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开业前的准备

王霏对这些标准无感,倒是十分好奇王旭到底是怎么对女人这么了解的。

然后她就问了,王旭向她热情地推荐了位于帝都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平房,还有那里永远抱着孩子的大嫂。

王霏热情高涨,拉着王旭,骑上摩托,购物去也。

王旭觉得王霏真的很涩,什么都想试试,也不管身体受不受得了。可王旭能怎么办,嗯,当然是乐见其成,顺水推舟,成人之美啊。

王旭感觉自己就缺一部数码照相机了,可惜都还没发明呢。

王霏现在也觉得自己很涩,总之,和王旭在一起的这段时间,王霏才真的感受到身为女人的幸福。

嗯,又跑偏了,这凯迪拉克的方向盘就是有问题。

总之,现在的裁缝铺子已经万事俱备,只欠装修了。唐芸小丫头白天跑建材市场,买材料,请工人,忙得脚不沾地,晚上还要打样做衣服。

王旭两口子却优哉游哉,几乎就没怎么出过门,一副资本家做派。

唐芸却很感激他们的,16岁就出来闯荡的她当然知道机会的难得。两万块在91年可不是一笔小钱,那会儿BJ的小四合院才10万一套。

二哥两口子让她全权负责,那是信任她,更是锻炼她,又给股份,又给工资的,这简直比亲哥还亲了。

王旭他们没有看错人,小丫头还是很懂感恩的,至少没有立马拿着钱就跑路。这年月,为了万把块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的都屡见不鲜。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是谚语,而现实是,为机会准备的人往往得不到机会。

唐芸自从来了小院,可以说一直努力着,虽然目的性很强,但却并不非分。指南针的人,她照顾得很好,那是她的工作。

仓库她也管得很好,那就是她的努力,更是她的品格。她展现的不是她的工作能力,而是她不吃白食的品格。

而这努力被王旭他们看到,所以在她提出想卖衣服的时候,给了她机缘。她为卖衣服准备过吗,没有。

但是她一直努力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在小院里不像个吃白饭的。正是她的这一品格,让王旭觉得这个姑娘还不错,于是机会就给了她。

至于在忙碌裁缝铺的事情后,她依然能把仓库整理得很干净,这就是她的心意了。

唐芸的劳动显然是有收获的,裁缝铺的装修进度飞快,没找专业设计师,王旭自己大致画了一个草图就交给唐芸去折腾了。

虽然王旭没这方面的技能,但是多少见过一些,参考后世的一些样子,因陋就简的删改一番就算齐活。

这年月施工也没啥施工图之类的,都想着便宜,一切能省钱就最好,所以拿着画好的草图,和包工头大致说了一下也就行了,控制质量的关键是靠唐芸盯着。

材料都是唐芸去跑的,施工队也是唐芸小姑娘去找的。一个陕西人,现在感觉比王旭还熟悉帝都了。

这個小姑娘的能力真的不错,别看年纪小,能在这个咨询没那么发达的时代,毫不拖延地把材料买齐,还没出过岔子,这就是能力的体现了。

要知道,就算在网络时代,仅仅快速找到最合适的市场这件事,都可以刷掉至少一半的打工人。

为了省钱,小姑娘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帝都的装修市场,综合比较了几天后又快速地定下了所有材料,安排好送货的时间,安排好装修队伍的入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