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

“师傅,看你样子是打算再去一趟了?”姜游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周正身边,所以对他还是很了解。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考古队的人接连出事吧,别忘了那里边还有巨狼,要是他们低估那些狼的杀伤力直接进去,后果不堪设想。”周正到底是心慈。

对于敌人,他可心狠手辣,做事不留余地。

但对于其他人,他还是抱有善心。

“周爷,我支持你,但你能不能顺便再捞点东西出来。每次我闭上眼,就会想起那座帝王冢里的宝贝,真馋死我了。”崔金牙嘴里嚼着羊肉,含糊不清的说道。

“去你大爷的,那里面的冥器肯定是不能动了,到处都是考古队,找死啊!”周正话锋一转,又对姜游说道,“不如这样,你跟他们说,你知道几个国内的探险家,对古代墓葬的机关非常了解,让他们聘请。”

“那我们收费吗?”姜游问道。

“当然要收,而且还不能太低,否则我们免费帮忙,他们肯定觉得有问题。你就开1万一天,这个价格对于考古队来说很高了,也就不会怀疑我们的身份。”

姜游点头认可道:“不愧是师傅,想得就是周到,我愿意陪你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我看见考古队就发怵,我去帮周爷解决另一个麻烦,那座辽代将军墓我陪邹龙去,这样他就不会骚扰你了。”

事情暂时就这么定下。

无人区那边,周正只让姜游陪他一起。

至于黄伯清,总得有人留在店里看家。

霍盈盈更不用说,小丫头片子,一看就不像是专家,而且脾气也不好,去了也是添麻烦。

姜游利用境外邮箱和考古队进行沟通,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等他什么时候沟通好了,周正才起身出发。

正乾斋的生意一直不错,打出假一赔十的口号后,那些古董收藏家也能放心大胆的前来购买,经常是刚到一批货,没多久就卖光。

这天周正从店里出来,看见不远处停着的川崎摩托,就知道是白嘉允来了。

他慢慢悠悠的走到山清堂,看到白正易和店里的几个伙计正围在桌前。旁边还有一位年轻人,戳着手,紧张的等待结果。

白嘉允就站在门口,穿着一条超短的黑色牛仔裤,上半身的吊带只能包裹住胸部,弯身之时,胸前一片诱人的雪白若隐若现。

漂亮的马甲线暴露在空气中,一头亚麻色卷发扎成了高马尾,如羊脂般肌肤的双腿很细腻,很无暇,走过去还能闻到淡淡的体香。

“今天穿得很漂亮嘛。”周正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你来啦……”白嘉允刚转过身就看到周正走来,“我爸他现在有点忙,你先坐一会儿吧。”

周正扬起嘴角,“谁说我来找你爸?”

“你不会是又想兜风了吧?”白嘉允听出话外之音。

“过几天我要出差一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晚上约一约,我想跟你赛车。”周正上次坐机车被吓到,白嘉允嘲笑他好久。

男人的面子,一定得找回来!

“哦?原来是想跟我比赛呀,你会骑机车吗?”白嘉允晃晃悠悠,对于机车她还是很有信心。

“我开车,你骑车,山路路段,对于机车来说是优势,这样就弥补了马力差异问题,够公平吧!”

白嘉允点头答应:“行,那晚上我们再一决高下!不过晚上的比赛,你这么早来干嘛。”

“到山清堂当然是来欣赏书画的,你看这两座山峰,多白呀。”周正说这话时,盯着白嘉允的胸脯。

“你小点声!我爸还在呢!”白嘉允娇怪道。

白正易听到动静抬起头来,看到周正,脸上立马露出笑容。

“阿正,你来了啊!”

“白叔,这几天生意可好?”

“好得很!托你的福,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山清堂的书画是经过你们正乾斋鉴定过的,所以这几天我店里生意比原来的店好了不止一倍!”

第一次见到白正易时,他是凑容满面。

这次来再见到他,周正明显发现对方的笑容多了。

“你们在看什么?”周正凑了过去。

“你来得正好,这位卖家拿了几件东西过来,想出手卖给我,但我们几个看了半天,始终讨论不出结果。”

那是四张瓷板画,每幅画的景色不同,而且上边还有不同的字。

“三月赏桃,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九月赏菊……”

周正将手放进裤兜用力掐自己,来掩饰内心的激动。

这居然是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

神瞳之下,周正更加清楚这几幅瓷板画的详细信息。

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是表现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

分别为:“正月关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

集齐12幅瓷板画,就可凑成完整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

预估价:3个亿!

“阿正,你觉得这是什么东西?”白正易问道。

“清朝民间作品吧,或许是某位画家将自己一路上所看到的风景画下来,凑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可惜按照一年12月来看,应该共计12幅,这里却只有4幅。如果凑齐了或许还值钱,但单独来看,价值就差得远。”

那位年轻人当即就不高兴了。

“你别蒙我啊,我问过很多人,都说看上去像是出自宫廷画家之手,绝不可能是民间的东西。”

周正笑了一声,反问道:“既然他们都说这是出自宫廷画家之手,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肯收呢?如果他们给出了合理的价格,你也不会四处问价吧。”

这句话戳中年轻人的心坎,使得他顿时语塞。

他这个月在全国各地问过很多古玩收藏家,都不确定这是什么东西,更不确定出处。

在拍卖行上没有任何记录的东西,收藏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收的。

就算有,价格也不会给太高。

迄今为止,年轻人听到最高的价格是4幅瓷板画打包卖370万。

可这个价格远远低于他的预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