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儒冠变珠钗

矣县城东数百里外,一架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行驶着。

一名墨衫青年驾着车,握着身旁女子的手,轻声说着话。

就像一对恩爱夫妻。

可在路过的行人眼中,这马车上只有青年一人在自言自语。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怪人,还不至于特别引人注目。

不过若是他们看到了车内的尸体,恐怕就不会这么淡定了。

这‘二人一尸’,正是叶安和周诗姚。

此时距离那晚已过去了数日,他们已经离开矣县,向着京城出发了。

严格来说,此时的叶安是戴罪之身。

盗尸罪。

那晚虽然发生了很多意外,可结果还是顺利的。

叶安用周诗姚随身携带的仙家迷药放到县衙的守卫后,便背着她的身体离开了。

至于一位身负浩然正气的儒家学子为什么会随身携带迷药?他没敢问。

好在这案子没有苦主,通缉文书也就没发往其他地方。

偷尸的罪名叶安并不在意,反正到了京城误会自然也就解开了。

让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臭了。

他想起了那天乔装离开时,在城门口听到的对话:

泼皮甲:“哎!哎!你听说了吗?昨天有人假扮仵作进入县衙,不光用药迷到了官吏,还把一具女尸给偷走了!”

泼皮乙:“啊?还有这事!这人没事偷尸体干嘛?求财呀?”

泼皮丙:“有可能!听说那女尸身上的衣物看起来可值不少钱呢!”

泼皮丁:“哼!你们懂什么,要钱直接拿不好么?我跟你们讲,我一表哥在县衙当差,见过这女子。听说长的是天仙一般...”

泼皮甲乙丙:“你是说...”

回应他们三人的是一副“你懂的”的表情。

众泼皮:“嘿嘿嘿嘿嘿嘿...”

当时要不是有周诗姚出言阻止,叶安就要多背负四条命案了。

这帮变态!过去这么多天,他仍不能解恨,想起来还是一肚子火。

至于始作俑者的周诗姚,此刻正任由叶安牵着手,乖巧地坐在一旁。

这自然不是二人间突生了情愫,只是因为她现在还是个没修炼过的阴魂,无法触碰物体。

但不知为何,只要通过叶安,就仿佛有了实体一般,除了其他人仍看不见她外,与常人没有任何不同。

飘着消耗太大,当下也没有可以容纳魂魄的法器。

她为了能坐在马车上,也就有了现在这牵手的一幕。

感受着掌心中传来冰凉,叶安打量起眼前的周诗姚来。

她这些天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鬼的衣着可以随自身的想法而改变。

一开始的时候她还穿着那身儒生服,终日都在看书,说话也冷冰冰的,面无表情。

可渐渐的,衣服变了,表情丰富了,话也多了。

像现在,她头上的儒冠不见了,变成了一支珠钗。脚下的靴子也被一双绣花鞋所替代。

此刻正坐在车边,一前一后地摇晃着双腿,笑着欣赏沿途的风景。

叶安曾经问过原因,用她的话来说是艳鬼的体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性格。

牵手也是,最初时对方没有一丝扭捏,大大方方的。可今早赶路时,她的脸上竟出现了一丝...娇羞?

哎,都是自己惹的祸,叶安也不敢吐槽,默默受着。

不过看着一个“严肃的老学究”渐渐变成了“青春的美少女”,心里还是挺爽的。

“我昨天写给你的儒家修行方法,看了吗?”周诗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恩,说是要通过读书积累文气?”

她点点头,说道:

“对,不过也不只有读书,任何与他人间的思想交流,只要得到认可,都会产生文气。”

“读书,论道,教习,哪怕是陌生人看了你写的文章,都可以。”

果然与我在《道典》上看的修行方式完全不同!

叶安听着,心里却产生了疑惑,问道:

“那岂不是我只要召集一批乡野愚民,每日给他们讲讲故事就行?”

周诗姚闻言摇摇头,道:

“只靠文气是不能成为修士的。”

“文气可以在文庙的帮助下会炼化为浩然气,当浩然气足够时,会在体内助你凝结文胆。”

“有了文胆,才算是踏上了修行之路。”

“文气分为很多种。你读市井话本能产生,读圣人典籍也可以。但文庙只认可后者。”

“譬如你给孩童讲故事,得到的文气不会被文庙所认可,对修行也没有任何帮助。”

“但倘若你是在教他们读书识字,这样的文气虽然增长缓慢,但都是可以传化为浩然气,用于修行的。”

叶安点点头,细细思索着其中的玄妙。

这时,周诗姚取出一个小瓷瓶,递给他:“这是天眼露,可让人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具有类似天眼的神通。”

叶安接过瓷瓶,在对方的示范下往双眼里各滴入了一滴。

露水入眼,冰冰凉凉的,却没有什么疼痛感,有点像前世的眼药水。

可在睁开眼后,他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原本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多了一片片细细地白雾,四处流动着。

周诗姚的声音适时传来:

“你面前的就是灵气,广布于天地之间。道家的修仙者们就是依靠体内的灵根将它们吸收炼化,用以改造神魂体魄,以求长生。”

“不过这灵气对我们儒家修士来说没什么用。”

“看我的身体。”

闻言,叶安转身,掀开车帘向内看去。

她的身体与前日相比并无变化,只是此时正被一团淡青色的气体盘旋包裹着,应该就是所谓的浩然气了。

至于这些气体的源头,是身体内部一块琉璃般的透明物体,上面还刻着一个淡淡的“水”字。

周诗姚继续解答道:

“这就是文胆,上面刻着的是我的本命字,也是它们在一直释放着浩然气,隔绝天地万物,防止我的肉身腐坏。”

这浩然气能挡微生物?叶安似乎明白了她的身体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完好无损。

“我的文胆有些特殊,叫琉璃胆。普通儒家修士的文胆大多是金色的。”

“成功凝结文胆的读书人,便算是进了下三境中的九品。”

“此后,文胆便可以代替文庙,自行炼化文气。”

“至于之后该如何修行,待凝结文胆后,你的先生会详细讲给你的。”

“我提前跟你说这些,是想让你进了洛城后买些书籍,开始积累文气。”

叶安不解地问:“这么着急?难道我要在洛城的文庙里凝结文胆不成?”

大夏境内各个重要的城镇都有儒家的文庙,这事之前他就知道了。

周诗姚摇摇头,道:

“没那么简单,只读书不解其意是不会产生文气的,那些被文庙所认可的典籍文字佶屈聱牙,天赋高的也要苦读数年才有可能。”

她指了指自己的肉身:

“你看,文胆上出现了一丝裂纹,我本来已死,这也是正常现象。”

“可是文胆有了缝隙,其中浩然气便会不断流失,恐怕再过几日,我的身体就会开始腐败了。”

“我是想借你的文气来填补这些缝隙,减缓浩然气的流失。”

叶安好奇地问道:“别人的文气你也能用?”

“本来是不行的,但既然我已身死,文胆也就成了无主之物,只要你将文气释放在附近,它就会下意识地去吸收炼化。”

原来如此,叶安苦笑着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哎!又要进入学习的日子了。

周诗姚见他答应的这么爽快,也带上了几分笑容说道:

“这些文气算我借你的,到了京城会用别的方式还给你。”

“你也不用太担心,我算过了,只要每天苦读六个时辰,再加上日夜兼程地赶路,应该就能抵消浩然气流失的速度了。”

叶安:“啊?”

“放心吧,不是叫你去读那些典籍,话本小说也可以,无主的文胆为了求生是不会挑剔的。虽然可能会对今后的修行产生一些影响,不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每天六个时辰,还日夜兼程?

叶安点了点头,随后从怀中取出那本《道典》递给对方。

周诗姚:“?”

“你抓紧时间也学学招魂术,到时候我读书累死了,你好救我,咱俩一起飘回京城去!”

周诗姚:“......”

她脸上一红,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太厚道,连忙道:

“要不这样,我们沿途收养两个孤儿,带在身边,你教他们读书识字。如果他们刻苦的话,估计每天四个时辰就够了。”

叶安:“......”

不想搭理她了,教两个熊孩子不是更累么!自己还不如看话本去呢!

等等,话本...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问道:

“你刚才说有人读了我写的文章,也能产生文气。那如果我写的是话本呢?”

周诗姚点点头:“也可以,但是要对方认同,胡乱写的可不行。”

“而且如果看的人不多的话,积攒文气的速度比读书还要慢的多。”

“我...没那么多时间了。”

叶安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文气的事你就放心吧,我有个好注意!”

...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