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十一1

草根盗墓王的宝器洛阳铲

洛阳铲 十一(1)

监狱长正暗暗地得意着,可却有另一种声音意外地出现了。

北京几个搞历史研究的大学者,顺着报纸上越煽越大的风声,慌慌张张地结伙赶来。他们首先在洛阳城里乱钻乱闯,向政府和军方提出要求,要见李鸭子。当权的看这些读书人要见一个贼,还搞的猴急,感到滑稽,但还是恩准了。

几个学者一连几天在监狱的牢房里跟李鸭子促膝长谈,李鸭子一见是北京的大学问家来找他讨教,也激动得卖弄起来,把自己肚子里装的东西一股脑地往外倒。学者们哪有机会去钻那么多的墓葬,一边谈还一边记录,不住地跟他交流、印证一些看法,叹服他在古墓葬上积累的经验。李鸭子也是读书人,读书很杂,但目的是围绕着墓葬,所以对历朝历代的墓葬规制、陪葬器物等特征的了解,虽然零碎,要比学者们见识的具体多了。学者惜才的恻隐之心大发,竟通过报纸发出了刀下留人的呼吁!一时间,本地的读书人和外地的学者竞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展开关于留不留李鸭子脑袋的辩论,形成了意见相左的两方,观点鲜明,各抒己见,言辞激烈,互不相让,舌剑唇枪把洛阳城吵闹得沸沸扬扬。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一方说必须杀,盗墓贼本就是最见不得人的行当,掘坟伐墓不但违背了公序良俗,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最极端地毁灭,留下这样的人,等于是在加速历史文化的灭绝。如若不把这个贼王杀掉,邙山上要不了几年,将被挖空。杀,合理合法!

一方说要留他一条命在,声称李鸭子在文物考古上是个天才。说泱泱中华的历史文化传承本身就十分依赖考古,李鸭子所犯并不至死,倒不如留条命在,为历史文化做些贡献。一方不光只是说说,其中还有的学者本身就是有名的大律师,还声称要亲自为其辩护。

监狱长很后悔啊,怎么能让这些学者进来会见李鸭子呢,这不是添乱吗?他去找警察局长问:“是您大人给他们开的口子吧?”

警察局长说:“现在是审判程序,我已经不管了。”

他去找法院院长:“是您大人给他们开的口子吧?”

法院院长无奈地用手指着头顶说:“上面。”

监狱长说:“这群人一掺和,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法院院长老谋深算地笑着说:“好收拾,咱就只当是走夜路听到蛤蟆叫,它叫它的,咱走咱的,该咋弄还咋弄。”

监狱长蹙着眉叹道:“我那里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却跑来这一群书呆子搅局,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这些程咬金还不是只说不做,学者们果然就上门与监狱长交涉,再次要求与李鸭子会面。监狱长百般阻挠,无奈这些学者比他还固执。怕弄得僵局了,无法收拾,只好先隐忍放行,再另想办法。

学者们来要救李鸭子,李鸭子并不知道这是不是监狱长的安排,所以交流得十分融洽。学者们告诉他,法院很可能会判他死刑,还拿出了报纸让他看,让他明白自己身处的危机。郑重地说明要为他辩护,不能让他丢掉性命。他肚子里积累的许多经验和洛阳铲的用途,如果传授给学术界,归纳使用到考古学上,那是对历史文化的贡献,是可以将功赎罪的。

李鸭子被这些知书达理,一脸忠厚的学者们的真诚打动了,对他们十分地信任。他说:知道你们是抬举俺,没有得俺一星半点儿好处,还能真心来救俺,天底下哪里去找你们这样的好人!既然不嫌弃俺是个当贼的,俺就把那不外传的玩意儿叫你们见见,临了再送你们几把。叫你们知道俺耍的洛阳铲是个啥把戏儿,以后干正事儿用起来,也给俺传个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