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暂借定见

须知悍不畏死者敢于凭百人之力,突驰而前,从而决定战局走向,甚或扭转乾坤,确然极为少见,近五十年来,除早年间的焱朝傅钧阳之外,再无他人做到。

正是因为非寻常人所能为,焱朝皇帝顾秉业昔年封功赏爵时,便曾亲口说过:“诸将内能堪勇名者不知凡几,而寡人臣属中,能统百众克敌、奋长戈而转战者,却仅有傅钧阳一人。”语毕,即封其为颍川侯,又赐神兵苍刑戈,对这位骁将来说,乃是有别于诸臣的无上殊荣。

身为大将军的独子,这桩旧事自然早已被叶珏所知,他对那位傅叔叔亦是颇为心折,只不过自己所长乃是运用枪矛之术,无缘投在他门下习学使戈法门,诚为憾事。

目光扫处,叶珏好生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费膺、扈寒两人,倏然摇了摇头道:“罢了,我可不是轻视两位将军,要想仅凭百人之力决定战事胜败,为将者需得有超一流的修为方能奏功,二将虽堪称英才,到底尚有不足,只怕就是联手对敌,也做不成这等事。”

顿了顿,续道:“可惜我傅家叔父现在千里之外的西线战场屯兵拒敌,正自与北戎萧灵生、贺飞豹等人对阵,倘使其人率麾下飞骑至此,或能再次彰显神威。”

傅钧阳的大名天下尽知,费膺、扈寒虽为他国之人,亦有所耳闻,听叶珏目下用这位虎将来与自己相比,即令对方言中之意是觉得二人合力都未必及得上傅钧阳所能,心中仍是隐隐觉得颇为喜悦,仿佛是与有荣焉一般。

面生笑容之余,费膺略一沉吟,开口解释道:“少将军想得左了,傅颍川智勇双全,乃是少有的雄将,我等弟兄本不敢与之相提并论,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等尚有一桩傅侯爷没有的长处,不然我又如何敢说起这等方略来呢?

“须知我和扈兄弟此刻尚为北戎之人,身上所穿甲胄服色与其他北戎诸部之兵别无二致,混杂其间,料来萧雁和耶律逊宁等人分辨不得,在彼等不测之时动起手来,也就方便的多。

“再者,北宁城原为焱朝故土,其中居民,多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我等向郡守府和北戎诸部兵马旧屯军辎处纵火后,不必忙着当即南附,就去民居中躲藏一时,只要少将军等人来的快捷,想来耶律逊宁等人尚寻不见我等踪迹,便要忙着去应对强敌。”

见费膺陈词间甚有条理,况其主张并非亲领兵马在阵前破敌,只是乱中纵火,牵扯敌军精力和注意,使彼等不知虚实,较之昔日傅钧阳所做的‘百骑冲阵挫万军’,难易程度不啻天渊,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明其策,叶珏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思及费膺、扈寒两人已是打定了主意南附,日后便是自家袍泽,便如时下暨阳城中的慕容玄恭一般,忍不住叮嘱道:“此法虽好,但两位及麾下各将士也应当时时注意自身安危,切不可贸然强为。

“还请在事先晓喻众军,到时每人左臂不着甲胄,以免大军进城后误伤同袍,两位身藏民居中,只需听得风声有变,北戎败绩,便可径直来与我等相会。”

嘴上嘱咐着两人,叶珏的心中却由此想到了另外一桩事,适才费膺言中之意,无非是要借着北戎诸部往日定见,为敌军制造肘腋之患,这道理说来并不难解,然而经常被他人忽略。

休说世间其他庸才,就是秦王和自己,当初也曾经犯下这样的错误,倘使烈阳峰一战之前,秦王丝毫未向太子陈明行军部署,想来那疾行奇袭的法子,未必会被敌将萧灵生等人事先获知,对战局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可就难说得很了。

民谚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其实这世间难以提防的,又何止是暗中射来的箭矢?很多时候,自己的亲眼所言、亲耳所闻、亲身所感都未必可信,心中的定见,往往会成为坑陷自己的元凶罪魁,甚至会因此捐躯丧生。

鉴于此时所思牵扯到焱朝皇室纷争,不足为外人道,叶珏并未向费膺和扈寒提及心中所思,更未留滞在二人营中,见诸事已商议停当,又正值自己神思不属,索性便欲带同林馨宁和王麟就此离去。

费膺、扈寒两人与叶珏还只是第一次正式会面,对这位少年将军所历的过往和如今的心思变化均不甚了了,纵然瞧出他辞别之时面上犹带不豫,却也未能立即询问。

王麟到底是年纪轻些,兼之面对这等事情难免经验欠缺,虽一直跟随着自家兄长叶珏,堪称亦步亦趋,但心中的思绪却稍显迟缓,直到走出辕门之后,方才低声问道:“兄长,咱们既然来到这北宁城中,又与彼等一拍即合,何不就留在其中,闹个天翻地覆?

至于向秦王殿下、军中将帅说明情由,只需咱们这几日寻个机会,将消息传回暨阳就是,小弟瞧敌军防备不甚严密,未必便能拦得下。”

叶珏和走在左手边的林馨宁听他这等主张,心中不以为然之外,脸上都倏然多出几分笑意来,尚未做声应答,便先自摇了摇头。王麟看着两人的反应,心中也知自己言中有误,心思疾转,转头问道:“兄长,林家嫂子,可是小弟适才所说有不妥之处么?”

林馨宁本想自行出言指点这位小兄弟一二,可是想到自己与他的关系自然比不得兄弟之间亲厚,且有些教导,不同的人说将出来,便有不尽相同的效果,还是让叶珏亲自说明好些。

果不其然,还不等她完全转过念头,耳中便听叶珏接口答道:“兄弟用心虽好,但可不要因小失大,更不能如此随意便将自己置于未知优劣的环境中,日后你立身处世也好,决胜疆场也罢,都要牢牢记住,不能有须臾或忘,否则只怕总是教人放心不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