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秩序 长生

文安皇帝继位后,任用了许多儒门饱学之士,让自己看重的儒门治政人才开始担任朝廷大员。

当初被各大宗门执掌的部门,开始了人员的更替,直至与儒门五五分。

儒门因为当初保大宋,抵抗神武皇帝而遭受打压。

被神武皇帝的武德压服以后,自神武皇帝登基就改弦易辙,转而拥护皇室。

是除佛门之外,皇室最坚定的拥趸。

文安皇帝自然不是要让儒门恢复武朝之前的权势,而是儒门举子确实是治政良臣。

文安皇帝其中两位老师就是儒门大宗师。

从老师身上,还有朝堂上接触的大臣,文安皇帝早就发现,论治政,还是儒门之人最佳。

宗门选拔来的人才,虽然也不差,但终究只能算良才,不能称之为优秀。

这也是文安皇帝大力启用儒门人才的原因,其实神武皇帝压制儒门,又不一棒打死,为的就是让其为文安皇帝所用。

而且从神武朝起,朝廷尽收天下书院归入皇室,为皇帝所有。

天下书生金榜题名,尽是天子门生。

儒门学子已然跟前朝大不相同。

同时,朝廷开办武学,学子既可学文,也可学武,包括杂学,区分人才,学以致用。

普通人,可以跟随师父学习一门手艺。

行当,无分贵贱,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吃饭,无人轻贱。

要是能成为匠师,反而会得到朝廷大力任用,为朝廷培养人才,同样享有盛誉。

也是自文安皇帝始,太子除了储君的身份,正式成为百官一员,位列百官之首,参与朝政。

至宣帝,也就是当今圣上宣武皇帝,武朝历经六朝,三百三十一年,每位皇帝都以勤政爱民为治政理念,使得整个天下在朝廷治理之下,日益繁荣昌盛。

但其根本,还都在神武皇帝和文安皇帝搭建的框架之内。

只是相比神武皇帝的绝对统治,以及文安皇帝的威望,自弘治帝开始,皇帝的话语权已然没那么强了。

魔道两门的话语权开始加重。

算是真正形成了朝廷与宗门共治的局面。

这也是神武皇帝预料之中的事。

但这里的宗门是魔道两门,还有儒门,就是作为皇室铁杆拥趸的佛门,如今的话语权,也在世家、十大门派和五大剑派之上。

再不是神武朝时,朝廷与八十八家宗门共治的情形。

这是一流宗门所不能忍的。

但说实话,又无可奈何,当初,就是被神武皇帝托起来的,与宗门共享同等待遇。

说是一流宗门,其实面对真正的宗门,实力差的多。

包括魔门六宗、道门五大宗门、佛门四大宗门之外的宗门,都是神武皇帝的棋子,分去的是原本儒释道魔四大教派的权利。

分去的是四大教派执掌者的话语权,如今只是慢慢又有所恢复而已,毕竟不是哪位皇帝都有神武皇帝的武德。

武朝之前,太虚宫、纯阳宫、玉皇观这样的超一流宗门,也只是三皇观、三清道统的依附者,隶属五大宗门之下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