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陌生人造访

杨大牛一边跑一边喊着秀姑的名字,引得不少村民出门注目。

有人低声地问道,主任,是不是找你媳妇?

大胆的村民则道,是找你的漂亮女人吧!

有好心人告诉杨大牛,秀姑往大道方向去了。

村民口中的大道,就是处于大王庄与小王庄之间,与通往江都大道相接的道路。

杨大牛连声说“谢谢”,就往大道方向飞奔而去。

还好,刚走上大道,就瞅见秀姑牵着女儿,慢悠悠的在路上走着。

原来,秀姑带着大女儿杨建国去了三王河大堤。三王河大堤上,那间茅草屋还在。

茅草屋是土坯房的初级版。

茅草屋四周,是用芦苇编成篱笆围成的;而土坯房四周,是用泥巴和着稻制成土砖,然后砌成。

它们共同之处,就是屋顶都是用稻草盖成。

秀姑面对着三王河大堤上的这间茅草屋,想起了三娃子,百感交集。没有这间茅草屋,当初她就无处存身;没有三娃子,也许现在的自己早已去见阎王。

终于看见母女俩了,杨大牛悬着的一颗心放下。

这时,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锅灶的柴火还在烧着,如果烧出来后果很严重。

杨大牛来不及多想,玩命的往家的方向奔去,他祈祷老天保佑他,千万不能失火,假若真是那样,五间房子将烧光,不仅仅这两年的汗水的白流,自己一家三口,也将无处存身。

他进了客厅就奔西厢房。真的很奇怪,锅灶里的火灭了。掀开门帘,又走进客厅。

“你是杨大牛?秀姑的丈夫吧。”忽然有个声音传来,把杨大牛吓得一大跳。

这时,他才注意到,客厅八仙桌旁的凳子上坐着一位近三十岁的男人。

“你是谁?怎么进我的家的?”杨大牛下意识地问道。

“你先不要问我是谁,得先要感谢我,不是我来得及时,你的家将不成家。”

“是的是的,谢谢你。”杨大牛连连作揖,以表示十分的感谢。

来人站起身来道,“既然秀姑不在家,我先行一步。你就告诉她,大哥来了,在前家舍等她。”

“大哥,不是大舅子吗?”杨大牛忙道,“失敬失敬,头次见面眼生,望你不怪。”

“一家人不必多礼。”

“怎么称呼你?”杨大牛礼貌地问道。

“你就说大哥找她,秀姑就知道了。”来人没有说出自己的名与姓。

“知道了,大哥。”杨大牛客气道,“我的稀饭熬好,我们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着急走。我现在盛稀饭,吃好就在西偏房休息。”

来人再三谢辞杨大牛的挽留,一瘸一拐地往前挪着步。

杨大牛见自己该做的礼数都做到,还是没能留住客人,心里对这个“怪异”的人产生了厌恶。

既然来找秀姑,既然自称“大哥”,有什么话不能当着他面说,非要到前家舍去说。

这个男人,会不会是秀姑的相好的?兵荒马乱的失散了,现在打听到了,于是就找到秀姑这个家。

杨大牛清楚地记得,秀姑在前家舍,除了周妈妈一家人,没有其他熟人,得等她回来好好问清楚。

陌生人走后,杨大牛在家左等右等,仍没见秀姑回来,心想来访的客人,在路上与秀姑相遇,于是去前家舍谈话?

因为他饥饿难忍,喝完两碗稀饭,查看一下厨房的情况,决定再次出门。他想弄清,秀姑究竟发什么神经,几乎不出门的她,走那么远干嘛?

来访的客人,与秀姑是什么关系,是真正的“大哥”吗?

此时,秀姑正在周妈妈家中。

下午五点左右,周妈妈对张长芳道,她想见见孙女,也就是说想看看建国。碰巧,张长芳在路上遇见秀姑,就把婆婆的意思转述了。

自从秀姑结婚后,除了春节期间去给周妈妈拜年,平常也难得见上面。现在周妈妈想见杨建国,秀姑没有理由拒绝。她抱着女儿杨建国来到了周妈妈的住处。

周妈妈大名周兰英,自从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三个儿子。

周妈妈除了会接生,是个接生婆,还有一个身份:巫婆,农村里俗称“大仙”。

当时农村的医疗水平低下,关键是没钱治病,头疼咳嗽等小病,就找“大仙”治。

“大仙”为人治病时,嘴里叽哩咕噜的,有时还会手舞足蹈的,就叫“跳大仙”。

跳完大仙后,就会焚烧一个小白条,合着来时点上的香的香尘包好,回去用温水冲服,病状一般三到五天就会消失。

关键一步,临走时要留下香火钱,是为了孝敬菩萨,否则,拿回的药就不起作用。说穿了,这香火钱是孝敬大仙的。

如今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府,为了破除封建迷信,加上她二儿子周天奎算是国家干部,她不再“跳大仙”。

周妈妈见到杨建国很是喜欢,抱过来又亲又啃。

可小小的杨建国不买她的帐,在周奶奶怀中又哭又喊闹个不停。

一旁的张长芳伸出手,“婆婆,你先休息会儿,让儿媳妇抱抱看。”

周妈妈一万个舍不得,可又怕哭坏小建国的身体,“好好好,让你先演习演习,免得日后手忙脚乱的。”

真的很奇怪,小建国在张长芳怀里很乖,有时还从她嘴里冒出“二妈二妈”叫声,把张长芳喜得合不拢嘴。

周妈妈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徐州会战中为国捐躯,三儿子在孟良崮战役中英雄牺性,张长芳是二儿子周天奎的媳妇,所以秀姑教会小建国喊张长芳二妈。

张长芳见婆婆周妈妈只顾与秀姑聊天,一声不提过继小建国过来“压子”的事。

她很是着急,几次暗示婆婆主动说出这个事,因为她相信:别人的面子不给,秀姑肯定买婆婆的面子。

天色渐渐暗下来,周妈妈站起身来,“秀姑,周妈妈就不留你吃晚饭了,你快点回去吧。”

“好的。”秀姑把手张开,“建国,过来,我们回家。”

“婆婆。”张长芳终于忍不住了,“你跟秀姑说说小建国的事,你看,小建国跟我挺投缘的。”

“长芳。”秀姑从张长芳手中接过小建国,“压子的事,我没有意见,等几天吧,大牛说还想与建国在一起多生活几天。”

她没有说杨大牛不同意此事,只说还想在一起多生活几天。这秀姑说话的艺术顶呱呱的,一流的,既不得罪对方,也让自己有回旋的空间。

她心里已打定主意,回去好好劝劝大牛,让他同意建国过继给张长芳家“压子”。

秀姑抱上小建国,准备回家。

杨大牛气喘吁吁跑来,“媳妇,终于找到你了,把我吓坏了。刚才有个自称你大哥的找你。他是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