孟璐说。

“对。父亲哪有不爱儿女的?被贪婪蒙蔽了心智的人有,那是极个别。在任何社会这种人都会被人鄙视。就是政治婚姻,如果女儿不幸福,她还会顾娘家吗?”熊老师说。

“是呀!如果她因此而恨父母,那不是结仇吗?如果女婿家有权有势,娘家不是更要完蛋。”张鹏说。

“张鹏说的对。那为什么父亲要把关呢?我们在《关雎》里说过的,朱秀霞你说。”熊老师将改正的机会给了朱秀霞。

“第一,把关。怕女儿选错人。第二,为女儿争取利益。《关雎》就为女儿争取到太子妃。”朱秀霞说。

“这就对了。《丰》父亲也是在为女儿争利益。要彩礼,一是为女儿要地位,二是作为陪嫁的为女儿争财富。周礼贵族是不能闪婚的,婚姻分三步,《诗经.丰》说的就是贵族提亲、定亲、迎亲的事。男女青年通过对歌确定恋爱关系,如《诗经.芍药》。一段时间的交往,男方通过了女方的考验,如《诗经.将仲子》和《风雨》,女孩答应,男孩才请父亲上门提亲。如果男孩父亲觉得女孩或她的家庭不行,就会拒绝,如《诗经.汉广》。如果觉得都不错,就会上门提亲。第一段是提亲,丰,说的是聘礼丰盛。提亲时女方并没有决定接纳他,所以男孩不能进女家门,只能在门外巷子里等候。

第二段是定亲,昌代表聘礼更多、更贵重。能够允许男方来定亲,说明女方已经接纳了男方,已经确定是一家人了,所以可以进堂屋。闺房不到迎亲,男孩是不能进的。记住了女同学的卧室男生是不能进的。客厅是可以的,但不是以男朋友的身份。如果以男朋友的身份进女孩家,就该谈什么时候领结婚证了。

第三、四段是迎亲。女孩穿上新娘装,在娘家人和婆家人簇拥下,兴高采烈出嫁。

小姑子不想嫁人是南宋以后才有的谎言,认为女孩急切地想嫁人不稳重。周朝人没有说假话的习惯,越急切想嫁,代表越爱,男方觉得越有面子,急切到紧张忙乱就更有面子。现在谁来翻译一下?”熊老师说。

“老师我来吧?”夏燕举手说。不是放在桌上,而是直举头顶。

“好。你上来说。”老师说。

“您的提亲礼真丰盛呀!我知道您就在门外巷子想见我一面,我后悔守礼没有出去送送您呀!

您的定亲礼真贵重呀!我知道您就在家里堂屋想见我一面,我后悔守礼没有出去陪你您走呀!

我穿了锦衣穿罩衣,穿了锦裙穿罩裙,娘家的青年,快驾车送我出嫁呀!

我穿了锦裙穿罩裙,穿了锦衣穿罩衣,婆家的青年,快驾车接我回家呀!

”夏燕说。

“周朝婚礼排场真大呀!是不是和现在一样迎亲和送亲的车队越庞大,新娘越有面子?新娘都直接招呼上了!”钱多多说。

“这就是周礼,一点都不虚伪的礼。”熊老师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