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不孝妇为财入魔 善德人再受封赏

回头再说水仙,一路打探,这日中午,来到西图国耶赫邦李大全家门外。她一手牵着马,一手轻轻叩着大门。

大全媳妇正在给圈里的猪喂食,听到敲门声,以为是李友朋从韩大叔家回来了,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头也不抬的道“自己家,还敲什么门”

只听那敲门声不停。大全媳妇这才意识到不是李友朋,把舀食的瓢放在猪圈的墙头上,边往大门走,边气生气死地嘟囔道“谁呀敲,敲,敲。”

大全媳妇打开大门一看,是一位衣着华丽,打扮讲究的中年妇女,手里还牵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不禁惊讶的道“你找谁”

水仙道“大妹妹,这是李师傅李友朋的家吗”

大全媳妇好像还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机械地点着头“是、是”

水仙道“他在家吗”

大全媳妇回过神来,疑惑的道“你是谁找他有啥事”

水仙道“大妹妹,你莫害怕,我是女儿国的,来找李师傅有事。”

大全媳妇一听是女儿国的人,马上联想起上次女儿国的人来,送了一百两银子的事,于是,热情地让她家来。

水仙扭头看了看马,为难的道“这”意思是这马拴哪儿

大全媳妇笑容可掬的道“没事,没事,你把马牵家里来吧。”

水仙牵着马,随大全媳妇进了家。大全媳妇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树,道“你拴那里吧。”

水仙拴好马,随大全媳妇走进堂屋里,没落座就急着问大全媳妇道“李师傅不在家”

大全媳妇道“俺公爹大前天串门去了,还没回来,你有啥事就给俺说吧。”

水仙听到大全媳妇称李友朋为公爹,便知道她是李友朋的儿媳,道“你婆婆在家吗”

大全媳妇道“俺婆婆年前就过世了。”

水仙一听李友朋的老婆已经死了,不禁暗喜,脱口道“好、好”忽然觉得失了言,赶忙闭了口。

大全媳妇不乐意的道“你好啥”

水仙自知说错了话,忙赔礼道“大妹妹莫生气,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李师傅吃了那么多的苦,他的夫人又突然过世了,觉得他的命好苦,为他惋惜。”

大全媳妇抱怨道“可不是他又瘸瘸巴巴的,什么也干不了,尽给人添麻烦。”

水仙疑惑的道“他腿怎么了”

大全媳妇道“还不是在你们女儿国里被人砍断了腿。回家路上一累,那伤又犯了,到现在也不好,整天拄着个棍子,一点活也干不了。”她想向水仙诉说李友朋的痛苦,好向她讨些银子做补偿。

水仙顺着她话的意思,道“你说的是,都怪那些歹人。我们大人也耳闻了李师傅的遭遇,很是同情,要我来接李师傅回去,也好给他治治伤。”

大全媳妇哪里肯相信心想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哪个官府会管老百姓的死活于是道“你这官府怎这么好还要给公爹治伤莫不是有别的勾当吧再说,公爹在你们那儿吃了那么多的苦,遭了那么多的罪,九死一生回来了,他怎会再跟你去”

水仙以为李友朋的儿媳不同意,便道“大妹妹你看,李师傅的夫人也过世了,在这里也是孤苦伶仃的,不如你就同意,让他随我去女儿国吧。”

大全媳妇听了,不高兴的道“你这是啥话俺婆婆死了,难道公爹就没人管,没人问了还孤苦伶仃的,你是说俺做晚辈的不孝顺吗”

常言道,守着瘸子不能说短话。大全媳妇多了心,因为,越是不孝顺的人,越怕别人说他不孝。

水仙忙赔着不是,道“不是、不是。大妹妹,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李师傅的夫人过世了,他也没了牵挂,正好随我去女儿国。”

大全媳妇见她老是说让公爹去女儿国,心里起了疑问,道“你是啥人为啥非得要带公爹去女儿国你有啥目的”

水仙哪里敢讲实话搪塞道“大妹妹,你放心,我不是坏人。”

大全媳妇不以为然的道“这谁能说得准坏人又没在脑门上刻着字。”

水仙被大全媳妇抢白得哭笑不得,耐着性子道“大妹妹,我是受官府里差遣,来接李师傅的。”

大全媳妇疑惑的道“在你们女儿国里干过活的人多了,你为啥非得让公爹去”

水仙编了话,道“李师傅手艺巧,想请他再去修饰一下那大殿。”

大全媳妇道“你要说这,就死了心吧。他腿都瘸了,哪里还能干得了活要是能干,不早让他出去干了还能在家里白吃闲饭再说,他在你们女儿国里遭了那么大的罪,怎还愿意再去”

水仙以为李友朋儿媳舍不得李友朋再去吃苦,道“大妹妹,你放心,这次李师傅去了,准再不会吃苦受罪了。你只要答应让李师傅随我去,我可以给你些钱”

大全媳妇心想我巴不得他去哪,也好省了家里的饭,要不,他去了韩大叔家都几天了,也没去接她回来于是道“你求我有啥用他要不愿去也白搭。”忽然听得说只要李友朋去,她就能给钱,惊喜不已,心想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却又故意板起脸,装作一副不屑的样子,道“钱、钱、钱,钱能比亲情重要”

水仙听了,心里立时犯了难,心想看来,李友朋的这儿媳还挺孝顺的。要带他走,还真得费一番周折。刚要再劝说,不曾想,却听大全媳妇小声道“你给多少钱”

水仙见大全媳妇态度变得如此之快,不禁惊愕,却又暗自欣喜。随口道“五十两,五十两黄金。”

大全媳妇哪里见过金子听说能给五十两金子,直惊得张口结舌“五、五十两金子”

水仙见大全媳妇见钱动了心,心里踏实了许多,道“是的,事情办成了,我给你五十两黄金。”

大全媳妇惊愕的道“那能值多少银子”

水仙道“至少你可以兑换一万两银子。”

“一、一万两”大全媳妇惊得张嘴结舌,瞪着眼睛望着水仙,好一会才不由自主的道“这么多啊”

水仙点了点头,道“你快把李师傅叫来吧,好好劝劝他,让他跟我去女儿国。”

大全媳妇心想要是有了这些银子,我家不就成大财主了心里那个高兴啊。于是,忙不迭的道“好、好,我这就让石头他爹去叫。”然后又为难的道“离这一二十里哪,你明日再来行吗”

水仙道“大妹妹,要不你告诉我在哪,我去接他吧。”

大全媳妇心想那哪行你去了,直接把他接走了,俺上哪里给你要钱去于是道“俺也不认得那地方,只有虎子他爹才知道,你就安心的等一天吧。”

水仙无奈,只好同意。她牵了马往外走,临出门时又叮嘱道“大妹妹,你千万得抓紧点。”

大全媳妇心想这还用你催我不比你心急连连道“是,是。俺抓紧把公爹叫回来,你也耐心等一天。”大全媳妇唯恐水仙等得不耐烦走了人,失去了这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

大全媳妇心急火燎,一路小跑地来到城外自己家的庄稼地前,朝着正在地里干活的大全又是招手,又是呼喊。

大全听到媳妇劈喉咙哑嗓子的喊叫,以为家里出了啥大事,扔下工具就往这跑,边跑边惊慌的问“咋啦家里出了啥事”

大全媳妇本就激动得难以抑制,又加一路的奔跑,累得气喘吁吁,脸色青紫,就更说不出话来了。她“呼哧”“呼哧”地大口喘着气,断断续续的道“家家家里”

大全焦急的道“家里咋了出啥事了”

大全媳妇喘了片刻,道“家家里来人了”

大全刚跑到媳妇跟前,听了这话,“嗐”的一声松了气,抱怨道“你这娘们,俺以为家里出了啥事哪,来个人看把你惊得你陪他说说话不就是了还来喊俺尽耽误俺干活。”

大全媳妇心急火燎的道“你、你知道啥快、快去把爹接回来。”

大全疑惑的道“你这娘们,又是闹得哪一出昨天俺还说去接,你不愿意。今儿怎又忽然变了卦”

大全媳妇哪里顾得了解释再说,她也不愿意将实情告诉大全。只是一个劲地催促道“你别问那么多了,快去吧。”

大全看了看天,已到了晌午,道“这个时辰了,回来时准黑了天,爹腿脚又不好,还是等明儿一早再去吧。”

大全媳妇道“不行,就得今儿把爹接来。”

大全生气的道“你发的啥癔症俺还没吃午饭。夜路又不好走,要是再摔着爹咋办”

大全媳妇道“你雇头小毛驴,让爹骑着回来不就成了”

大全惊讶的道“你这娘们,着了魔平时一个铜板都看得跟个磨盘大,今儿怎舍得雇头毛驴了你莫非有啥事情瞒着俺”

大全媳妇心里发虚,但嘴上却道“俺能有啥事瞒你不就是看着爹去了好几天不回来,俺怕别人说咱闲话吗”

大全心里狐疑就只为这,也不必这么着急,非得今儿去接呀还要雇个毛驴,准是有事瞒着俺。但转念又想也罢,管她有啥事,能把爹接回来就好。于是,返身去拿地里的工具。

大全媳妇催促道“你还磨蹭啥快走吧,俺拿家什去。”

大全只好一路小跑地回了家,啃了几口馍,向人家雇了头毛驴,直去了木石镇韩大叔家。

天刚黑时,大全哭丧着脸回来了。大全媳妇迫不及待的问“爹哪”

大全难过的道“爹丢了。”

大全媳妇气急败坏的道“你是咋弄的还能把爹丢了”转而又自言自语道“不会是那人把爹给接走了吧”

大全听得云里雾里,道“你说些啥呀,爹大前天就丢了”

大全媳妇听了,犹如晴天霹雳,脱口道“啥你说啥”

大全哭丧着脸,道“俺找到韩大叔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问了他邻居,那邻居讲,韩大叔的老婆早就跑了。韩大叔整天疯疯癫癫的不着家,那天倒是见过有一个人来找他,可是后来就再也没见他们回来。”大全木讷的又道“咱爹丢了,这可咋办”说着,竟然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大全媳妇眼见着到手的五十两金子就要没了,伤心欲绝,不禁也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道“俺的金子呀俺好命苦啊”

大全听得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想起今儿媳妇反常的举动,顿时生了疑,止住哭,喝问道“啥金子你这娘们,到底有啥事瞒着俺”

大全媳妇见大全真的发了火,又见事已至此,瞒他也没有用了,于是不得不讲了实话,道“俺命好苦啊人家女儿国里的人要接爹去,答应给咱五十两金子。可是却找不到了爹,这不是到手的金子又给丢了吗俺命好苦啊”说着,又哭了起来。

大全忿忿地道“原来是这回事你这不是在卖爹吗你见钱眼开,这种事也做得出来”

大全媳妇哭诉道“人家接爹去,要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不比在咱这穷百姓家里好吗再说,五十两金子,能值一万两银子哪,这样天大的好事不做不亏死了”

大全气愤的道“你整天的就是钱、钱、钱,这下好了,你钱得不到,爹也没了。”

大全媳妇道“俺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没有钱,一家人喝西北风去”说着又哭诉起来“都怪俺呀,要是俺好好地待爹,他也不会去韩大叔家了,也就丢不了了五十两金子,俺的金子呀”

大全不耐烦的道“别哭了,明天俺叫上二全,再找爹去。”

大全媳妇猛然止住哭,道“不行,虎子他爹,不能让二全去找。”

大全疑惑的道“为啥多个人不是找得快吗”

大全媳妇道“这事不能让二全知道。你想,要是他知道了,找回爹来,他不得又分一半的钱那可是几千两的银子,白白的分给他,多让人心疼”

大全沉默不语。他心里也很矛盾,她既想叫上二全,尽快找回爹来,却也不舍得几千两银子。

大全媳妇一夜没合眼,不停地念叨“金子,俺的金子”像魔怔了一般。

第二日,辰时刚到,水仙就徒步来到大全家,见了大全媳妇就问把李友朋接回来没有。大全媳妇吱吱唔唔的道“昨儿虎子他爹没得空,今儿一早就去接了,你下午再来吧。”

水仙见大全媳妇说话的样子,猜出几分的内情。道“是不是你们没找到他去了哪里快快告诉我,也好帮你们去找。”

大全媳妇担心被他找到,不给了金子,就是不愿意告诉她。委婉地拒绝道“你再等等就是。”

水仙从大全媳妇的表情里猜出了她的心理,道“大妹妹,你放心,不管是谁找到的李师傅,只要他能跟我去女儿国,我都会把五十两黄金一钱不少地给你。”

大全媳妇听了欣喜不已,道“你说话算话”

水仙干脆的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讲话绝对算话。你快告诉我李师傅去了哪里了吧。”

大全媳妇仍心有余悸,犹犹豫豫的道“公爹去了韩大叔家”

水仙不等大全媳妇说完,便问道“是从女儿国回来的韩玉树家吗”

大全媳妇点着头道“是,前几天”

水仙心中万分着急,生怕李友朋出了意外,回去无法向女王陛下复旨,哪里还听她啰嗦,转身就走。

大全媳妇见水仙急匆匆地往外走,忙喊到“你知道他家在哪吗就走”

水仙也不答话。她临来时,已向丁府丞要了所有木匠的住址,当然也包括韩玉树了,怎会不知

水仙疾步回到客店,问了去木石镇的路,骑上马,飞奔而去。仅用了半个多时辰就找到了韩玉树的家。她一手牵着马,一手去敲大门。刚敲了几下,隔壁的陈大嫂听到动静,走了出来,问道“你找玉树”

水仙道“大姐,你认识韩玉树”

陈大嫂道“看你说的,俺做邻居这么多年了,能不认识”

水仙忙道“大姐,你知道韩玉树去了哪里”

陈大嫂道“昨儿也有一个人来找他。今早俺才听街上人说,韩玉树升天了。”

水仙以为陈大嫂说的“升天了”,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了”的意思。惊讶的道“请问大姐,他是哪日死的这几日有没有他的朋友来过”

陈大嫂道“不是死了,是升天了,成了神仙。街上的人都这样讲,俺也没见到。还说,有他的一个朋友也和他一块升的天。”

水仙急迫的道“请问大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陈大嫂略一思考,道“好像说是三月初三那天。他的一个朋友来找他,在会上的一个酒馆里喝完酒,就跟着一个神仙升了天反正,俺也说不大清楚,你要想知道,就到那个酒馆去问吧。”

水仙道“大姐,哪家酒馆”

陈大嫂犹豫了一下,道“好像说是悦来酒馆。”又道“现在改名了,听说叫三仙聚酒楼了。反正,你到前面的大街上一问就知道了。”

水仙谢过陈大嫂,骑上马,直奔镇上的大街而去。到了大街上下了马,向路人问寻。路人道“你往西走两三百步,路北的那家三仙聚酒楼就是。”

水仙牵着马,满怀希望地快步向“三仙聚酒楼”走去,老远就见有许多人围坐在路北边的一个房子前。走近一看,是一些食客,围着几张小桌子在喝酒闲谈。抬头看,这店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书写着“三仙聚酒楼”五个字。

水仙见一伙计正从店里端着菜出来,赶忙大声问到“小二,前几日韩玉树可来过这里”

伙计听到问,抬头看,见是一位穿着讲究,打扮细致的中年女子,还牵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甚是惊讶,以为又是哪位仙人光临,忙热情的道“正是,正是。你有何吩咐”

水仙道“请问,前几日有没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同韩玉树一起来过”

伙计边往小桌子上放菜,边道“奥,你是问那个瘸仙”

水仙忙道“对、对,他腿不好,拄着拐棍。”

伙计放完菜,边往店里走,边道“你去问掌柜的吧,俺这都忙不过来了。”

水仙将马牵到街旁的一个空地处,拴在树上,然后返回来,找到郝掌柜,拿出一些碎银子放在桌子上,道“掌柜的,劳烦您,细细的将那日韩玉树和他朋友的情况讲一讲。”

郝掌柜以为水仙又是位羡仙者,便坐下来,给她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水仙边听边不住地点头。讲完后,水仙刚要起身离去,却见大全满头大汗地闯了进来,嚷嚷道“掌柜的在哪里掌柜的在哪里”

郝掌柜听到有人喊,问到“客官何事”

大全迫不及待的道“掌柜的,俺爹哪”

郝掌柜被问了个愣怔,道“你爹是谁”

大全道“听说,三月初三那天,俺爹和韩大叔在你这里喝酒来”

郝掌柜听到这明白了,道“奥,你是说那位腿脚不好的仙人啊”

大全忙不迭的道“是、是,俺爹是腿不好,拄着个拐棍”

郝掌柜赞许道“大侄子,你真是有一个好爹呀,他升天当神仙了,和你那个韩大叔一起走的。”

大全哪里肯相信心想爹就是一平常百姓,怎会成了神仙道“不会的,不会的”

郝掌柜诚恳的道“大侄子,我怎会骗你那日你爹和你韩大叔升仙时,满大街的人都看见了,这还能有假”又指着店里店外满满的食客,道“你看看我这小店,要不是因为他们三位神仙升天前,都在我店里喝过酒,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慕名而来这样的火红”郝掌柜感慨的道“我这小店,能有今日,全靠了三位神仙啊”

大全立时如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

水仙心里也是不明白李友朋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木匠,又无大善大德之行,怎会说成仙就成仙了哪暗地里定有不为人知之事。于是,辞别了郝掌柜,又回到城里,悄悄地向李友朋的左邻右舍打探李友朋的情况。将一切都打探清楚了,才急急忙忙地往女儿国返。

大全回到家,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媳妇。大全媳妇哪能接受这个现实一万两唾手可得的银子,就这样化为了乌有,她怎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大全媳妇魔怔了,饭也不知道了吃,觉也睡不着,没日没夜的就只念叨一句话“是俺不孝,金子没了。是俺不孝,金子没了”

再说水仙,回到女儿国王宫,来到御书房,向女王禀报了李友朋的遭遇。女王泪流满面,一个劲地自责道“都怪我,一次次错过了机会,若是早日接他入宫,也不致如此。是我对不起他”

水仙劝慰道“陛下,事已至此,还请陛下宽心才是。幸好李国舅苦尽甘来,做了神仙,再无了人间苦恼。”

女王哪里听得进劝无比自责的道“准是他在一次次的苦难之时,不见我伸手相救,伤透了他的心,对我绝望了,才把他逼到这步田地的。”

水仙又劝慰道“陛下,升天为仙也并非是想做就能做到的,定是国舅积了大德,又有仙缘,才得道成了仙人。陛下应为国舅高兴才是啊。”

女王道“这有何值得高兴的他若不为仙,在宫中,我们可长相厮守。今日又有了龙子,他日再生几个王子公主,儿女绕膝,一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有享不完的人间荣华富贵,不胜他做仙人十倍、百倍他这一去,直苦了朕,要独卧冷床,空对青灯了。”女王惆怅不已,泪流不止。

水仙不知再如何劝慰是好。可心、可意眼见着女王伤感不已,也无能为力,只能暗暗的为女王惋惜。

片刻,女王又喃喃的道“常随令不知,自去年,朕与他有了情思之后,自始至终,朕就从未忘记过他,朕做的每一件事情,百般的努力,都是为了他,为了能与她长相厮守,共享人生快乐。但自他离开京都城后,却始终未能向他表达过,以致使他产生误解。今他已升仙,朕心对谁诉说”说着,女王又流下泪来。

水仙劝慰道“陛下,国舅做了神仙。仙人云游四方。陛下若要表达对国舅的思恋之情,国舅还是能知道的。”

女王道;“朕对他忠贞不渝,若能将朕的恩爱与思恋告白与他,也能得些许宽慰。朕要他明白朕对他的恩爱之心,海枯石烂也永不会变。他日,他若能辞仙返尘,我愿守他到地老天荒。”

可心、可意听了,即为女王的真情而感动,也为女王的不幸而惋惜。也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水仙深受感染,眼含泪水,道“启禀陛下,既然陛下有如此愿望,卑职以为,陛下可为国舅修建庙宇,供奉其像,国舅见了,便知陛下的心意了。”

女王道“他是西图国人,朕怎好为他修建庙宇”

水仙道“启禀陛下,卑职得知国舅升仙后,回程时,便绕道去了荷前村一趟,得知那荷姑也升天做了神仙,而且升仙时,她那苍老之态,竟变成了少妇摸样。卑职以为,陛下可以为荷姑建造庙宇为名,供奉三位仙人,岂不成了”

女王听了欣慰的道“此法甚好。朕要大修庙宇,供奉他们,让他知道,朕心中始终未忘其情义。”

水仙又道“启禀陛下,陛下可借此,推动佛教,教化臣民。使举国之人,效仿其行,从善抑恶,自善其身。如此便可拢固民心,使官兵百姓,顺应朝廷。如是,则天下太平,江山稳固也。”

水仙走后,女王久久不能平静,又想起与李友朋那段耳鬓厮磨的美好时光,不禁又难过的流下泪来。抬头看见挂在墙上的先王那幅字,更有同病相连之感,于是起身拿起笔来。

可心、可意赶忙为女王铺好宣纸,研好墨。

女王倾注满腔爱恋之情,依照先王的御笔字体书写了一遍。书写完提着笔,久久地凝视着。

次日早朝,女王对文武百官道“朕近闻桃园县荷前村荷姑,行善积德,修成正果,耀升为仙。此乃荷姑之福,女儿国之幸。征兆我女儿国和谐昌盛,兴旺繁荣。朕为感谢神灵对我女儿国的眷顾,表达对仙人们的崇敬之情,欲对荷姑加以封赏。”然后对户部尚书白玉兰道“户部白尚书听旨。”

白尚书赶忙出班,道“臣在。”

女王道“朕赐封荷姑为荷仙姑,拨白银一万两,田一百亩,建造庙宇,供奉仙人。赐封荷仙姑之女荷妮为千户郎,赐其良田一千亩,白银一万两,耕牛二十头,良马十匹,马车十辆。并赐千户郎永不纳税。朕封你为钦差大臣,奉旨督造庙宇,不得有误。”

白尚书道“臣遵旨。”

杜大将军听了女王的封赏,心想陛下任职京都府丞时,行事是何等的谨慎,如今怎么这么鲁莽起来不是更改先王法律,就是动用国库,大肆封赏。一个小小的荷姑,即使升了仙,也不至于这样封赏啊。如此下去,怎么了得我身为护国大将军,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出班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妥。”

女王万万没有想到,杜大将军会公然反对,甚感不悦,道“大将军请讲,有何不妥”

杜大将军道“启禀陛下,那荷姑本为一村妇,为其大兴庙宇,大肆封赏,既不合礼制,也不合常理。”

女王压着火气,道“大将军,常言道,英雄莫问出处。大善大德,大仁大义之人,就应大加封赏,这即是对善德仁义之人的褒奖,也是对世人的导引与鞭策。让世人以其为楷模,皆存抑恶扬善之心,都行仁义贤德之事,遵守道德礼仪与纲常。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大将军怎可只视眼前蝇头之得失,而不计长远”

杜大将军遭到女王的数落,心中很是不悦,更重要的是,她觉得在众官员面前丢了脸面,不免心情激动,于是,直言不讳的道“启禀陛下,陛下扬善,臣无异议,但臣觉得陛下封赏过了分。臣以为,我女儿国国库尚不到满溢外流之时,不应这般浪费。给那荷姑辟一处私地,建三间庙宇即可。”

女王心想我本想借大建庙宇之机,供奉夫君李友朋,表达我情义,也让他了然我思念之心。若只建一处小庙,岂不让他说我情义寡淡,更加心寒我已为你大将军寻来康恩,你们二人日日缠绵,鱼水情欢,倒是快活。可怎不想我,没了李友朋,孑然一身,孤影青灯,只能寡守空床,独望残月,何等凄凉我心痛苦,谁人理解谁人知晓又能向谁诉说我只能通过为他修建庙宇,表达我心意了。我仅此奢望,你也横加干涉,真是可气。又加大将军出言不逊,女王心中恼火,也不免激动起来,毫不客气的道“大将军切莫再言,朕意已决,不可更改。”

杜大将军听了,顿觉愕然。心想陛下怎变得如此骄狂,全没了昔日的谦恭连我护国大将军也敢如此对待我是先王赐封的护国大将军,有先王赐予的宝剑在身,先王赐予我检视举国之职,我怎能辜负先王托付如此一想,也来了精神,又道“陛下”

女王见大将军还要阻止,毫不客气地打断她的话,斩钉截铁的道“大将军若为赐封之事,休要再言;若有他事,明日早朝再议。退朝”女王哪还给她反对的机会起身下朝而去。

杜大将军弄了个难堪,怔怔地站在那里。

众朝臣也不禁愕然,但见女王退了朝,也赶忙退去。

杜大将军愣怔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梅太师走到杜大将军身旁,悄声劝慰道“大将军,既然陛下圣意已决,你也莫要再阻止了。不然则有了抗旨不遵之嫌。”

杜大将军慷慨激昂的道“我身为护国大将军,要为先王江山社稷着想,岂能坐视不管先王赐予我宝剑,我就要遵从先王旨意,矫枉陛下之错,怎会是抗旨不遵”由于她心中愤懑,此时言语也有了些偏颇与过激。

梅太师忙责怪道“大将军这话欠妥。陛下如此封赏,虽然有些过了,但也无错。若陛下封赏,能使举国之人一心向善,求得国泰民安,也不失为一良苦策略,对先王江山社稷并无害处。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还望大将军能理解陛下的苦心才是。”

杜大将军正在激动之时,她哪里能听得进太师的劝认定了女王骄狂,既不把她这个护国大将军放在眼里,更不珍惜先王江山社稷。于是,心里渐渐生出怨恨与气愤来。

杜大将军回到大将军府,气得也不到前府问政,直回了后府。康恩和丫鬟们迎上来。康恩见大将军很不高兴,关心的道“大将军为何如此不悦”

杜大将军不耐烦的道“都是朝中之事,你也不懂,莫问了。”

康恩道“大将军,朝中之事我是不懂,可大将军若有不顺心之事,说出来也可消消心中烦闷,或许也能为大将军参谋一二。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还赶个诸葛亮哪。”

杜大将军叹了声气,道“今日朝堂上,陛下对升仙的荷姑大加封赏,超出了想象。我觉得陛下封赏得过了度,便出面阻止。可没想到,陛下不仅不听劝谏,反而给了我好大的难堪。你说,陛下为府丞之时,行事那么谨慎,处事那么周全,对我也那么尊敬,如今做了国王,怎么如此的骄狂起来”

康恩听了笑道“大将军,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哪。常言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王就是国王,怎能和一般官员时一样那还有君威国王说的话就是圣旨,你反对她,给你个难堪那算得了什么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惹怒了国王,那还了得再说,国王封赏就封赏呗,又不花大将军你的钱。”

杜大将军不以为然的道“那怎么可以虽然不是我的钱,但是,这些钱要从国库里出,是先王的。我身为护国大将军,为国家着想,为先王江山社稷保驾,那是我责无旁贷的职责。”

康恩道“大将军,我知道你是一心为女儿国,可这女儿国都是国王陛下的了,你又何苦来再说,你如此做,就不怕国王陛下治你罪”

杜大将军道“我有何可怕的我有先王赐予的宝剑,先王并赐予我检视举国。陛下又能奈我何”

康恩将信将疑的道“大将军,你有这权力”

杜大将军自豪的道“当然了。这是去年住持奉先王之旨赐我宝剑时,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亲口讲的,剑在如先王在。这还能有假”

康恩沉思片刻,喃喃的道“那时,住持怎么没封你为国王呢”

杜大将军忙呵斥道“放肆。你不想活了”然后又不无遗憾的道“谁知道哪当时赐封我为护国大将军,就已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了。我已万分的满足。”

康恩遗憾的道“大将军,那时你若是被赐封为国王,整个天下就都是你的了,又怎会看别人脸色受她人之气”

杜大将军又呵斥道“胡说,小心被她人听到,告你有谋逆之心。”又道“如今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何不满足的”她虽然嘴上这样讲,但经康恩如此一说,心里也隐隐有了些遗憾。

康恩不以为然的道“大将军,一人之下也是人下。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大将军身居万人之上又能如何你要小心谨慎才是。”

杜大将军也不以为然的道“你过滤了,陛下原为我下属,今日虽为国王,必定念我旧情。再说,我有先王宝剑做护身符,没人能把我怎么样。”不觉间,杜大将军也自大自傲起来。

次日早朝,杜大将军将供奉于府堂上的先王宝剑带在身上,不顾御林军士劝阻,执意带剑上了朝。众朝臣见了甚是惊愕。女王见了,甚觉扎眼,心中大为不悦。心想你大将军有何可显摆的昔日若不是我给你献计,你能顺利地把佛仙殿建成不早就被芍药太师给惩办了若不是我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难,掌握了春花的罪证,你能做到护国大将军的地位若不是我冒险变法,恩赐与你,你能与康恩耳鬓厮磨,鱼水情欢你今日的一切,哪点不是因我而得你不仅不知恩图报,反倒掣肘与我,你是何意难道想要凌驾于我之上女王越想越生气,不禁生出怨恨来。

这正是昔日战友生嫌隙,只因沟通未重视。恩怨只在转瞬间,坦诚相待是良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