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迷案中部道中还有道第38章 …

‘小旋兜’开始讲‘能不够’的故事:“大前年的秋季,一天下午。我带俺的小母狗在南河堤溜达,从对面走过两个吊儿郎当的人,他们手拿一大盘子细铁丝圈,每个铁丝圈一头好像固定在木橛子上。一个黑高个年龄比我大,大眼睛,紫红脸,黑嘴唇,鼻子有些塌,他外号叫‘能不够’。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白白胖胖,小眼睛,嘴角偶尔流涎水,他外号叫‘榆木疙瘩’......”

‘小旋兜’脑海浮现回忆画面——

“哥们,你们山区地面宽,野兔子不少吧?”黑高个‘能不够’笑着问。

“是呀。就俺这河坡地就多得很,就是没网,难逮。”‘小旋兜’缩缩脖子说。

黑高个‘能不够’神秘笑笑。白胖子‘榆木疙瘩’抖抖手中的铁丝圈,流着涎水说:“俺‘能不够’哥会套!”

‘小旋兜’迷惑不解问:“就用这铁丝套子?野兔子吃迷魂药了,傻乎乎地往你套子里钻?”

黑高个‘能不够’傲气十足,撇嘴讥笑他:“你见识浅。”

‘小旋兜’疑虑重重说:“听说城里人吃野味盛行,逮野兔的人越来越多,兔子的数量越来越少,进化得也越来越狡猾。有的人兴师动众,张网布控,一天也没见根兔子毛。澳大利亚兔子那么多,赤手空拳也逮不住。”

‘能不够’笑着对白胖子‘榆木疙瘩’说:“咱让他见识见识!”

‘小旋兜’将信将疑问:“我能帮你们什么忙?”

“你什么都不干,让您看看稀奇。”‘能不够’忽然又想起来说,“对,有你干的事,快回家找把斧子来!”

“掂斧子?很简单!”‘小旋兜’不服气更好奇,鬼使神差地跑回家掂着斧子折回南坡。

‘能不够’站在河堤,手搭凉棚,‘小旋兜’顺其目光,但见河坡起起伏伏,有成片成片的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镶嵌其间的油菜。河水缓缓东流,偶尔风起,乍起绿波。河堤通往坡下的小路弯弯曲曲,多处发叉又合拢。环顾河景,感觉眼前像铺开延伸的立体画,虽迷人而却看不出有什么活物。接着‘能不够’像个夜猫子,一会儿跑,一会跳,步伐矫健轻快。‘小旋兜’和白胖子‘榆木疙瘩’呼哧呼哧跟着小跑,也撵不上他。‘能不够’谁也不搭理,又顺着蚰蜒小路,猫着腰低着头像找绣花针似的左右寻找。突然他从小路边捡一个黑豆豆,僵着鼻子闻了闻......接着他下命令:“开始楔橛子!”‘小旋兜’迟疑。‘能不够’用脚尖点点小路正中间,“楔这儿!”

‘小旋兜’按‘能不够’的要求,抡起斧子楔带铁丝圈的木橛子......

“好了。”‘能不够’说,接着夺过‘小旋兜’手中的斧子,又神秘兮兮地命令‘小旋兜’,“在我后面挡着着我,别让兔子看见我干啥?”

‘小旋兜’像怕鬼似的左顾右盼,被动地傻乎乎地站在他后面,连他家的小母狗也摇尾巴扭着头看,不知所措......

‘能不够’先晃晃橛子,检查牢固不牢固,而后在橛子上又砸几下,接着在橛子的左右边用斧子把光滑的路面砸成坑坑洼洼,把一头固定在硬木橛子上方的铁丝活撸套挨地立起来......

按照‘能不够’的这种要求,‘小旋兜’和‘榆木疙瘩’把几十个带铁丝套的橛子楔满河坡或河堤上。偶尔有行人,也不知搞的什么名堂。夜幕降临,他们回到村里。‘能不够’悄悄对‘能不够’说,“明天起五更,拿着您的斧子拾兔子。”

晚上,‘小旋兜’满脑子想‘能不够’指挥楔橛子的情景,躺倒床上困惑着、猜想着明天能不能拾到野兔子......

第二天,天没有亮,‘能不够’就叫‘小旋兜’和‘榆木疙瘩’快起床拾兔子。好奇心驱使‘小旋兜’失去倦意,匆忙穿衣,抡起斧子,像出征的勇士,跑步到南河坡。刚到河堤上,他就发现路边一个兔子被铁丝套子撸着了脖子,七窍流血,龇牙咧嘴死在橛子旁。‘小旋兜’兴奋不已,扔下斧子,拔橛子,取兔子。这时忽听河坡下,有兔子叽叽呱呱惨叫,三人寻声望去,一只兔子在蹦来蹦去,像在跳晨舞......

‘能不够’大叫:“不好,下面的兔子没有死。”他掂起斧子,冲下河坡,说时迟,那时快,举斧子砸兔子腰,兔子叽哇一声瘫痪不动了,但还挣扎咬人,他又一斧子砸到兔子头上,兔子一命归天。

他们顺着昨天黄昏楔的橛子找,共逮到六只大大小小的野兔子。天大亮,有的村民好奇,纷纷前来讨教。‘能不够’拍手:“不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一位60多岁白胡子老头嘲讽‘能不够’说:“不就是个小玩意吗?值得拿架子?”说着往‘能不够’嘴里塞根烟,剩下半盒填到‘能不够’的裤兜里;‘小旋兜’紧忙给‘能不够’点上烟。大家围住他,有的蹲,有的站,有的龇牙咧嘴,有的挖耳吐烟。老少混杂,烟雾缭绕。‘榆木疙瘩’站一旁傻笑......

‘能不够’猛吸一口,不好意想地说:“这奸藏不住了。”接着开始讲套兔子技术——

“先说野兔习性。野兔喜光怕暗,白天懒夜里欢,卧干燥地方,好吃新鲜麦苗、青草。夏天喜阴凉,靠水旁;冬天喜钻茎场,偎村庄,朝阳躲河坡;爱跑在四通八达的路上。交配在春天,育儿在夏天豆地。”

“接着是兔套的制作。选小米一般粗细的铁丝,截成一尺,挽成活撸套。一头固定在一个硬木橛子上方,绕处稍微挖一下成细脖,避免兔子挣扎脱套。下套时,一般在太阳快落一两小时前,人不要太多,应静悄悄的;套子成鸭蛋形,高七寸。取兔子时间一般在五更时,若有活的,用斧子砸腰,尔后捆后腿即可。”

白胡子老头急不可待:“咋知道哪里有兔子呢?”

“下套子是绝活。”‘能不够’把烟把扔掉,“首先,确定兔子活动区域。野兔大都活动在离村庄较远的大坡地,坡地又要有通向村庄的生产路。野兔的活动区域白天基本无人来此,就是有人也是来去匆匆。其次,我们进入兔子活动区域后,顺路仔细观察是否有兔子屎。屎是干的,说明兔子前几天在此活动过,或远或近;屎是湿的,肯定现在就窝在附近。再次,选准下套子地点。野兔活动区域,若有田间斜小路,或羊肠小道,且通向大路,那么兔子晚上就活动在斜小路上或地头上,下套时从大路口,一直下到斜小路深处。最后也是关键一环,就是利用兔子‘喜光怕暗’诱骗野兔钻入套子。看我——”他把‘兔子套’一端固定在木橛子上,把木橛子揳入斜小路中间,边示范边讲解:“把下‘兔子套’两边的路打砸成坑坑洼洼,到晚上成暗影;把‘套子圈’的路打磨平滑,到晚上明明亮亮。黑夜,兔子在路上撒欢追逐时,避黑趋明钻入套子。兔子是敏感的,也是一往无前的,当它进入圈套后,铁丝套圈碰住它的耳朵就猛往前窜,结果就被套子撸着了脖子,越挣扎越紧,直勒得它龇牙咧嘴,七窍流血,一命归天。”

又到下午黄昏,大家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能不够’指挥:“你们按我说的做,分头行动!”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下套子的村民,像抢元宝似的往南河坡跑。果然,套住的兔子到处都是。‘小旋兜’拾兔子……白胡子老头掂兔子,‘榆木疙瘩’背兔子,个个喜得合不拢嘴……

【作者题外话】:本章重在突出‘能不够’精明狡猾的性格,说明他不好对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