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资源分享

这也是有些捕快不敢多雇佣白役的原因,同时大家可以通过你手下白役数量,以及手下白役的穿戴可以猜到你的能力和实力。

白役地位不高,不管是衙门还是主子都不会把他们当人,但是真的有事,他们又是最主要的主力。

不管是擒拿贼人,巡逻防盗,夜间防火其实都是白役在负责。

正式捕快除了偶尔出来转转,一般都是躲在店铺里喝茶听曲,除非是有大事,否则捕快才懒得出门干活。

所以白役们其实干的工作等于是捕快的,同时他们也顺带把捕快一部分权利拿到手,老百姓看到白役,都能知道对方代表什么。

你也别觉得老百姓傻,这些白役收了银子,自然需要保护他们,做生意难免遇到一些刁难,还有那些混迹在街坊上的黑帮分子,他们也是靠着各种偏门生活。

哪怕在白县其实也是有两波收保护费的,一方面是官面,也就是胡涛这样,一方面是那些黑帮,他们同样要收,你如果不给,他们就会故意下套。

那些黑帮有时候真的胆大心黑,故意从外面弄个死人,半夜给你扔在店铺门口,等到第二天被人发现,你这店铺就完了。

哪怕官府查清楚不是你的问题,可是做生意都是图吉利,谁会希望来一个死人的店铺买东西。

更别说官府那边想要平安无事,也要打点很多钱,远不如直接给保护费省事。

虽说出了两份钱,但是无论是白道黑道都算解决了,店铺也可以踏踏实实做生意。

当然有些店铺就不用,比如胡家自己的酒楼,如果胡涛自己经营,无论是官面还是黑帮都不敢过来。

当然胡家才不会做这种生意,租给别人一年稳稳当当拿钱,自己也不用管理,反正在白县商铺就这些。

是的,在白县商铺已经近百年没有增加,从最初定下一千两百家,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依然是一千两百家。

白县县城很大,空地很多,可是每个商铺都是永久,只有主家转让,没有新增的。

这是各方面共同维护的,因为商铺增加,不但会瓜分利润,关键是容易打破某些规则。

所以白县的商铺溢价价值远远超过实际价值,因为每一间商铺都代表一个行业的准入机制。

很多人宁可出价上千两都想要买一个商铺,可惜有价无市。

胡家这家酒楼的所属权花费了胡家先祖两代人的心血,据说当初为了拿下这家酒楼,胡家还死了人。

所以别看县城很大,其实这个圈子早就被方方面面都划好了。

为什么县太爷来了以后要看重这些六房吏员,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个外来人,很难触动本地盘根错节的关系。

县令通常三年一任期,最长也是六年,九年就会被调走,可是对于那些吏员,他们世代都在这里生活。

大家基本上都会把县太爷高高供着,该给的孝敬一分不少,下边有事大家私下里解决就可以。

精明的县太爷可能一年都升不了几次大堂,有事下边的县丞,主薄已经都出面解决了,再不济师爷出面。

也有二愣子县官,不过这种人很快就会被大家集体教训,然后慢慢也就明白什么叫人情世故。

佐贰官其实就是本地人的代表,他们通常都是六房吏员出身,通过捐献白银,或者上面有人,然后获得一些官职。

在大明朝七品就需要进士出身,可是八品,九品芝麻官就可以靠卖钱或者什么获得。

因为八品,九品芝麻官只是在府城备案,省府那边都不知道这个人。

同时八品,九品很难晋级,除非是省府那边二品大员亲自做保,否则这样的品级一辈子都在下边任职。

像胡雄那样的捕头其实根本就是不入流,只是地方为了区分管理才会认命这样的职务。

包括六房吏员的头,他们也是如此,严格来说捕快,捕头都是一个级别,就和现代人派出所所长是股级,可是真正公务员体系里除了科员就是副科级,副科级已经是县里副局长级别,股级是什么?

当然不管认不认,在县城佐贰官绝对是真正地头蛇,下边那些六房总管,捕头,又是各个小山头。

再然后就是各个正式差役,捕快们组成无数枝干,下边的几百上千白役就是树叶密密麻麻钉在县城各个角落。

胡涛以前只是一个普通人,-别看他已经四十多岁,可是从来没有如此清楚了解一个地方的权利和财富构成。

白县几十平方公里,几十万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小社会,甚至在古代因为道路,交通原因,这里依然就是一个小国家。

如果不是府城,省府定时会给白县增派一些任务,官员,甚至大家都不会知道上边有其他官府。

在这个时代,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离开县城,从生到死就在这方圆几十里地。

胡涛陪着小妹胡杏儿去胭脂房

买了一些胭脂粉,又跑到银楼买了两支银簪子。

顺便在路上看到卖糖葫芦的,又买了一串糖葫芦,胡杏儿很开心,父亲平常太忙,自己想要出门,除了有些重大节日,只能拉着大哥一起出来。

好在大哥以前虽说有点憨憨的,可是对她是真好,最近大哥有点变化,胡杏儿打小就聪明,早就察觉到大哥的那些变化。

同时她还特意去测试了几次,最终在大哥回答了自己小时候偷藏在偏房鞋柜里那些小零食后,胡杏儿才确定大哥没有被人顶替。

包括胡玉儿,胡雄都没有太怀疑,毕竟胡涛有点缺心眼,可是这种情况在自家人眼里从来不是毛病,特别是这次胡涛经历一次巨大事故后,有所改变大家也都理解。

倒是没有人会猜到胡涛居然已经被人张冠李戴,搞定了胡杏儿的试探,胡涛暗自庆幸,谁能想到偌大胡府最后却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怀疑到自己。

亏得他当初吸收了对方的魂魄,里面恰巧有早些年发生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