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南海明赫欺清老无力

后营失守,中营投降,前营跑路。

‘大度’的噶玛兰人并没有追击,甚至目送敌人离开。

随着之前解救的噶玛兰人代表出面,他们渐渐地将被陈蓝云俘虏的噶玛兰人凝聚起来。

打扫战场,清除营地,派人向城里通信。

‘伟大的’噶玛兰族长,哈里布尔,终于打消了戒心,派人在城外设宴,为赵明玉庆功。

“哼,这番人竟然如此胆小,我们帮他解了围,竟然不敢让我们进城!”

副将愤愤不平,赵明玉摇头苦笑,他理解哈里布尔的担忧,但不代表他认可对方的行为。

“我们只需四处宣传,说明自己的来意,弄得噶玛兰人上下皆知。然后半志愿半胁迫地带几百名噶玛兰人前往我们的地盘,让他们在那里生活下去。这些人就会发现我们那里,比这里的生活要好。

渐渐地,他们就会归心了,我们再做好宣传和向导工作,这些噶玛兰人就会慢慢地迁徙出去。三年之后,起码,我们能获得七八成的噶玛兰人口。”

之前噶玛兰人中,想要向陈蓝云投降的一些贵族,看到了更加强大的赵明玉,心里的思路更加活跃起来。

赵明玉与他们确立了联络方式后,派遣副将带着被‘说服’的三百余名噶玛兰人踏上归途。

至于他本人,则凭借有恩与噶玛兰人,要求他们将西北边的两座村庄划归为他的领地。

而他的势力会退出谷城,里面的粮食自然会带走。

带着一百余名新军、两百余名仆从军,以及不少被他解救,愿意帮忙的噶玛兰人,管理着上千名俘虏,在那里毁林开荒,建立前哨站。

………………

此时,已经到了乾隆二十七年,中原大灾已经接近尾声。

事情过去了,那些官吏也渐渐地将实情禀报上去,原来饿死一百的变成八百,耕地减少千亩的变成减少五千亩。

至于脱罪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什么刚来上任不熟悉、忙着赈灾没数清,人手不足办不完……最后再推出一两个顶包的,万事大吉。

官员们互相作证,平稳落地,难受的只有朝廷和百姓。

尤其是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山东等,受灾最重。

乾隆到底不是个糊涂的人,年前,当收到闽浙总督杨廷璋奏报台湾乱民闹事的奏章后,他第一时间就考虑到,组建征伐大军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他认为台湾之乱,不过是一群刁民作乱,虽然他十分反感自己的老爹雍正的许多政策,但是在限制台湾府这方面,他完全继承了雍正的方法。

台湾府百姓不服兵役,驻军采取轮换调任,那些乱民,根本不会打仗。

以澎湖驻军监视大岛,以金门、厦门监视澎湖,叛乱必然局限于大岛部分地区,威胁不到福建内陆。

他认为,凭借闽浙地方军,足以处置叛乱。

若是真的处理不了,也要等,等到中原收获了下一季粮食,才能动员大军。

赵明赫起兵时机挑选的太好了,正是中原大灾让满清元气大伤的时候。

虽然没有威胁到满清的统治,但乾隆明白,若是不顾实情,悍然发动大军,民间的各种宵小,恐怕都会跳出来闹事。

所以,他严令闽浙总督杨廷璋全权处理福建省台湾道平叛事宜。并下谕旨,严令各地驻防官兵,加强警备。大灾之后,必有妖患,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掉。

但是闽浙总督杨廷璋很无语,他也想平叛,可是没想到叛贼变成了叛军,堂堂一个水师提督,带了整整三千绿营兵过去。

就听了个响!

然后没了,啥都没了。也不对,最后送来个无头尸体,身形和衣服都对得上,还是有东西可以造一个衣冠冢的。

可叛乱怎么平?同样是等啊,集结大军要时间,训练要时间,筹集粮草要时间,还要钱!

朝廷不插手,那这事就快不了,没个三五个月,集结数万大军前,他是不敢再动兵了。

但是赵明赫敢啊。

以‘正大光明号’为主舰,建立的南海护航编队,平日里除了出海打鱼以外,时不时地去澎湖转一圈,来一通炮火洗礼。

权当是练兵,这些水师士兵,一个个比赛谁打得准。

吓得清军守军愣是待着不敢出来,沿岸的营地、炮台,全都被炸毁了。

不时有不幸的清军死于非命。

守?守个屁!

但赵明赫根本没有想攻占澎湖地区,只是每日这样打一打,神清气爽。

清军不得不时常派兵增援,澎湖就像一个吸金兽,大量消耗着福建的财力物力人力。

而护航编队所打捞的海鱼,极大地填补了疯狂开荒以及减免农税造成的粮食紧张的问题。

“赵主席的打鱼办法真有用啊,这大黄鱼又多,又大,还聚集起来,一下网,啧啧。每次汇航,我们都能打捞数十万斤啊。”

他们所打的鱼,主要就是大黄鱼。

此鱼通体为黄色,长相十分酷似河中的鲫鱼,两者没有太大的分别。

在赵明赫原来的那个年代,由于‘绝户网’的频繁使用,船只迅速发展,加上渔民们的勤劳,打捞的这黄花鱼几乎绝迹了。

虽然赵明赫希望他们尝试捕捞鲸鱼,但是那东西不好遇到,而且需要去深海。

舰队还有着军事任务,所以此事只能搁置了。

大黄鱼的特点,就是每到春夏,就会涌入至近海进行产卵。

而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就是南海以南,东海,台湾海峡,指导广东海域。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满清守着这么大的宝库不用,非要禁海,导致只有少量渔民和海贼捕捞。

这大黄鱼和其他的鱼不同,他们的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

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

这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

赵明赫传授了编队敲船的方法,让大黄鱼们,集结起来,然后大网捕捞……

一开始他们半信半疑,但本着执行命令的原则,尝试一番,果然收获颇丰,随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后世,一网打尽的敲船行为,渐渐被禁止,为的,就是保护濒危的大黄鱼。

而在如今,满清害怕汉人逃往海外谋划反攻,实行海禁,私自捕鱼违法。

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出海捕鱼,而且渔船的大小人员都被严格限制。

自然而然,这些野生的大黄鱼们,没有天敌,疯狂的繁衍,所以赵明赫暂时不需要考虑物种保护的问题。

上百年的繁衍,这海里的鱼群数量巨大,现阶段,这些区域里,赵明赫的舰队一家独大,捕鱼捕得捡钱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