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缘 起

在s省的一个普通村庄上,一群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刚刚放学,正你追我赶的疯跑在回家的路上。

道路旁,是两排崭新的瓦房,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新中国来讲,这里的条件已经属于富足之乡。

晴朗的天空突然变戏法一般,黑云带着无边的黑幕压了下来。紧接着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路边的小树发出咔咔的折断声。

“啊~~”

一帮鼻涕娃吓得哇哇乱叫,各自分散到路边人家屋檐下。

“嘁!一帮胆小鬼!”

一个小脸清秀七八岁男孩,面带不屑的快步走过。

“李子!快躲躲!天要塌啦!”

屋檐下的一帮小伙伴大声喊着男孩。

“胆—小—鬼—!”

小男孩边快速后退,双手大拇指倒指地面,学着电视中大哥的模样。

“轰!”

一道刺眼的闪电,笔直劈向小李子。

光团闪过,小李子满面漆黑,躺在雷电炸出的大坑中。

“血脉继承者选定!等候钥匙开启!”

一个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小李子的耳边,可惜他已经陷入昏迷。

陈炳夕这个名字在考古界是熠熠生辉,属于金字塔最顶层的那一小撮人。

陈老为人非常的和善,但是在学术研究上也是出了名的严厉。只要是他带过的学生,现在都是一个个活跃在考古界的名人。

陈老受聘于多家研究机构,其中最有知名度的就是故宫博物院专家的名头和北大考古系教授。

他最近最喜欢的还是呆在北大带研究生,把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传承下去。

这天陈老在审阅自己带的研究生论文时,看到他的学生引用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一段话作为论据时。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兴趣。

要知道斯文。赫定是瑞典人,曾于1895年发现了楼兰遗址,此后又多次到塔克拉玛沙漠考察。被考古界认为是发现楼兰的第一人。

90几年过去了,人们对于楼兰的认识还是停留在1901年斯文。赫定最后一次的考察前的记录。

那次之后,这个瑞典人就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如同一夜间消失的楼兰一样,突然就不见了。

陈老作为业内专业人士,自然知道那段历史,平时就算了。现在他正结束了上个项目,还没有定下个项目的时候,自是清闲无比,就着迷一样迷上楼兰个地方。

似乎心中有个声音,让他不由于自主的去探研这段历史。

想到就行动,这是陈老的一贯风格。在国家图书馆和档案局查询了大量资料。

更是在档案馆一个偏僻的角落中,翻出了一份几年前解密的绝密档案。

原来国家也曾在这方面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探寻这段历史,当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由郭老作为考古司司长时,就曾经组织过三次大型考察,每次光是人力组织都不少于100位的专业人士。最后都是无功而返,堪至第三次出行的186人考察小组无一人返回。全都消失在茫茫沙漠中。

从此以后国家就没再组织人员考察,郭老也引咎辞职。

这个郭老按辈分算是陈老的师爷,也就他老师的老师。

看完这份档案,也明白以前自己恩师赵老为什么一直心事重重了,直到去世前,拉着自己的手都是欲言又止。看来当时恩师是希望自己能解开这段历史,为郭老正名,同时又怕自己出意外,所终还是没有告诉自己。

想到这里陈老潸然泪下,自己五岁时双亲意外死亡。

赵老是父亲的好朋友,就把无依无靠的小炳夕带回家里照顾,怕小炳夕受气,他竟然一生未曾结婚,就这样守护着自己。

最后还把一身所学全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无私的教给了自己。很多亲爹都做不到的事情,他都做到了。

陈老想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为了他的恩师父亲,他也要走一趟楼兰,要亲自去考察,尽可能的发掘出那里的秘密!

以陈老在考古界的人脉和能量,国家的审批很快就下来了。考古司特意早请一支小队的特种兵来保护这次考古人员的安全。

另外陈老的几个以前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就这样,一支有7位考古骨干和20位辅助人员加上12位保安人员的39人队伍迅速到位,准备去征服那片不毛之地,这一年是1991年7月1日。

七月的阳光如火般撒向大地,特别是沙漠中,更像是烤炉里一样。

其实去沙漠最好是春天或者深秋,那时的天气会稍好一些。但陈老实在等不及,就在7月1日这天出发了。

先由直升机把众投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也就是斯文。赫定最初找到遗迹的地方,虽然这里已经有很多人来到过,但是都没有成绩出来。

陈老决定先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线索。要知道,根据历史记载,楼兰可有着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跟现在中国比是很小的存的,但是要用脚步去丈量,那也是不可能的。先发现的这地方就是楼兰的一个很小的城市,它的国都还没有确定。

补给品是每周由直升机空投一次,这是在沙漠里的第十七天了,距离下次补给还有四天时间,上次约定好在另外一个地方接受补给。

为什么是约定好,而不是随时联系,那是因为这个沙漠能天然屏蔽所有电磁信号,包括卫星信号。众人正在帐篷里打包物品,准备去下个考察点。

陈老站在帐外,任由炙热的阳火洒在身上,他远眺前方,看着蒸腾的热气在发呆。原以为多少能有点收获的,可是如今一点线索都没有,他的内心非常的失望。

他看得出来,自己的六个弟子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一定会有所抱怨的。唉!谁说付出就会有回报的!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