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整顿卫辉府

“杨同心的商业帝国 (.)”!

赈灾钦差晔亲王陈禛晔在彰德府停留了七天。这七天里,彰德府治下八个县城,凡是从今年二月份开始涨价超过三成的粮商,无一幸免全部被迫把当初赚的银子连本带利都吐出来不说,其中一些大粮商因为刻意操纵粮价,无一例外都被钦差砍了脑袋,家产也全数充公。

这七天里,晔亲王陈禛晔一共筹集银两八十万两整,粮食一万一千五百石,共计一百一十五万斤,这些粮食都是从彰德府八县粮商处收缴得来,直接被陈禛晔用来赈济本府灾民,于彰德府设置粥厂八百所,安抚灾民近十三万人,彰德府的灾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月中旬的时候,朝廷拨给河南的赈灾粮到了彰德府,全部归钦差调配,随着赈灾粮一起到的是皇上的嘉奖,表彰了晔亲王陈禛晔赈灾事宜办得很好,要再接再厉。

五月十一日夜,钦差行辕里晔亲王陈禛晔宴请赈灾有关人员,赏罚分明。

酒席散去,陈禛晔留下了彰德府知府蒋天成,叫他到正厅等候。

蒋天成这些天忙前跑后心力憔悴,苍老了不少,说心里话,自己寒窗十年官场磨砺数载,实在舍不得这个四品知府的官职,而如今自己能不能接着干这个知府,要看这位年轻的钦差是什么意思了。

“蒋大人。”陈禛晔端起茶盏看着战战兢兢的蒋天成,笑道:“这些天你办事还是得力的。”说完停顿了一下,说道:“不过你写的弹劾布政使蔡大人的奏章,却有些敷衍,这个却不好。”

蒋天成面露苦涩,说道:“毕竟是下官的登科恩师,这些年来多有提携照拂,作为学生,弹劾恩师,这种事蒋某实在做不了。”

“做不了?”陈禛晔抬头凝视蒋天成,冷笑一下:“做不了你不是也写了么?明白告诉你,本王对你们这些朝臣的党争没兴趣,我让你弹劾蔡仁杰是要给这个老东西敲敲警钟。河南此次三府受灾,他作为河南布政使掌管一省之民生,从去年秋天彰德府旱情初现,到今年三月灾情汹涌,他作为上官可有什么得力的举措?是调拨粮食帮你们三府赈灾,还是增派人手惩治不良之奸商?一样都没有,这样从二品的尸位素餐,要来干什么?”

蒋天成不忍陈禛晔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说道:“河南治下八府,各州府赈灾仓的都有亏空,恩师虽然掌控一省民生,可仓里没有粮,他也没法子。”

“没法子不会想法子么?”陈禛晔眉毛皱了起来,说道:“河南每年上交朝廷三百二十万石粮食,税银二百二十万两,是赋税重地。要是今年旱灾酿成民变,蔡仁杰就是罪魁祸首!到时候休说他一个从二品的大员,就是徐谦仁这样的二品巡抚一样要罢官丢职。”

蒋天成听到这里不敢再说,只得闭着嘴端起茶杯喝茶,但手却微微颤抖,他知道陈禛晔并不是危言耸听,若不是这次朝廷赈灾及时,彰德府十几万灾民没了生路振臂一呼,酿成民变,那将是一场损失惨重的浩劫!

始终站在一旁没说话的李公公,过来给陈禛晔倒茶,不动声色的说道:“王爷,明儿咱们就要去卫辉府了,您还是早点就寝吧。”

“嗯,也是。”陈禛晔抬眼瞟了一眼蒋天成,说道:“彰德知府蒋天成听旨。”

蒋天成站起来躬身聆听,陈禛晔坐着说道:“彰德知府蒋天成,灾情期间,举措不利,虽亡羊补牢,却收效甚微。念其在职期间,为官清廉,配合朝廷赈灾甚有苦劳。赈灾钦差审评,蒋天成降职为从四品知府,俸禄减半,戴罪立功以观后效,钦此。”

蒋天成跪下叩首,说道:“微臣叩谢钦差大人。”

“你这个知府暂时先干着吧。本王明天还要赶去卫辉府,你的评审回头我写个上呈给皇兄,行了去吧。”

“下官告退。”蒋天成站起来,双腿都在发抖,好容易出了钦差行辕,走到门口感觉眼冒金星双耳轰鸣站都站不稳了。一直等在门口的师爷盛图斋见状赶紧过来搀扶,许久蒋天成才缓过来。

“东翁,王爷怎么说?”

“景山兄。”蒋天成伸手抓住盛图斋的手,眼角泛泪:“王爷降了我的品阶,减了俸禄,我这个知府可以接着做下去了。”

“恭喜东翁贺喜东翁!”盛图斋喜出望外,知道蒋天成的官儿终于保住了。

“此次蒋某人能顺利过关,全靠师爷斡旋,请受我一拜。”蒋天成起身对着盛图斋躬身作揖。盛图斋扶起蒋天成,笑道:“东翁,我从你做知县就跟着你,十几年的交情,您要这么说,就生分了。”

“不生分,真的多亏了你,景山兄,我这次能死里逃生,已属侥幸。”

“东翁,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盛图斋面色严峻,说道:“您弹劾蔡大人的奏章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知道。你是他的学生,学生弹劾老师,这在官场是大忌,事情一旦传开对咱们将来仕途极为不利。”

“景山兄可有良策?”

“属下已经写好一份告罪文书给蔡大人,请东翁润色之后,火速派人送到开封,晚了那就什么都晚了。”

“不错,走,回去,写好之后我连夜派人送到开封!”

卫辉府府治汲县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只见各家粮行纷纷关门,掌柜和东家收拾好行李准备赶紧逃离卫辉府,为什么要跑?因为赈灾钦差在彰德府砍了不少同行,现在还不跑那是傻子!

然而,刚跑到城门口,只见一群龙鳞卫已经把汲县城门给堵住了,他们拿着汲县粮商的画像,一个一个对照,全城的粮商一个都没跑掉,被龙鳞卫来了个一锅端。

卫辉府知府郑树荣带着官员们守在路边等候钦差晔亲王。

晔亲王的内侍官李公公对着大大小小的官员说道:“王爷今儿早上就已经进城了,现在马车上没有,诸位请到钦差行辕等候,到时候自然会见到王爷。”

郑树荣早就听说这位晔亲王行事率性,可没想到连官场规矩都不守,只得带官员们急忙赶到行辕,按照官职大小守在侧厅。

中午时分晔亲王陈禛晔带着十个随从进了行辕,到正厅之上,喝了口茶,对着李公公说道:“李叔,去把郑树荣这厮给我叫来!”

李公公躬身领命,听出来陈禛晔一定是查到了什么事情才如此气愤。

郑树荣穿着青色四品朝服进来行礼,还没等说话,陈禛晔冷笑道:“郑大人,看你气色不错,想来卫辉府十一万受灾百姓,你都已经安置好了?”

郑树荣如何听不出这是一句反话,他消息灵通,对这位年轻的王爷行事还是知道几分的,说道:“下官无能,卫辉府治下八县受灾,下官已然竭尽全力,奈何天灾无情,非人力所能平息,下官也只能聊尽人事。”

“聊尽人事?”陈禛晔眉头竖了起来,李公公轻轻咳嗽一声,陈禛晔当即摁下怒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说道:“今早我带人进城时,发现城里不少粮商带着全家纷纷出逃,郑大人可知道这为何?”

“这个……”郑树荣一时不好措辞,说道:“听闻大人在彰德府整饬灾区,一些冥顽不灵的蠹商被大人依法严惩,卫辉府受灾五个月,本府这些粮商也是贪得无厌,惧怕大人您的威势,做贼心虚所以这才出逃。”

“不错,他们确实是做贼心虚。”陈禛晔笑道:“不知道,郑大人是不是也心虚呢?”

这明显是话里有话,郑树荣一怔,站直了说道:“下官救灾虽有疏忽,却是天灾难以抗衡,非本官不想救助灾民,实在是有心无力。”

“汲县是卫辉府的府治。”陈禛晔从手下手里拿过一本蓝皮账册,打开慢慢念道:“我说几个人,郑大人看看是不是都认识。茂祥粮行东主潘德贵、富盛粮行东主柯祖勋、四季丰粮行东主于希滨。这三个人郑大人认识么?”

郑树荣心里犹如惊雷一样炸了,不过他为人沉稳临危不乱,从容答道:“这三个人是本城的粮商,下官也曾见过。”

“嗯,见过。”陈禛晔又拿出几本账册丢到地上,沉声说道:“那郑大人看看这些账册你是不是见过?”

郑树荣看陈禛晔居然把账册丢到地上,这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断然不会做有失体面的事情,郑树荣弯腰捡起一本账册打开一看,心里突的一下,不过还是没有明显表现,看完之后说道:“这三家粮行的内帐,下官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还请大人指明。”

“这账册里的于仁礼,郑大人不认识?”

郑树荣面不改色,说道:“属下不认识。”

“我知道有人认识。带上来。”陈禛晔一声高喝,龙鳞卫带着五个人到了正厅,喝令他们跪下。

郑树荣一看这五个人,心里一惊有些慌乱,站在一旁不说话。

“你们三个,看看这位郑大人你们认得不?”

“认得,钦差大老爷,我们内帐上的于仁礼就是这位郑大人!他在我们店里有三成干股,这灾年涨价五成的事情都是他指示的,与我等无关啊!”这三位粮行的东主跪在地上哭天抢地的说道。

“郑大人。”陈禛晔说道:“有何高见?”

“奸商怕死恶意攀咬,不足为信。”郑树荣依旧面不改色。陈禛晔一指跪在旁边的两人:“这两人是你府里的管家和账房,我派人去你家里搜出了几本账册,郑大人不妨一起观摩一下,指正一二。”

“郑某乃是朝廷四品官员,府里人多,出几个宵小之辈欺上瞒下的敛财,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他们的口供,郑大人不妨也看看。”陈禛晔拿出几份口供,放到桌上,说道:“你做事也算是老练,一直都是你的妻弟帮你收粮行的分红,自己从未露面。本王在彰德府赈灾,你收到消息,让你的妻弟逃回了老家,不过可惜慢了一点。”陈禛晔一点手,龙鳞卫带上来一个脸色惨白的年轻人。

郑树荣一见这个年轻人,破口大骂:“你这厮仗着我是知府,在外为非作歹,今日本官就大义灭亲!请大人就地处决了这个吃里扒外的孽障!”

“苗庆发,你姐夫要大义灭亲,你怎么说?”

“大人我揭发都是这个贪官幕后指使的!我有账册和他的书信作证!”

“大人开恩,下官有失察之罪!”郑树荣当即跪倒磕头。

“郑树荣,你为官一方勾结奸商利用大灾之年,坐收暴利,如何对得起朝廷对你的栽培?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本王现在就要明正法纪,处罚你这个贪官!”

郑树荣一听慌了手脚,抬头说道:“大人,小人可是胡尚书的门生,请大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放小人一条生路!”

“哦?你是胡文宗的门生?”陈禛晔笑着问道。郑树荣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连声说道:“是是是,小人是胡尚书的门生。”

“你附耳过来。”陈禛晔招招手,郑树荣膝行向前跪在陈禛晔的脚边,陈禛晔弯下腰低声说道:“那你更应该死,我杀你就是让胡文宗好看。”

郑树荣呆立当场脸色惨白,陈禛晔一抬手:“请尚方宝剑!”

当天在钦差行辕门前,卫辉府四品知府郑树荣因为渎职昏聩,兼有和本地商人勾结,鱼肉乡里危害一方,由钦差审结,证人证物证词齐全,用御赐尚方宝剑就地正法以明法纪!

此事当天就在河南官场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众多官员的震动,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当天就有巡查御史写奏章参晔亲王赈灾肆意妄为有失体统,辜负圣恩。这些弹劾奏章经过通政司全部摆到了皇帝的案头,最后全部留中。

晔亲王陈禛晔在卫辉府停留了六天,罢免七品知县两名,正法四品知府一名处罚借旱灾趁机涨价超过五成的粮商一百二十八人,斩首奸商五人,筹集白银七十五万两,粮食一万八千石,共计一百八十万斤整。

其后,陈禛晔命卫辉府通判墨守成代理知府一职,随后安排人手开始在卫辉府赈灾,开设粥厂赈济灾民。修整两天之后,晔亲王陈禛晔带领人马进驻开封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