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犒赏自己

灵谷生物的创业团队一共有九个人,宗博士的投资最多,股份也最多,其他的,从几个点到二十点不等。

现在,他们担心的并不仅仅是纵赢通入股之后,公司的控制权会落在纵赢通的手里,他们同时还担心,公司的股份稀释之后,他们的股份越来越小。

江拾遗大致猜到他们的心思,所以,这次的股东大会,他希望能说服他们。

对于他们的第一个担心,江拾遗强调,纵赢通只是希望能与灵谷生物共同成长,对控制权没有欲望,并保证,双方合作之后,灵谷生物的经营团队保持不变,纵赢通不会干涉公司的经营,平时只会派一位会计师参与财务管理工作。

至于他们的第二个担心,江拾遗则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与他们探讨。

从静态来说,以前灵谷生物的静态资产是两千万,如果纵赢通实打实地投资一个亿,那公司的静态资产便变成一亿两千万,虽然他们的股份稀释了,但公司的静态资产绝对值大了,所以他们的股份价值实际上是增加了。

至于动态价值,那增值就更大了。以前灵谷生物的动态价值是八千万,有了纵赢通的一亿投资之后,就不会是单纯的一亿八千万,可能已经是三亿,甚至更高。特别是有了纵赢通的投资之后,公司设备得以改良,不但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同时加快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只要产品上市,得到市场的认可,那时公司的市场价值一定直线飙升。

而有了市场基础之后,公司就能进入更大的资本市场。一旦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公司的市值将是十倍,一百倍的增长,到时,他们的股份价值便是十倍,一百倍的增长。

说完公司的动态增值之后,江拾遗的话锋一转,强调公司的动态增值来自于改变。只有改变,才能让公司变得更强,更有价值。如果裹足不前,一旦公司出现危机,之前所有的投入便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是负资产。

江拾遗还说,公司的动态发展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只有符合这个规律,公司才会变得更有价值。如果违背市场规律,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的。

那些股东看江拾遗年纪轻轻的,就能把一个公司的价值说得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有些观点他们连想都没想过,不由很是佩服。

跟江拾遗接触这么久,宗博士也没有系统听过江拾遗的市场理论,今天一听,感觉很有深度,而且具有真实的市场意义,不是空中楼阁,不由很是赞赏。

说完之后,江拾遗又说道:“不瞒各位,纵赢通之所以要给你们公司投资,就是希望这笔投资能产生最大的价值,否则我们就成了送财童子,这种活我们是不干的。但是,这笔投资如何才能赚取最大化的利润呢?要解答这个问题,不是由我们来解答,而是由在坐的每位共同来解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利益的共同体,目标是一致。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初衷,与你们的初衷是一样的。”

宗博士说道:“小江,今天你的演说很精彩,也很真诚,真的谢谢你,辛苦了。这样吧,你先回去,我们再商议一下,有了结果之后,再和你商量。”

“好,谢谢宗博士,谢谢在坐的各位,今天拾遗放肆了,还请包涵。”

江拾遗走了之后,宗博士便与他的伙伴们重新审视他们原先的思路。

江拾遗这一等,便是一个月。

这个月,江拾遗很煎熬,但他还是强忍着不给宗博士打电话。

他的判断是,这期间,灵谷生物可能找了别的投资机构谈,希望从中择优。他有信心。因为他了解宗博士,一般的投资方很难与他顺畅的沟通。

看灵谷生物这么久没有反馈,黄树森有点坐不住了。

这是江拾遗的第一个项目,他希望江拾遗能拿下来。

至于灵谷生物的资质,他觉得还是不错的,比之前投资的那些企业都还优质。

这天,他终于忍不住了,把江拾遗叫到办公室,问道:“小江,那个宗博士还没找你吗?”

“没有。”

“要不你主动一点。”

“黄经理,该说,该做的,我们一个不漏,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沉住气。”

“你不担心让别家抢了?”

“黄经理,他们家有点特殊,如果对持股比例没有要求的,可能还好谈,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还有,如果他们能以高价格卖出小股份,那是他们的本事,我们也无能为力。”

黄树森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现在是关键时刻,的确应该沉住气。”

“黄经理,如果他们要价高一点,我打算答应他们,不知道公司支不支持。”

“高到什么程度?”

“比我们预期的高出不超过20%。”

“如果在这个比例之内,我会跟公司争取。”

“谢黄经理。”

又过了半个月,宗博士终于来电话了,约江拾遗见面。

看宗博士主动来电话,江拾遗知道决胜局到了,成不成功,就看这次的判断了。

两人见面之后,宗博士凝视了江拾遗一会,然后说道:“小江,这段时间你没有给我电话,我还以为你已经放弃了。”

“上次宗博士说有结果之后会给我电话,所以我一直在等宗博士的电话。”

“你年纪轻轻就这么沉得住气,倒是难得。”

“不是我沉得住气,是因为我相信宗博士你,相信你不会让我久等的。”

“就这么有信心。”

“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很好,年轻人,不容易。”

“谢宗博士。”

“我跟我的团队商量过了,我们的底线是出售45%的股份,售价一亿,如果你们有诚意,我们就签合同。”

江拾遗沉吟了下,说道:“我们的底线是一亿买50%的股份,这个价格已经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诚意。”

“我们不打算卖50%的股份。”

“我们最低的股份要求是50%。”

“那这无法谈下去了。”

“我们放弃了控股,已经是作了最大的让步,如果我们这么大的诚意还无法让你们感觉得到,那以后的合作应该也会很难。”

宗博士沉默了良久,终于说道:“好,50%股份可以答应你们,但价格是1.2亿,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如果还无法达成共识,那以后就不用谈了。”

江拾遗想了想,说道:“好,我回去跟公司争取,三天之内给你回复。”

“好,我等你的消息。”

回公司之后,江拾遗把最后的结果向黄树森汇报了。黄树森听了之后,便带着江拾遗去找宋景琪。

宋景琪听了他们的汇报之后,沉吟了下,说道:“如果你们觉得值得,那就决定下来。”

黄树森说道:“这个价格稍有点溢价,但现在他们的产品已经成型,节奏可控,而且宗博士是业内的大咖,这两个利好,足够抵消这点溢价,所以我觉得这个价格并不贵。”

“好,你觉得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

“如果宋总没有意见,我就安排时间与他们签约了。”

“好。”

然后宋景琪对江拾遗说道:“小江,这一战打得漂亮,可说是一鸣惊人。”

“宋总过奖了。”

宋景琪对黄树森说道:“黄经理,这次小江的表现非常突出,除了奖金之外,另外再奖励10万块,以资鼓励。”

“是,宋总。”

江拾遗又惊又喜,说道:“谢宋总。”

“小江,这是你该得的,以后再接再厉。”

“是,宋总。”

离开宋景琪的办公室之后,黄树森对江拾遗说道:“小江,那个宗博士非常不好搞,这次你能跟他达成共识,非常不容易,也非常精彩。”

“谢黄经理。”

“以后好好干。”

“嗯。”

得到公司的首肯之后,江拾遗便把结果通知了宗博士,然后约好一周后签约。

双方签完约之后,这个项目便算圆满结束了。

看第一个项目就取得了成功,江拾遗非常开心,请部门的同事好好地庆祝了一番。

奖金发了之后,他便去分期供了一辆B级车。

投资专员是个体面的工作,该装B的地方,他还是要装一下的。

看江拾遗春风得意的,严浩和凌晓晓甚是郁闷。特别是严浩,心里更不是滋味,以后想对付江拾遗就更难了。

提了车那天,江拾遗驾着车绕着洛城跑了一圈,然后在海边停了下来。

对着蔚蓝的大海,江拾遗大声呐喊了几下。

喊完之后,江拾遗便给梅小宇打电话。

梅小宇回学校之后,他基本保持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给梅小宇。他知道梅小宇还没完全原谅他,所以,他只有克制自己,不让他们才刚刚有点起色的感情再次受伤。

电话一通,便传来梅小宇那干脆的声音:“这个时候打电话,不用干活吗?”

“今天提车,请了半天假。”

“买车了?”

“嗯,刚谈成第一个项目,拿了十几万的奖金,所以犒赏一下自己。”

梅小宇沉默了下,说道:“恭喜你。”

“这只是个小目标。”

“嗯。”

“暑假你回不回来?”

“回去。”

“什么时候回来,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去机场接你。”

“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